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红旗
监考时,我发现鹏在折纸。题目这么快就答完了?我好奇地走到他旁边,发现了一只纸狐狸:倒三角的头上画了眼睛,尖俏的耳朵竖立在两旁,更有意思的是,拉一拉嘴下的小纸条,那尖长的嘴巴便一张一合,很是有灵气。
鹏高高壮壮的,看上去还有点“呆”,没想到他能够折出这么活灵活现的纸狐狸,我一时间来了兴致。
“老师,您把纸狐狸没收吧!”鹏低声说。这也算是一件艺术品了,没收它,我还真有点不理直气壮。鹏的性格比较内秀敏感,为了不影响他的考试情绪,我笑着说:“你把这只纸狐狸送给我好吗?”他怔了一会儿,随即慢慢地把纸狐狸递给我。
我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我也想折一只这么可爱的纸狐狸。午休时,我试着把纸狐狸展开,希望能沿着折痕再折回来。可刚展开几步,我就不敢再继续了,想赶紧把它折回去,害怕一旦完全展开就再也折不回去了。
结果,我试了多次,最终还是没有折回原样,一只活灵活现的纸狐狸被我拆成了折痕累累的方形纸。一张完整的方形纸,不剪不粘,鹏是怎么折成纸狐狸的呢?我决定放下架子,虚心请教。
我把鹏请到办公室,他以为我要“秋后算账”,一直低头不语。我递给他一张方形纸,说:“鹏,你能帮我再折一只纸狐狸吗?”他似乎以为自己听错了,猛一抬头看着我,怔了好大一会儿才说:“能能能!”于是,一张方形纸在鹏手中踊跃,不到一分钟,一只俏皮的纸狐狸呈现在我眼前。鹏拉着下边的小纸条,那尖长的狐狸嘴巴便一张一翕,他还“嗷嗷嗷”地配着音,逗得同事们哈哈大笑。
活跃的气氛让鹏也放松了许多。鹏说他很喜欢折纸,没事的时候就会折几个,还说他的折纸手艺都是姥姥教的,可惜姥姥去世了,他很想念姥姥……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闪着光,可见他对折纸的热爱。
“你能教我折一只纸狐狸吗?你当我的小老师,可以吗?”
鹏腼腆地说:“数理化那么难您都会教,折纸您一定不在话下!”他拿起一张方形纸,先用铅笔在上边设计好折痕,然后一边折一边给我讲解。
那天,我学会了折纸狐狸,当我把亲手折的“纸狐狸”送给女儿时,女儿高兴地跳了起来,非要缠着我教她,还说要多折几只送给同学。
自此,我和鹏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每次有新的折纸作品,他都会在我面前炫耀一番。虽然他现在还是学困生,但看得出,他一直在努力,这难道不是我所期待的吗?
我时常想起这句话:你无法想象孩子的世界,你覺得“不务正业”的也许正是他最想要的。
作为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认真听学生心里的话,构建共同的语境,如此,教育才会真实地发生。
(作者单位:河南省襄城县十里铺镇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