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雨桐
【摘 要】艺术品具备增值性、稀缺性、不可再生性等特点,具有保值功能,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把投资对象转移到艺术品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整体提升以及文化消费习惯的养成,艺术品的观赏价值以及投资价值更为凸显,各大拍卖行槌声不断,甚至天价迭出。笔者将通过艺术品投资的SWOT分析以及艺术品的投资表现,提出21世纪艺术品投资的艺术。
【关键词】艺术品;投资;21世纪;收藏
习近平在十九大中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精神生活也因此日渐丰富,越来愈多的人开始寻找全新的投资项目。正如老话所说,“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21世纪以来,收藏之风愈演愈热。不仅资本雄厚的富商争相购买高价艺术品,普通老百姓对艺术品收藏的热情也空前高涨,街边画廊、古玩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以“鉴宝”、“收藏”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也开始层出不穷,并且收视率一度走高。从王刚“一锤定真假”的《天下收藏》,再到如今口碑收视双丰收的《国家宝藏》,可见艺术品的收藏热度丝毫没有降温的趋势。
一、艺术品投资的SWOT分析
(一)艺术品投资的优势(S)
1、投资回报率的利好
艺术品投资被誉为继股票、房地产后的“第三极财富”,是名副其实的高附加值资产,投资回报率非常可观。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多投资者将自身财产的20%交付于艺术品投资,可见艺术品投资的广阔前景。
2、投资者的精神需求
(1)审美的需求
自古以来,文化、精英阶级就以收藏文化艺术作品为乐。在“博物馆”传入中国以前,中国文人已形成了“收藏”的传统。古有文人墨客,今有艺术爱好者,对他们来说,艺术品收藏不是为了获利或者变现,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敬畏。
艺术品带来的独特的审美体验与审美教育是其他投资方式完全无法企及的,艺术品也因此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与使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国家文化建设、促进公众审美教育等。
(2)自我满足的需求
艺术品是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当今社会,艺术品的收藏数量与质量被视为同名车、豪宅一般财富的衡量标准。因此大量富二代、艺二代纷纷进入艺术品投资领域,以树立自己“不仅有钱,更有品味”的形象。
(二)艺术品投资的劣势(W)
1、艺术品的保管成本高昂
艺术品的保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艺术品的保管不仅仅是安全的保证,更涉及到作品完整性与展示效果等方方面面的考量。对于艺术品来说,温度、湿度、通风效果等因素都会对作品产生很大的影响。虽然目前艺术品保险可为艺术品投资与保管提供保障基础,但是与巨大的艺术品市场相比,其保险机制存在着巨大缺失。
2、赝品风险大
艺术品投资的最大风险即在于赝品风险。各大交易市场险象环生,以次充好、以假冒真的案例不胜枚举。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第61条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无疑极大地增加了买家的投资风险。
(三)艺术品投资的机遇(O)
1、国家政策的支持
2017年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将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完善健全文物合法流通交易体制机制”。种种红利政策为我国艺术品投资市场带来了开放、包容的欣然之景。
2、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中产阶级群体越来越庞大,其对艺术、文化等精神层面消费的需求也日渐上升。这为艺术品投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四)艺术品投资的挑战(T)
1、市场管理机制仍存在一定缺口
近几年,我国颁布了关于艺术品投资的法律法规,为艺术品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但是艺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律法规并不能实时适应与满足艺术品投资的需要,仍存在一定的缺口。另外,我国艺术品的税费、海关等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完全解决,这对艺术品的管理、维护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2、市場流通与变现壁垒
股票等金融投资方式基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艺术品的流通领域较为局限――主要通过画廊、拍卖会、艺术博览会、私下接洽等方式。这几种交易方式成交量远不如我们想象中活跃,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艺术作品的流拍。所以艺术品投资的流通性在时间、空间方面都表现较差。另外,在紧急情况需要抛售艺术品时,难以找到对应的卖家,最终很有可能导致高价买低价出的不良态势。
二、艺术品的投资表现
(一)艺术品与股票
1、有关艺术品与股票的争论
艺术市场统计学家迈克尔摩西、艺术统计学家罗宾达西、英国铁路养老基金都持有同一观点――作为投资的艺术品长期而论表现不如股票。
笔者认为,艺术品相对于不动产,体积小而价值高且方便移动,尤其在战争时期艺术品的价值更为凸显,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的艺术品价格指数远高于股票与债券。i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投资者一方面精挑细选作品并虚心听取意见,另一方面对杰作有充分的认识,那么也可以在艺术品投资中获得丰厚的报酬。而英国铁路养老基金对艺术市场的介入是便是这样一个成功的案例。
2、英国铁路养老基金的投资组合
1976年,英国通货膨胀率达到26%,股票价格跌倒历史低点,房地产业也因此被拖累,于是英国铁路养老基金把资金转向唯一的硬资产——艺术品。为了避免短期内投入过量的资金,他把投资额度限定在基金会年可支配总额的3%-4%,同时把投资周期设置为可以成功获得最大收益的必要年份——25年。英国铁路养老基金的艺术投资主要分为三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