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伦江 王 成 方民杰
自2012年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开展渔业援疆工作以来,与昌吉州水利局持续组织实施“闵昌南美白对虾苗引进示范推广项目”取得实效,到2018年昌吉州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达到360吨,成为新疆最大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2016年在昌吉市四家养殖单位360.5亩池塘继续实施南美白对虾养殖推广项目,不仅取得了亩利润5500元的好成绩,而且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将试验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养殖池塘水源主要为地下井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所用水源符合无公害养殖用水水质(NY5052-2001)标准要求。池深1.5m左右,池底平坦。养殖池塘在虾苗投放前15d进行清淤,使淤泥厚度不超过15cm,并用200~250mg/L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消毒。曝晒后于放苗前1周,利用生物育藻素和生物有机肥料肥水,培育基础饵料生物,水深控制在60cm,池水透明度为25~30cm,将池塘水色培养成淡褐色或黄绿色。
1.2.1 虾苗的选购
虾苗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南美白对虾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虾苗选择以体长在0.8cm以上,体表无污物,体质健壮,体表无损,规格统一等特征为选择标准。四家养殖单位虾苗均从正规虾苗场“厦门新荣腾对虾育苗场”购进,为SPF子一代苗,其中部分为福建援疆虾苗,虾苗质量均符合上述标准。
1.2.2 虾苗二次育肥淡化
由于虾苗出场时个体较小,抵抗能力弱,为了确保虾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虾苗下池时进行集中育肥二次淡化,具体做法是:在池塘的角落用塑料薄膜拦出一个暂养区域,暂养区域的养殖密度控制在1000~1500尾/m3,面积根据实际的投放量而定。在放苗前将该暂养区域的盐度调至与虾苗出场前淡化盐度一致,每天向暂养区域添加淡水,让其自然溢出,经10d左右暂养后,拆除塑料布,使虾苗自由进入池塘中,此时虾苗平均体长可达1.5~2cm。
1.2.3 虾苗放养
池塘放养密度为4~5万尾/亩。自5月下旬开始陆续投苗,至6月上旬结束投苗。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量5mg/L以上,pH值7.0~8.5,池水透明度达到25-30cm,池塘水色培育成淡褐色或黄绿色为宜。养殖前期以加水为主,每隔2天加水5~6cm,直至水深达到1.2~1.3m,养殖60d后可将池塘的水位加至1.5m,同时根据水色、透明度,适时追肥、换水,以改善水质。定期施用生物育藻素调节水质,生石灰15~20kg/亩,以杀菌、增加钙质、调节池水pH值,促进对虾蜕皮生长。在养殖前期,池水的透明度保持在25~30cm;养殖中后期,池水的透明度应保持在30~40cm,若透明度小于20cm时应及时换水、加水或投放沸石粉、生石灰等药物,若透明度过大,可追施有机肥。
虾苗放养次日开始投喂,根据对虾生长阶段,选择不同粒径的南美白对虾专用沉性颗粒饵料,养殖前期选用粒径0.05~0.5mm,中期选用粒径0.5~1.5mm,后期选用粒径1.5~2.0mm的饵料。每日的投饵量根据对虾的个体大小、成活率、水质、天气、饵料质量等综合因素而定。投喂量按体重的百分比计算,养殖前期(体重3g以下)日投喂量为体重的7%~9%,养殖中期(体重3~6g)日投喂量为体重的5%~7%,养殖后期(体重6g以上)日投喂量为体重的3%~5%。养殖前期每天分三次投喂,投喂时间分别为每天9:00、13:00、18:00;养殖中、后期(虾体长达到7cm以上)每天分四次投喂,分别为8:00、11:00、15:00、20:00。傍晚后和清晨多喂,高温天气少喂。投喂方法为沿池边均匀投喂,掌握量少多次的原则,并及时调整每日投喂量。具体以投饵后1.5小时内吃完为标准,并且70%以上的对虾达到胃饱满。
每天早、中、晚及午夜要巡塘,特别是养殖的中后期,要注意观察虾的吃食、生长、活动情况,观察水色变化及虾是否有浮头征兆,发现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妥善解决。南美白对虾抗病力较强,但预防疾病不可忽视,要严格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从8月中旬开始可陆续收虾,至“十一”前后全部起捕结束。起捕上市前先停食1d以上,前期、中期全部采用下地笼网的方式直接捕捞出售,清塘时可采取拉网方法,将拉出的商品虾在网箱中清洗、暂养出售。应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时段起捕,以避免死亡造成的损失。
昌吉市四个养殖场开展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情况如下:
(1)六工镇姚林渔场,从福建厦门引进南美白对虾虾苗900万尾(其中受援赠39万尾)。共收获成虾38t(因养殖病害原因,其中3口池塘虾苗大量死亡),饵料系数为1.5,总产值190万元。
(2)六工镇田园渔场,从福建厦门引进南美白对虾虾苗450万尾(其中受援赠40万尾),共收获成虾35t,饵料系数为1.1,总产值175万元。
(3)昌吉市鑫成渔业合作社,从福建厦门引进南美白对虾虾苗187万尾(其中受援赠33万尾),共收获成虾15t,饵料系数为1.1,总产值77万元。
(4)昌吉市森淼渔业合作社,从福建厦门引进南美白对虾虾苗30万尾(全部为援赠),在室内水泥池进行工厂化养殖试验过程中,由于技术与经验不足,全部死亡。
四家养殖场南美白对虾引种及收益情况详见表1
表1 南美白对虾养殖引种及收益情况表
四家养殖场南美白对虾养殖费用开支情况见表2
该年度南美白对虾养殖自5月下旬开始陆续投苗,至6月上旬结束投苗;收获时间自8月初开始到10月上旬。三个土池养殖场共有养殖池塘面积360亩,产量87.5t,其中援疆虾苗产量9.5t。总产值452.5万元,亩产值1.26万元,亩均利润0.55万元。室内水泥池工厂化养殖(养殖水体300m3)试验失败。
表2 南美白对虾养殖费用支出情况表 万元
四家养殖场受赠虾苗及自购虾苗都来自同一正规虾苗场,均为SPF子一代苗。养殖方式、管理措施差异养殖效果不一:六工镇姚林养殖场,放养来自同一批次虾苗的三口池塘,养殖45天后,暴发虾病,虾苗大量死亡,可能与该批次虾苗质量较差有关;森淼渔业合作社在室内水泥池进行工厂化养殖试验,由于技术和经验不足,养殖25天后全部死亡;六工镇田园渔场、鑫成渔业合作社总结以往养殖经验、管理精细,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病害等事故,取得良好效益。从全年养殖效果看,南美白对虾生长速度较快,养殖过程出现了苗种质量、病害等问题,但总体效益好,说明南美白对虾在昌吉州的引种示范养殖取得实效。
南美白对虾虾苗质量和淡化虾苗能否成功放养是养殖生产成功与否的前提,购进虾苗后进行科学标粗(二次淡化)是提高虾苗成活率、缩短养成时间的关键措施。新疆距离虾苗产地遥远,输时间长,各养殖单位技术水平不一、各自进行标粗(二次淡化),风险大、难以保障淡化虾苗质量和成活率。因此,应引导带动有实力、技术过硬的养殖企业按照规程建设虾苗场,从正规虾苗场批量购进适宜盐度虾苗,集中标粗后推广销售给养殖户,以有效促进昌吉州及新疆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发展。
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南美白对虾温室大棚、工厂化养殖,不仅可以缓解新疆高寒地区冰封期长、养殖周期短,产品集中上市、相互压价造成增产不增收的突出矛盾,打破地域限制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有效控制减少污染,达到生态环保的要求;而且这种养殖方式易于与物联网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可控的内循环养殖系统,改变过去依赖经验养殖的方式,逐渐实现精准化养殖,是现代水产养殖业重要的发展方向。此次试验养殖虽未成功,但为后续开展试验养殖积累了经验,随着社会经济和渔业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一先进的养殖方式必将为昌吉州及新疆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大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