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璐
【摘 要】全域旅游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引领作用,有较高的关联度。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同时涉及经济、农村、农民等多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发展全域旅游,特别是发展乡村旅游将对乡村振兴起到关键的作用。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应该把全域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域旅游的发展平台,乡村振兴依靠“全域旅游”的理念进行谋划、依靠“全域旅游”的标准进行推进、依靠全域旅游的成果进行反哺,逐步实现二者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这样才能让乡村美起来、让乡村旅游火起来,让乡村振兴起来。
【关键词】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安顺
2008年,浙江在全国范围内首先提出了“全城旅游”的发展战略,正式启动全城旅游区发展规划;2013年,宁夏、浙江、河南等省市相继建立“全域旅游”专项试点改革地区;2015年,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浙江桐庐举行的全国旅游工作研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要发展全域旅游;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近年来,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旅游业作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将成为未来新常态下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将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安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贵州首批两个市(州)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发展全域旅游成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选择,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成为担当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
一、安顺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作为贵州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安顺是贵州首批两个市(州)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也是全省率先开展全域旅游编制工作的地区,体现了安顺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时思路的前瞻性、战略性。近年来,安顺把全域旅游作为统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抓手、助推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驱动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井喷式增长、涌泉式发展、内涵式提升”的新要求,全力抓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坚持“全域旅游、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的思路,创新发展全域旅游、山地旅游、高效旅游和满意旅游,实现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品业态融合深入、市场影响日益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等预期目标。安顺市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尤其结合了安顺乡村的自然特色、人文特色。比如安顺市的旧州、小河湾等知名的乡村游的旅游景点受到广大游客青睐。
2018年安顺市以全域旅游为龙头,引领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旅游产品“1+5个100工程”实现投资24.38亿元。小河湾、高荡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多彩万象城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2018年度,安顺市再次荣膺“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旅游业呈现“井喷”的态势,接待游客人次增长35%、旅游总收入增长37%。2019年安顺市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旅游精品景区提升工程、旅游景区培育工程,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贵州旅游名城。”是2019年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较大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在全域旅游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很多美丽乡村景点内生动力不足,一些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不仅粗制滥造,同质化还很严重。很多景区出售的“特色产品”都大致相同,使“特色”成为“同色”。乡村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在哪里?到底是以特色产业,还是以农家乐,还是以某种品牌优势来持续发展?对于当地群众来说,是一个很迷茫的课题。这就需要政府在制定决策的时候,要深入研究符合当地特点和规律的旅游发展模式,量身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特色旅游产业,带动当地群众持续致富增收。
二、全域旅游发展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抓好全域旅游这个引爆点。让旅游业率先承担起急先锋作用,围绕“域内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城乡旅游环境优美、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总基调,抢抓机遇,明确目标。通过全域旅游的发展推动安顺市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引领城市升级、提质增效,助推乡村振兴。
1.夯实全域旅游基础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景区、民宿酒店和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启动全市智慧旅游平台系统建设,把乡村旅游纳入智慧旅游平台系统建设的范畴,实现乡村旅游景区景点门票和住宿的线上交易,推动乡村旅游服务体验升级;实现景区智能导览、客户客源精准营销等智慧管理功能。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在重点完成重点景区的新建、改建旅游厕所后,加大对乡村旅游景区景点星级厕所的新建和改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有效推动年度全域旅游改革先行区建设,提升了游客体验,夯实了全域旅游发展基础,同步实现乡村振兴。
2.推动产业融合,培育旅游新兴业态
在“旅游+”方面下功夫,在农旅融合发展方面打造特色。一方面依托节庆活动,在“旅游+”融合取得实效基础上,整合更多旅游资源融入到民俗节庆活动中,同时叠加举办旅游文化节、风筝节等关联活动,扩大活动影响效果。另一方面以市场为主体促纵向延伸。针对市场主体,持续加大引导力度,协助企业对接更多优质资源,争取在“旅+农”的深度融合上寻求更大突破,培育更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形成全域旅游特色品牌,有效整合一产的农产品基地、二产的农产品加工、三产的酒店、旅游商品销售等资源。大力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两加两带”乡村旅游组织化发展样本。在兼顾农民利益基础上,引进各类经济实体和品牌管理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引导贫困人口直接到旅游企业务工、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开办农事体验或旅游活动项目等方式,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3.营造满意旅游环境
针对乡村旅游服务满意度不高、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一方面加大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就业扶贫的力度,让更多的村民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全面提升村民文化水平,双管齐下,既营造了满意的旅游环境,也提升了村民自身的综合素质,既实现了旅游满意度的提升,也提高了居民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4.创新營销模式,拓宽品牌市场
把旅游市场营销纳入宣传工作重点,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宣传资源,打好“组合拳”,形成上下结合、横向联动、多方参与的营销新格局。加强营销创新,可以联合地域上相近的地州市,共同推动旅游产品区域协作开发,共同打造旅游精品品牌,形成旅游产业共融共拓、共享共赢、抱团发展。坚持“城市形象推广+产品转化流量+活动亮点吸引”的营销方式,实行部门协作、景区联合、区域合作等机制,逐步构建起常态化、立体化、全覆盖的推广体系。注重四季营销,以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营销侧重点,持续扩大安顺市“春赏花、夏避暑、秋怡情、冬康养”的品牌营销影响力和产品知晓率。
【参考文献】
1.戴学锋.全域旅游:实现旅游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N]. 中国青年报,2018-04-12.
2.蒙艳华.全域旅游驱动乡村振兴: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J]. 财务与金融,2018-06-15.
3.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N].农民日报,201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