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
【摘 要】中国传统的写生观点认为,中国画的写生要把对自然的观察,对景观的细微体悟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写生的方式,实现山水和画家的心灵相融合,以此来达到石涛话语录当中的“与山川神遇而迹化”的最终境界。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仅仅是对自然风景,或者是对既定的图片进行临摹是不足以实现的。而真正能让画家体悟山水之间的情景和乐趣的,唯有遍游名山大川,把所见所感皆了然于胸,最终把个人体悟汇聚于笔墨之间,凝聚于毫尖,而至传神。因此,神照和体悟必须有深厚的功底,才能最终实现神遇而迹化。
【关键词】中国画;写生;风景
一、写生的内涵
辞源上说,“写生,即描绘实物。”中国画中的临摹对象包括,花草树木,动物,简而言之,中国画的写生内容就是自然,所有对瓜果,草木等的临摹都叫写生。五代前蜀滕昌祐,后蜀黄筌与子黄居寀,宋赵昌等,都以写生著名。滕初工画而无师,惟写生物。黄筌等画花,下笔十分灵巧,线条很细,并且画中没有浓墨点缀,只有淡淡的色彩铺陈,谓之写生;其家多养鹰鸟,以供摹写,日积月累之下,以至对羽毛的刻画十分传神。赵昌时常在每日的日出十分,于朝露之中卧栏赏花,每每心有所感即调色进行描绘,并且自号生昌。
在中国美术大词典当中提到,写生作为一个绘画当中的专业术语,它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实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一种绘画方式。写生于中国画家而言,就是要求对客观存在的物像进行逼真描写,这要求画家发挥自我意识和精湛的创作技法,做到气韵生动。对于初学者而言,写生是一门必修课,是学习绘画的基础。除此以外,写生还是画家搜集素材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日积月累的素材汇总,为创作灵感提供十分重要的帮助。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语)。西洋绘画中的静物画,一般也即是写生作品。
自20世纪以来,写生对于不同画家的作用不同,所包含的描绘对象也不尽相同。有的画家把写生当做是一种生活体验,作为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的一种沟通手段,而有的人则把写生素材当做是创作的灵感源泉,再者就是为了通过深入了解自然,剖析风景结构,观摩不同的景物特点,从而形成带走自我风格特征的绘画技巧。或是为了给了无生机的绘画作品增添几分生气,让画面更加生动传神。写生在近现代的绘画当中应用相当广泛,逐渐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机构和画家组织团队进行写生,但是大多抱着走马观花的态度,随意拍摄几张照片给自己的作品赋予不一样的意义,暗示自己的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其实不过是进去了一种思维误区,丧失了对艺术的尊重。
二、写生的主要形式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写生方式。大致分为以下三中。一是中国传统的写生方式“目识心记”,其主要内容是画家融入到自然生活当中去感悟,去观察,去分析景观特点,去总结自然的规律。该方式的写生并不是即时写生,而是通过大量的观察总结过后,通过个人的记忆和感悟来进行绘画,往往比即时写生更加变化莫测,更加灵动具有生气,并且赋予了画面属于画家的特殊符号,也就是个人绘画风格。第二种是画家携带绘画工具,于大自然中进行即时写生,这种方式可以弥补“目识心记”基本功的不足,已达到壮物的目的,但是往往缺乏变化和丰富的内容。第三种就是现在最常用的张仃先生提倡的“对景写生”。总之,无论是唐张璪所说的“师造化”,还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写生”,包括游观,所谓“看得透熟……归而卧游”、“勾画手记”和“对景写生”只是对其的具体阐释而已。
三、写生的发展历程
写生是中国绘画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的山水画最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兴起,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依托于壁画而存在,广泛应用于墓室壁画,佛教的壁画或者是在人物画中作为背景,衬托人物形象,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并没有真正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俞剑华认为:“中国山水画自顾恺之、宗炳、王微而后,始渐成独立之画科。”
直到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才真正达到一个高峰,在中国的画坛上荣登榜首,而山水画家大多都隐藏于山水之间,融入自然,体悟自然,从而创作出许多流传千古的山水名画,属于十分注重山水写生的时期。宋人对山川写照是歸纳式,全景式的方式,情景交融,融为一体。元明清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从兴盛走向衰落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画日趋繁荣,逐渐达到了巅峰。元代虽强调复古,但也有部分画家提倡写生。
直至近现代的写生,经过上世纪的中国艺术思潮与文艺运动的影响,不再搞“关门主义”、“形式主义”等程式化的东西,而是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融入西画的技法,将中国画革新。这样的写生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抛弃,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好的继承了传统,发扬了传统。例如李可染、傅抱石等优秀画家不论从作品来看,还是理论知识方面研究,都是很好地证明发扬传统,融入新文化是在给中国文化注入新生命。
【参考文献】
[1]朱嗣慧. 李可染写生山水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
[2]尚秀梅. 李可染山水写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3]时建良. 苦行探道—李可染写生方法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
[4]颉鹏,来洁.黄宾虹、李可染写生观比较研究[J].艺术研究,2017(0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