■文/邱 萍
抑郁症主要表现在兴趣减低、情绪低落、悲观、思维迟缓、生活质量差等方面,严重者甚至有自杀的念头与行为,随着越来越多抑郁症患者自杀事件被报道,抑郁症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当前,针对该病,临床主要是采取药物治疗,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则有赖于护理方法采取。下面就提出音乐干预方法,对其应用可行性开展实验验证。
选择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2例作为观察者,按随机分层法分成两组:常规组患者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21~52岁,平均值35.7±2.4岁,病程2个月~7年,平均值3.2±0.4年。研究组患者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22~53岁,平均值36.4±2.5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值3.7±0.5年。两组患者均未合并有其它重大疾病。在资料数值上的比较无差异性(P>0.05)。
1.常规组。辅以常规临床护理方法:(1)心理干预,目的在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帮助其不断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2)认知干预:通过积极引导,使其积极面对这些情绪,并学会自我调节;(3)家庭支持: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当中,予以患者精神上的帮助与支持,消除其无助感、增强其自信心。
2.研究组。另外再采取音乐疗法,结合患者个体情况,选择相应的音乐予以干预:(1)情绪低落、苦闷者,选《金蛇狂舞》《春天来了》等积极性质的音乐;(2)失眠者,选《春江花月夜》《神秘园》等轻音乐;(3)焦虑、紧张不安者,选《江南丝曲》《回家》等安抚性音乐;(4)心悸、胸闷者,选《梅花三弄》、《春之歌》等磅礴大气的音乐;(5)头晕、乏力、怠倦者,选《梁祝》《彩云追月》等轻松愉悦的音乐。每天听音乐1h,开始时先听一些节奏欢快的音乐,之后再转为听节奏缓慢、且富有喜悦感的音乐。另外,医师予以指导,让患者闭上眼睛去感受音乐,强化其内心的积极情绪,帮助其摆脱抑郁情况,调动患者的正性心理。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分组 躯体功能 情感角色功能 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常规组 62.3±4.1 20.6±1.4 54.2±3.6 55.1±4.2研究组 67.5±4.3 33.5±2.1 67.3±4.2 68.6±4.5 t 3.914 22.858 10.591 9.808 P<0.05 <0.05 <0.05 <0.05
干预3个月后,初步评价干预效果,采用生活质量测评量表(SF-36量表)进行评估,评估内容:躯体功能、情感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这四个。总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佳。
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后,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予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更优,数据学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抑郁症是由多因素诱发的一种疾病,单纯用药虽有一定效果,但若是能够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则更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音乐方法的应用,旨在引导患者聆听、欣赏音乐,激发其生理、生理状态的改变,从而产生正性的情绪反应。从作用机理分析来看,通过听觉,音乐能直接作用于下丘脑、边缘系统等人脑主管情绪的中枢,从而产生对患者精神状态的引导、调节作用,缓解其不良情绪。
由于抑郁症患者时常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所以会因此造成睡眠障碍、体重下降、食欲差等,不仅会影响到其营养状态、机体功能,更是会扩大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缺陷,无法保证生活质量。
从上可见,音乐疗法在抑郁症护理干预当中,可调节情绪、放松心境、改善患者认知行为,有很高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