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雷 索玉鹏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理念的快速发展,校园智慧化已成为未来校园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目的是用最新的信息网络技术手段来实现院校科研、教学、和后勤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构建全新的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服务平台,以此提高高校工作学习效率和科研学术能力并提升教学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智慧校园;数字化
当前,积极开展以“智慧校园”为代表的高校信息化建设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潮流,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全方位应用于教学、科研、后勤、管理等各项工作,构建网络互联、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平台,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信息支撑。
一、“智慧校园”的内涵
“智慧校园”是用整体的、层次化的观点来规划和实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形成标准统一、安全便捷的高校校园信息化平台。主要以数字化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来支持高校教学和信息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科研、技术服务、后勤保障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整合、应用等,从而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整合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管理环境。智慧校园的核心是用数字化的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及处理技术,管理和操控整个学校的事务,包含教学、科研、管理及技术服务等。智慧校园项目的建设可对学校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统一的整合与管理,为教职员工提供快速便捷的网上信息交流平台,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功能丰富快速的信息应用服务,并为高校领导和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信息支持决策制定。
“智慧校园”是个高校信息化进入高级阶段的表现形式,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应该更紧密。因此,“智慧校园”应该具以下特征:
1.互联网络高速泛在。网络是信息时代的基础,没有网络就无法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绝大部分工作。智慧校园要为校园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全互动,为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的应用提供宽带、泛在的基础网络条件。
2.智能终端广泛应用。随着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日益凸显,已经到了需要深入探讨智慧校园的时刻。原来只能感性描述的校园环境和活动,现在可以通过定量的数据描述,这为充分发挥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集体信息共生共荣。智慧校园要实现个人信息良好组织管理与便利分享,还要支持团队信息的有序组织与协同创新,实现集体信息共生共荣,推动集体智慧的不断增长。
4.业务应用智能融合。实现主动推送和智能推荐,充分发挥智慧校园的整体效能;推动实现智能融合、随时、随地、随需、随意的应用,进一步彰显个人的参与和用户的力量。
5.外部智慧融会贯通。智慧校园也不是孤立的,需要和外部世界息息相通,通过与外部的融会贯通,来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创新发展。
二、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内容
高校建设智慧校园项目必须着眼提升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办学能力,以全面形成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人才培养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智能感知等先进信息技术,高起点设计,特色化建设,打造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集智慧教学、智慧科研、智慧管理、智慧环境、智慧服务等一体的新型校园架构,为创新高校办学方式和推进“智慧校园”建设起到引领作用。
(一)“智慧校园”建设原则
军队院校“智慧校园”建设必须利用新兴信息技术,借鉴国内外建设成功经验,高起点、高标准完成体系设计和技术选型,引入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形成创新体制和环境,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智慧校园”样板。智慧校园建设必须遵循国家各类信息系统标准,充分考虑体系内各系统之间内在联系和数据交互要求以及体系间互联需求,建构从硬件到软件、从数据到应用的内容完備的标准规范体系,构建功能可增减、数据可共享、接口可交互的“智慧校园”框架体系。同时要按照信息安全防护等级要求,合理划分各类网络、数据和应用系统保护等级,建设中注重性能与安全并重,构筑多层级、多目标、实时态势感知的安全保障体系,打牢“智慧校园”的安全底线。
(二)建设目标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面向新时代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急需,以教学、科研、后勤和管理等全方位业务需求为导向,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社交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融合和开发利用各类教育信息资源,打造应用平台,实现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和调配,为各项教学与管理活动植入数字和智能基因,建立集全域感知、数据分析、信息支撑和智能应用于一体的智慧校园信息体系。
(三)智慧校园建设框架
“智慧校园”建设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从宏观层面出发加强顶层设计,又要从微观层面考虑具体的操作实施。针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构建覆盖校园的物理分散、逻辑一体的分布式“智慧校园”,采用体系结构,从下到上依次分为感知控制层、网络通信层、信息支撑层、数据分析层和智慧应用层五个层次,确保“智慧校园”体系完整、功能完备。
智慧校园项目五层结构:
1.感知控制层
感知控制层是“智慧校园”的信息末梢,遍布于校园各处,通过全方位的数据采集和信息感知解决上层数据分析和智慧应用缺乏数据的问题。
感知控制层通过各种智能终端、传感器和无人机等设备,综合采用RFID、二维码、GPS等技术手段,全面采集校园相关数据,实现对校园基础设施环境状态和人员行为轨迹的全面感知,为智慧校园的全面数据采集与实时反馈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2.网络通信层
网络通信层是“智慧校园”的神经系统,在系统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校园用户通过校园网提供各种接入方式和服务访问智慧校园,另一方面,智慧校园的各个系统通过网络层相互联通。同时通过代理服务、邮件服务、网络病毒防治、入侵检测等多种网络服务保证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
3.信息支撑层
信息支撑层综合采用分布式计算、高性能计算和效用计算等技术,融合集中存储、分布式存储等数据存储技术,提供一种动态、易扩展的虚拟化计算存储服务。
信息支撑层把各校区大量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整合成统一资源池,解决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利用率低的问题,为校园用户统一提供弹性计算、云存储等对外服务能力,支撑各类智慧业务系统的快速构建,为智慧校园的大数据处理和智慧应用提供普适按需的信息支撑平台。
4.数据分析层
数据分析层管理和维护各种数据库,提供数据分析处理相关工具及分析计算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数据分析层为各类智慧应用提供灵活、快速的工具支撑和保障,解决海量数据实时处理问题,实现对数据分析计算快速支持。
5.智慧应用层
智慧应用层以信息的高度融合实现各类智慧应用的集成与协同,包括智慧教学、智慧训练、智慧科研、智慧政工、智慧后勤等。
智慧应用层面向校园各类人员的多样化需求,优化重构业务流程的全过程,灵活应对各类业务组织管理模式的发展变化,提升教学、训练、科研和后勤等方面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水平。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系统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跃升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开展“智慧校园”建设,通过深度整合、开发和利用教学科研信息资源,对建设现代化的新型高校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范国渠.我国高校智慧校园的发展.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2]王武兵. 基于智慧校园的教学资源网建设[D].重庆大学工程硕士论文.2011.
[3]冯健.论智慧校园建设中的项目管理.电脑知识.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