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 震
幼儿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的诉求,同时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积极倡导的对幼儿进行培养的一种重要能力。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中着力培养幼儿的美术创造能力,让幼儿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中收获创造和快乐呢?
教师要拓宽自然资源利用的渠道,让幼儿从中培养创造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教师要引导幼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创造,引导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让幼儿在大自然中主动去发现美的事物。大自然美好的景色都是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最佳素材。春天到了,百花竞相开放,教师可以将幼儿带入百花丛中,让幼儿与美丽的大自然产生“零距离”的接触,让幼儿们在美的环境氛围中进行诸如放风筝、挖野菜、采野花之类的活动,幼儿们一定会乐在其中,每一个幼儿都有一种独特的对美好的大自然的欣赏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建立在幼儿个体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独特理解与独特体验基础之上的。
幼儿要将美术作品所塑造的真实、具体的艺术形象,借助于想象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彰显个性的思想观点。幼儿积极主动地对美术作品进行有效的欣赏,是一种幼儿自身的能动的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幼儿在此过程中有效地调动自己的原有认知与生活经验,通过自主的审美习惯,借助于想象、联想以拓展、补充、丰富美术作品的内涵。欣赏美术作品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自然资源与艺术作品这两个“维度”去加深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感受。只有当幼儿的生活体验与艺术欣赏发生关联时,幼儿的审美想象力、创造力才会爆发。比如,教师引导幼儿对《拾稻穗》这幅名画进行欣赏时,就可以把幼儿带出幼儿园,让幼儿在农村的田野中走一走,看一看,欣赏秋天农村田野美丽的景色,感受丰收的喜悦,珍惜劳动成果。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让每个幼儿创造一幅画去赞美秋天的美,幼儿创作的赞美秋天的画才会生动形象,富有创造力。
教师要努力开发资源,诱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农村的自然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比如,农村的各种花草树木及鸡、鸭、鹅、猪、兔子等都是对幼儿进行创造力培养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引导幼儿深入农村,去与自然资源进行接触,然后观察与欣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主动地到自然资源这座宝库中去寻找不同的材料进行美术创造活动,自主探究各种不同的创作方式。这样的对自然资源的巧妙利用一定会激发起幼儿进行美术创造的兴趣与创造欲望,幼儿们创造的作品也会精彩纷呈,令人拍案叫绝。比如,大班幼儿开展的“树叶添画”美术创作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将捡来的树枝蘸上不同的颜料进行拓印画,再鼓励幼儿对拓印出的不同图案进行想象、联想,再引导幼儿用水彩笔绘画出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幼儿们对这样的想象性创作活动十分感兴趣,创作出了不少鲜活灵动、栩栩如生的图画。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去创作“种子镶嵌”“瓜果造型”等主题画,这样的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激发了幼儿无限的创造欲望与创造能力。
和谐、愉悦、轻松的情境,利于释放幼儿创造的天性,教师应引导幼儿大胆说出独特见解。教师此时需是一位耐心倾听者,让幼儿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主张及创造过程,教师对幼儿的作品应持欣赏、赞美的态度。比如,幼儿在观察“西瓜”的基础上,别出心裁地创造出“方形的西瓜”,对于这样的创作,教师切忌妄加指责、批评幼儿是“胡思乱想”的。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说出创作的目的和愿望,或许幼儿的回答会让你大加赞叹,幼儿认为这样的方形西瓜更便于运输,这样的方形西瓜更甜更可口,更有食用价值更有经济价值。教师应为幼儿这样的创造大为叫好的,在这样的创作中幼儿的创造天性得以释放。
总之,教师应通过引导幼儿回归自然、开发资源、构建情境等方式让幼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真正在自然资源利用中收获创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