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其有效性文献综述

2019-08-16 06:56彭馨菲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传导机制文献综述货币政策

彭馨菲

【摘 要】在间接融资为主要融资方式的现实背景下,微观企业的融资需求发生变化时,会导致宏观层面的社会融资规模波动,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由此实现央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意图。本文总结梳理分析了有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研究发展历程。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文献综述

一、引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央行采取了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等传统货币政策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并取消信贷硬约束来增加商业银行信贷供给的灵活性。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面对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经济下行压力,央行开始实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宏观经济的有序发展。

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为企业和银行,央行货币政策能否有效传导并影响宏观经济运行主要取决于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效应,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畅通将直接决定货币政策调控的实施效果,因而研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二、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综述

(一)银行贷款机制有效性

银行贷款传导机制指的是货币政策通过调节银行的信贷供给量来影响债务人的贷款规模,并最终影响实体经济运行。自Bernanke和Blinder (1988)提出银行贷款机制以来,学术界对银行贷款机制是否存在及其有效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Romer等(1990)认为货币管理当局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由于货币管理当局对银行的信贷行为实施了过多的指导和干预导致企业外部融资中银行贷款的比重有所降低。Morris和Sellon(1995)认为有部分借款人依赖于银行信贷,而银行贷款又受到央行货币政策的约束,进而货币政策可能会通过银行贷款机制影响实体经济发展。

在国内研究方面,陈飞、赵听东(2002)研究发现货币传导机制比信贷传导机制对产出的作用更大。孙明华(2004)认为货币供应量决定了信贷总量,而信贷总量却不能决定GDP。蒋瑛混、刘艳武和赵振全(2005)提出90年代后银行贷款机制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盛松成和吳培新(2008)认为我国货币政策最主要的传导机制是银行贷款,其中介目标是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二)资产负债表机制有效性

Bernanke和Gertler(1995)两位学者首次提出资产负债表机制,认为货币政策会通过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并最终导致社会总产出发生变化。

Gilchrist和Zakrajsek(1998)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的传导与金融市场的缺陷有关。Kandrac(2012)研究发现当货币政策收紧时,银行会降低向高成本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比例,且这一结果实际上是由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效应驱动的。Aysun和Hepp(2013) 研究资产负债表与银行贷款决策的关系时发现,资产负债表机制是货币政策冲击传递至实体经济的主要机制。

在国内研究方面,胡奕明和谢诗蕾(2003)研究发现长、短期银行贷款利率都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治理状况有一定的敏感性。赵振全、于震和刘森(2007)研究发现我国存在显著的金融加速器效应。朱新蓉和李虹含(2013)对我国资产负债表机制进行研究后发现不同行业间资产负债表机制存在非对称性。

(三)风险承担机制有效性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Borio和Zhu两位学者(2012)首次提出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机制的概念,该理论认为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图是通过先影响金融机构的风险承担水平,再影响银行风险定价和贷款审批等行为来达到的。

Altunbas等(2012)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用银行期望违约概率来作为代理变量后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变化会显著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Angeloni等(2015)发现风险承担机制使得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不仅受货币政策变动的影响,还改变了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金融加速器的作用。

在国内研究方面,张雪兰等(2012)研究发现央行货币政策立场会显著影响银行风险承担水平。金鹏辉和张翔等(2014)研究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银行的资产选择行为上。胡利琴等(2016)研究发现与短期影响相比,长期的紧缩性数量型调控政策和扩张性低利率政策更易引起影子银行的扩张行为。

三、总结

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主要为宏观经济和银行两个视角。从宏观经济视角来看,学者大多运用宏观经济数据,分析货币政策冲击对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对比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从银行层面视角来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运用银行的财务报表数据,着重分析货币政策的贷款机制和风险承担机制的有效性。

随着当代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效应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不同货币政策在不同时期的传导效果差异,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Filippo Ippolito,Ali K. Ozdagli,Ander Perez-Orive. The 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policy through bank lending: The floating rate channel[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18,95.

[2]Claudia M. Buch,Matthieu Bussiere,Linda Goldberg,Robert Hills. The International 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Policy[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18.

[3]Fructuoso Borrallo Egea,Luis ángel Hierro. Transmission of monetary policy in the US and EU in times of expansion and crisis[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19,41(4).

[4]陈飞,赵昕东,高铁梅.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2(10):25-30.

[5]胡利琴,陈锐,班若愚.货币政策、影子银行发展与风险承担渠道的非对称效应分析[J].金融研究,2016(02):154-162.

[6]胡奕明,谢诗蕾.银行监督效应与贷款定价——来自上市公司的一项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05(05):27-36.

[7]蒋瑛琨 ,刘艳武 ,赵振全.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5(05):70-79.

[8]金鹏辉,张翔,高峰.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银行业整体的研究[J].金融研究,2014(02):16-29.

猜你喜欢
传导机制文献综述货币政策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