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深陷“学伴”风波中

2019-08-16 03:42徐牧心王一博
看天下 2019年20期
关键词:山东大学风波舆论

徐牧心 王一博

2018年4月24日,济南,山东大学第17届国际文化节在中心校区举行

章遥依的手机震个不停,不断有微博私信或者评论进来,不少是指责和谩骂。她屏蔽了很多人,关掉了私信和评论,但有人还是找到她朋友的微博,继续留言。

人们是通过山东大学官方微博找到她的。7月12日,山东大学发布了一条声明,针对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学伴事件”加以说明并致歉。

作为山东大学应届毕业生,章遥依一直在关注这件事,每天都能看到无数对学校及校友的指责,但她求证后,认为“一对三学伴”制度事实上并不存在,看不过去的她在山东大学官微下方评论道:“山大需要道歉的到底是什么呢?山大学生所受到的恶意攻击和侮辱由谁来负责?”

这条评论在三天内就被点赞2.5万次,迅速成为热评,指责和谩骂随之而来,甚至有人还通过微博,查到她的个人信息。恐惧之下,她不得不删掉山大官微下的那条评论。

章遥依的遭遇,只是山大这场风波中的一个小细节。一场关于留华学生相关政策的讨论,越来越掺杂进情绪化的内容,偏离了最初的方向。

舶来品

接近山东大学行政部门的冯翔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学校很多行政系统的老师已经取消了暑假,以应对“学伴”风波及其后续影响。

这座中国近代史上继京师大学堂之后的第二所国立大学,此前大概从未想到,自己会因为留学生的问题,陷入这样一场剧烈的风暴中。

事情起因于7月6日,一名微博网友发微博称,山东大学实行的学伴制度,由2017年的“一对一”,变成了2018年的“一对三”,即一名留学生配备三名中国学伴,而未被选上的学伴则被列入学伴库。山大的学伴报名表和学伴管理规定并不避讳异性学伴问题,学伴报名表中甚至提到,加入学伴可以“结交外国异性友人”。

事实上,学伴制度并非山大首创,它是个舶来品,学伴又称“buddy”,在国外高校中是个很平常的事情。

曾在德国交换学习过的于旦就向本刊记者回忆,德国的大学会为前往留学的学生配备一位学伴,男女都有,德国那边叫“mentor”。这种“学伴”更像是导游角色,会帮助初到异国的同学申请宿舍、带领同学办理社保、带领参观校园,熟悉校园生活等,在前期有着不小的帮助。

同样留学德国的杨希也回忆道,自己当年差点与女学伴擦出火花,却最终因为语言不通而不了了之。

看上去,留学生学伴和普通的大二学长学姐,迎接大一“萌新”要做的事情差不多。

在“帮助留学生更好融入学校生活”这一大方向下,不同国家、不同学校对学伴制度也有不同设计,比如日本神奈川县大学,不但会为学伴和留学生组织派对,还有本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的交流之旅。

山东大学的学伴制度也并非新事物,从2016年开始就已实行,截至2018年11月15日,学伴活动接收共计270份报名信息。在报名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中,已成功选拔出141名中国学生与47名留学生组成47个友好“学伴”小组。

有自称参与过学伴活动的人后来也表示,学伴活动是自愿参与,没有强制分配一说;参与前,会有关于学伴意向的事前调查,学伴的国籍性别都可选择,且学伴之间以什么形式互动都取决于自己。

不止山东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也都有设有学伴制度。根据清华官网信息,自2010年起,已经有数千名留学生加入学伴制度。

但就是这样一个原本有着好的初衷的制度,在网络舆论传播中,走了样。

情绪链

山东大学最近话题不断。

3月7日,山东大学官方微博曾发布消息称,“三七女生节由山东大学发起,后发展于各个高校”。在这则解释下面,山东大学还加了一句话:“三加七等于十,你十分甜”。

这原本是一条普通营销微博,但在当下女权氛围浓烈的网络舆论空间,很快就招致批评。如“知识分子”就转发这条微博并点评道,“无论是‘女生节也好,‘女王节也罢,都是对于这个节日(国际妇女节)内涵的玷污与亵渎。”而去年山东大学校园里挂出的“你们的孩子可以有26或27个干爹”条幅,再次被提及,加深了人们对山大不尊重女性的印象。

“(山东大学学伴风波)发酵,不是一个孤立事件。”接近山东大学行政部门的冯翔分析,包括山东這些年轻视女性的一些新闻、山东大学女生节风波,甚至包括对山东大学行政化的不满,形成了一个情绪上的链条,这个链条,最终在对学伴制度的曲解下爆发出来。

“学伴”风波爆发之处,舆论关注更多的就是“一配三”的说法,而且一些网友或明或暗指出,这些学伴疑似女性居多。这个说法虽然并无根据,后来也被辟谣,但它显然更符合人们对山大的刻板印象。

在网络上,一旦陷入舆论风波,任何细节都可能被放大,任何旧有的负面记忆也会被唤醒。有人很快就检索出山东大学另一则与留学生有关的消息:一名政治学专业留学生因遇交通事故骨折,行动不便,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国际事务办公室因此招收25名陪护志愿者,帮助该留学生翻译、与医生沟通以及打饭等合理生活需求。

这件事情发生在2018年5月,当时并未引起舆论关注,事实上,后来学校澄清,之所以招收25人,是因为每人一天,并非25人同时陪护1人。但在学伴风波中,25:1的悬殊对比,还是令人们感受到学校对留学生的超常规优待。

2014 年4月3日,济南,山东大学留学生参加当地媒体主办的“你心中的济南标识”活动。图为来自沙特阿拉伯的阿曼,就读于山东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寻找痛点

网络就像一只触角四伸的章鱼,把所有与之沾边的信息抓进当下舆论场。

就在山大学伴风波发酵时,福州一名留学生违规载人被交警拦下后,5次推搡交警,但受到的处罚却仅仅是批评了事;有网友曝出在上海一地铁上,两名外国女子在吃面包,一位中国男子在喝奶茶,而管理人员仅仅是制止了外国女子公共场合吃东西的行为,却给那名中国男子开了罚单。

关于学伴的争议,又逐渐加入对留学生和外国人的不满。人们戴着放大镜,从过往报道、山大官网上,寻找各种蛛丝马迹。有人发现一张山东大学免费配额用电通知,本科生每月每人6度电,而留学生每人每月30度;有人则想起自己学校里,留学生住宿条件优于中国学生的种种细节;还有网友去查看山东大学的财务报表,发现其来华留学教育支出5950.72万元——并无使用明细,但看起来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近年来,一些高校特殊对待留学生的做法已经引发社会普遍不满。”《半月谈》在一篇文章中分析道,“或者是提供高额奖学金,或者是降低入学门槛,或者是提供优于国内学生的生活条件,或者是在学习和考试上大开各种方便之门,种种优待,都让寒窗苦读的国内学生为之侧目。”

这种情绪,显然成了学伴风波的助推剂。

在冯翔看来,这次舆论变异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留学生们享受)所谓的‘超国民待遇,学生和老师,社会上的群体,大家看到的、感受到的可能不同,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致”,她说,这是很可怕的,角度不同、缘由不同、情绪不同,但得出的结论,或者说,针对性却是一致的。

“互联网很多讨论都是一个情感场域,越是带情绪化、有挑动性(越容易引发共鸣)。”冯翔说,她长期关注女性、舆论传播等议题。在她看来,现在很多网络传播,都是在找痛点,他们总能抓住大家不愿接受、不愿看的内容,诱发网友情绪,“大家再通过转发去表达自己的某种情绪”。

2014 年4月3日,济南,山东大学留学生参加当地媒体主办的“你心中的济南标识”活动。图为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丽莎,就读于山东大学语言专业

山大回应

山大的老师们,现在都不愿意谈这场风波。“(在网上)多谈多错,很容易被人去抓住一些点,放大。”冯翔说,当然,私底下,师生们还是会有一些意见,一方面,对网络的情绪化指责表示不满,同时,也对学校的应对颇有微词。

7月11日,面对汹涌舆情,一份《山东大学关于举办中外学生“学伴”活动的说明》文件被曝光,上面盖有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的公章。该说明称,学伴计划从2016年开始施行,受到学生们的普遍欢迎。声明中写道:“学伴制度并没有错,是指责的人没有弄清楚真相。”

这则声明显然没有考虑网络情绪和网络传播,被很多网友批评为“官气十足”,非常强硬。

次日,山东大学官方微博发布第二条声明。这一次,山大对“学伴”项目中“结交外国等异性友人”等表述引发的不良反应表示歉意。该声明同时还表示,学伴项目“对自愿报名的中外学生进行选拔,要求参与项目的学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参与学生以小组制方式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不存在1名男留学生对应3名女生学伴的情况”。

山东大学应届毕业生公楠告诉本刊记者,对于这份声明,山大学生报以不同的态度。有人赞同这份公告落落大方,但更多人则认为这份公告看起来就是“躺地任嘲”,“意思就是我躺这了,你们爱嘲嘲,嘲完赶紧走”。

章遥依就是在这条声明微博下留言,认为山大并未做错却来认错,有些莫名,而那些因为这场风波遭受网络暴力的山大学生,“谁来负责”?

本刊记者曾多次联系山东大学宣传部,希望就这一问题进行采访,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替罪羊”

7月20日,公楠在校友群里获知,就在这一天,学校里开了一场座谈会,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给了到场所有女生一个拥抱。

风波中的女学生们真的需要这场拥抱。在之后的网络舆论中,一些恶意的言语,令一些人大受伤害。

“我的一些好朋友非常愤怒,应该说已经上升到了一种痛苦,我看至少有五到六个人发朋友圈说已经哭过了。”公楠说,山大一些学生发现,有些人会举着手机到学校里拍短视频,对着一些女生,说一些侮辱性的言语。

作为毕业生,章遥依大多数同学都陆续进入实习单位,而这样一场讨论自然也成为了同事们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一家主打中国风项目的公司发出一则公告称,“未来5年内不再聘用以下大学的毕业生:山东大学、武汉大学……等所有大力耗尽资费引进外籍……留学生的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抖音号上发布的一些女生校友视频下面,开始出现各种恶意留言。一位山大女生去做调研,也遭遇人们的冷嘲热讽。

这场学伴风波,因为舆论认为女生被利用、不被尊重而發酵,最终却又形成了对山大女生的不尊重、污名化。甚至,很多谣言也四下流传。“现在是所有新的旧的,但凡是黑人和亚裔黄种人女朋友秀恩爱的照片和视频,都成了山东大学的了,”互联网评论者阑夕在微博上说,“能不能不要这么开局一张图、故事全靠编啊。”

“一些社会冲突中,我们往往最后会找到一些替罪羊,而这些替罪羊越具体越形象,越容易被生活化、场景化,就越容易传播。”冯翔分析道,这场“学伴”风波,最后就把山东大学学生,当做了发泄口。在她看来,教育政策,包括留学政策是非常大、非常复杂的问题,很难用简单几句话说清,但网络传播时,又需要简单直接,于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最后被污名化的往往是这些(简单归结出来的)替罪羊”。

“我们假设,在学伴过程中,有女生就遇到她喜欢的人,而且他又是黑人,我们再说极端一点,如果他真是一个艾滋病感染者,”冯翔说,如果是个人选择,这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在当前(裹挟了种种复杂情绪的)语境下,就变成了天理不容。(一些网友)完全忽视了个人的情感和自主性。”

据她了解,山东大学一些辅导员也在关注陷于这场风波中的学生们,“他们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这方面都挺担心”,希望能对他们进行一些开导。山东大学公安处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已经加大了校园安全管理,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会对外来人员进行身份核 实。

这期间,仍然不断有人循着各种痕迹找到章遥依或她的朋友。不过,她始终没有回复,即便在收到私信、评论最多的那几天,她也是沉默以对,不做任何回复:“我不会和任何人对话,其实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争吵。”(本刊记者张恒对本文有贡献)

猜你喜欢
山东大学风波舆论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武陵春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A review of Fukuyama’s notion of “The End of History”and its competing ontologicaland epistemological standpoints
孵蛋风波
改名风波
董梅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