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海投转型前路艰险

2019-08-16 17:41方力
证券市场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门诊部营业出售

方力

年报显示,*ST海投(600896.SH)2016-201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54亿元、4411万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4.59亿元、-6.93亿元,连续两年亏损,如果2018年无法扭亏为盈,那么公司将面临退市风险。

为了维持上市地位,*ST海投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2018年实现盈利,那么公司是怎么做到的呢?

炒股卖股权拼凑利润

根据业绩预告,*ST海投2018年将实现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1亿元到1.5亿元。

2018年前三季度,*ST海投实现营业收入4016万元,归属净利润为3631万元。

在大幅扭亏的背后,公司更多是靠出售股票和子公司股权。

2016年11月,当时证券简称尚且为中海海盛的上市公司通过协议收购了东华软件(002065.SZ)5%的股权(7849万股),成为其第三大股东,由于东华软件高送转,持股数量变更为1.57亿股。

2017年12月,证券简称已经变更为览海投资的上市公司公告称,欲在二级市场出售不超过8700万股的东华软件股份;2018年4月,览海投资再次选择出售东华软件6999万股股票。

根据公告,2017年12月28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ST海投累计减持东华软件1.47亿股,对公司2018年度利润贡献约为1.81亿元。

不仅仅出售股票,为了扭亏为盈,*ST海投还出售了子公司的股权。

2018年6月,*ST海投发布重组草案,拟作价3.36亿元将持有的上海海盛上寿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海盛”)50%股权出售给间接控股股东览海集团的下属子公司览海洛桓投资,对公司2018年度利润贡献约为1.65亿元。

通过两次出售股权,*ST海投合计获得收益3.46亿元,而根据业绩预盈公告,公司2018年全年的盈利仅为1亿元到1.5亿元。

转型并未成功

虽然可以暂缓退市风险,但*ST海投201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为-2.35亿元至-1.85亿元。

上市公司于1996年登陆主板市场,初始主要经营航运业务,2016年出售全部航运业务的相关资产,集中资源往医疗健康服务产业转型。

*ST海投曾经是海南省规模最大的航运企业,2015年之前的第一大股东为中国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但是公司的经营并不理想。数据显示,2009-2017年,上市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5641万元、-908万元、-9187万元、-3.17亿元、-2.6亿元、-2.37亿元、-5.04亿元、-8.38亿元、-1.64亿元。也就是说,近十年来,上市公司的主业基本都是赔钱的。

2016年,上海览海投资有限公司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公司也正式向医疗行业快速转型。公开资料披露,目前公司有5个医疗项目正在运行,分别为:1.上海览海门诊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城核心区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一家超大型的国际化高品质综合门诊部,主要定位为涉外高端综合医疗门诊部,提供从健康管理、预防保健到诊疗、转诊在内的一站式服务;2.上海怡合门诊部,2018年5月28日正式营业,该项目位于上海市K11艺术购物中心53层,面积近1900平方米,定位为涉外高端综合医疗中心,提供轻问诊、精细化的医疗服务和私人定制的健康管理;3.览海外滩国际医院,是公司进军高端医疗服务领域的标杆性项目,重点打造肿瘤学科、心血管病、胃肠道手术、临床护理学科等特色医疗服务;4.览海康复医院,是公司在国家级医学园区——上海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内自行投资兴建的首个大型医院,计划设立约200张床位,拟以肿瘤康复、神经康复、骨与关节康复、儿童康复为重点提供高端康复医疗服务,以CARF认证为标准,引入国际化管理以及康复机器人等先进的医疗设备;5.览海西南骨科医院,是上海市首家民营资本与公立三甲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合作运营的骨专科医院,位于上海虹桥国际医学园区内,项目定位国际化、高端化、重点突出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特色骨科专科医院。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发现,虽然*ST海投进入的都是医疗行业,但是这几个项目的定位完全不同,有综合医疗、康复护理,还有骨科专科医院,可以认为公司在医疗行业的发展是多领域布局。

然而,在过去三年的布局中,成绩似乎并不理想。2016年和2017年,*ST海投的收入分别为8.54亿元、4411万元,净利润为分别亏损4.59亿元、6.93亿元。

截至目前,*ST海投只有览海门诊部与怡合门诊部处于营业状态,这两个门诊部都位于上海,但是经营业绩似乎未达预期。

上海览海门诊部已于2018年2月3日正式营业,建设期时公司预计2018年計划实现营业收入8600万元,预计未来两年的营业收入将达到1.16亿元和1.39亿元,并力争在2019年实现盈亏平衡。

2018年上半年,上海览海门诊部实现收入515万元,亏损却高达4672万元,与公司的预期相差较远。

怡合门诊部于2018年5月28日开始正式营业,公司预计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3400万元,2019年和2020年的营业收入将达到6700万元和8500万元,力争在2019年达到盈亏平衡。

2018年上半年,怡合门诊部实现收入42万元,亏损为462万元。由于统计时间仅仅为一个月,具体情况不好判断。

但从大环境来看,医疗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目前,上海地区的高端医疗门诊部主要的竞争对手有百汇医疗、和睦家、全康医疗、嘉会医疗和哥伦比亚医疗等,其中不乏外资背景,作为新进入者的上海览海门诊部和怡合门诊部要想在此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ST海投的其他三个项目均处于建设期,正处于投入较多的阶段,面对市场的竞争,公司的风险很大。

转型的不确定性叠加外部环境的恶化,*ST海投的股价大幅下跌。2017年和2018年,公司股价的年度跌幅分别高达42.15%和47.27%。

从长远来看,比股价下跌更为重要的是长期品牌的建设。作为一家多细分行业布局的民营医院,如果不能在一个领域建立足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未来很难和三甲国营医院以及拥有强大品牌影响力的专科及国际医院竞争。

目前医疗行业的特点是,好的医院人满为患,不好的医院病患寥寥无几。纵观医疗机构乃至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国已经走过了供不应求的阶段,进入了品牌时代。如果不能针对某一个领域建立属于自己的强大品牌,那么很难赢得客户的选择,在未来将会面临更多的竞争风险。

资金压力不可小视

自转型以来,为*ST海投贡献业绩的仅有一家控股子公司,即上海海盛,该公司主要从事大型医疗设备及相关融资租赁与商业保理业务。

为了避免三年亏损,2018年,*ST海投已把持有的上海海盛50%股权出售给间接控股股东览海集团的下属子公司览海洛桓投资,该交易已在2018年11月底完成过户。

可以说,上市公司出售的是唯一赚钱的子公司股权,而此次资产出售也受到了上交所的問询,上交所要求*ST海投说明剥离融资租赁业务后,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是否受到重大影响。*ST海投在回复函中表示,此次交易可为上市公司医疗主业发展筹措资金,公司将集中投入资金、人力和技术,用于扩大医疗健康服务业务规模、提升市场地位、增强行业内竞争能力,更快更好地实现公司业务转型。

剥离之后,*ST海投完全依靠医疗业务发展,但目前公司的医疗项目都在投入期和培育期,资金消耗巨大,其中*ST海投投资的全资子公司览海西南骨科医院和控股子公司览海康复医院、览海外滩医院均尚在建设期,后续还需巨大投资,这些公司的预计营业时间分别为2021年、2020年、2024年,后续投资金额分别为12.32亿元、5.01亿元、8.33亿元,总计需要投资25.66亿元。

而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ST海投的货币资金仅有7821万元,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768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2.37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1.93亿元。*ST海投目前完全靠卖股票和卖股权来支撑运营,自身并没有什么造血能力。在目前医疗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如果新建的医院不能实现盈利,而公司又把最赚钱的融资租赁业务卖掉了,而且ST公司的融资本身就受到很多限制,再加上公司现金流问题,那么,*ST海投未来将靠什么维持运营呢?这让目前正处于转型的*ST海投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对于文中所提及的问题,*ST海投并未对《证券市场周刊》记者的采访做出回应。

猜你喜欢
门诊部营业出售
PDCA循环模式在派驻门诊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Rules in Library
出售中
门店收钱服务 美容贷本息由其担
全国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168家鲁股一季度赚109亿
古怪的1美元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小微企业免征22项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