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凡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纳入到投资决策当中,在西方投资市场,ESG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投资策略,我国ESG投资理念形成较晚,2018年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进一步推动了我国ESG投资的发展。本文从ESG投资的简介,发展现状,ESG投资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以及ESG投资策略四个方面对ESG投资策略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ESG投资;企业行为;投资收益
一、ESG简介
ESG即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与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ESG投资是指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在考虑财务回报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考虑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等因素为企业带来的道德影响。高盛在2005年建立“环境政策框架”,正式将E/S/G三个看似并无关联的名词并列在一起,之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资产管理公司将其引入公司研究和投资决策的框架中。ESG是企业社会责任投资的量化指标,所谓的社会责任投资,是指投资者在企业盈利等表现外同时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社会影响,并以此作为投资评判的重要标准的一种投资理念。
ESG投资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这三个因素与风险、收益、回报、时间等传统衡量指标一起纳入到投资决策框架中,系统性综合考虑所有因素。但是也有许多投资者对ESG投资有所误解,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降低其经营利润进而减小公司资产的收益率,但是多项国外成熟市场的报告显示,ESG投资不需要牺牲收益,优化的ESG投资策略一样可以为投资人创造长期超额收益。
二、ESG的发展现状
2006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成立;同年,高盛将公司治理因素纳入投资考量,与责任投资因素(即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整合在一起,正式提出了完整的ESG概念。此后,全球ESG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快速,截至目前UNPRI的签约机构约为1900家,资产管理总规模已经超过70万亿美元。近年来具备ESG投资理念或类似责任投资理念的产品在财务数据方面也逐渐显现出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长期回报相对稳定的优势,从而真正成为资本市场一种主流的投资理念和风格。
尽管ESG投资已经成为西方投资市场主流投资策略之一,但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整体ESG资产管理规模十分有限。到了2008年,国内才发行了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责任型公募基金—兴业全球社会责任基金。在2010年后,国内金融市场上相关类型的责任投资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才开始有了显著增长。
虽然ESG在我国系统发展较晚,但其“可持续发展”、“绿色”等核心思想与我国长期以来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在我国正式引入国外ESG理念与体系之前,与之相关的研究与探索主要集中在环保的信息披露和绿色金融等方面。2018年6月起,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全球指数。为此,MSCI公司需对所有纳入的中国上市公司进行ESG研究和评级,不符合标准的公司将会被剔除。此举无疑推动了国内各大机构与上市公司对ESG的研究探索,相关政策与监管文件亦陆续推出。截至目前,中国(香港除外)有16家机构加入UNPRI,其中包括多家大型公募基金。
三、ESG對企业行为和投资收益的影响
研究发现,ESG对受评企业起到一定行为督促作用。据Wind数据显示:2018年,280家上市公司ESG综合评级分布分别为:A-(3家)、B+(38家)、B(66家)、B-(105家)、C+(60家)、C(8家)。相较于2016年,较高信用级别的(如A-、B+、B)企业数量明显上升,而较低信用级别的(如B-、C+、C、C-)企业数量明显下降,尤其值得注意是2016年获最低级别C-的1家上市公司于2018年升至C+,而2018年已无级别为C-的企业。由此可见,接受ESG考察的企业呈现ESG行为向好的趋势,对受评企业起到一定督促作用。
海通量化团队研究发现,高ESG评级股票组合具有更高的年化收益率,如下表所示,我们可以看出2015.12至2019.3,B+及以上评级组合的年化收益率为5.36%,信息比率为0.25;B评级股票组合的年化收益率为4.48%,信息比率为0.22,均优于沪深300、中证800、等权组合。而B-、C+、C及以下评级组合的年化收益率与风险调整后收益则低于业绩基准组合。不同评级组合收益间并未保持严格的单调性,B-评级组合的表现不及C+评级组合。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就是,ESG评级对企业的行为具有良好的督促作用,能够帮助企业从单纯的关注公司的财务指标向关注自身的社会责任转变,并且ESG相关评级与对应股票组合收益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ESG投资可以给投资者带来超额投资收益。
四、ESG投资策略研究
ESG投资策略可分为被动投资与主动投资。被动投资策略即对以ESG中单个或多项指标为标准构建的指数成份进行追踪;主动投资策略又细分为:ESG筛选、ESG整合与股东积极主义。
我们可以从应用ESG指标带来的风险和收益两个角度来对ESG投资策略进行分析。ESG投资策略主要以负面剔除、ESG整合、股东参与策略、标准规则筛选等。其中,负面筛选是跟踪规模最大的策略应用。ESG评级高的公司财务往往更加稳健、经营更加合规,能够帮助投资者避免意外、代价高昂的风险,为投资收益提供下行保护。由于担心负面表现影响股价,投资者会规避ESG评分低的公司;在公司层面,受访者认为具有良好的环境、社会和治理的公司能具有相对低的系统性风险,获取正的风险溢价;在投资组合方面,受访者通过负面筛选来确定投资域,因此负面筛选是用ESG作为投资风险的衡量指标。ESG整合是将ESG作为溢价因子纳入到投资策略当中,因此是将ESG因子作为投资收益的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1]詹姆斯·金,刘亚冠.ESG投资:美德的成本[J].金融市场研究,2019(05):96-98.
[2]魏玮.ESG催化上市银行治理提升[J].董事会,2019(05):66-67.
[3]金希恩.全球ESG投资发展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18(09):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