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宇 李民
摘要:随着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推进,“美术核心素养”成为教学实践的指导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从学科大概念和基本问题出发,在问题情境中,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带动课堂教学;教师优质提问,引发思考两个方面来关注学生的经验展开教学是实现“美术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美术课堂 美术核心素养 学生经验 优质提问
基础教育的变革一直都是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促进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成为新的理论阵地,“素养”一词的提出,相比较脍炙人口的“素质”又倾向于侧重学生哪些方面能力的提升?在美术学科课程的培育中又有哪些体现和突破?笔者基于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热词,结合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探讨:教师关注学生经验而进行的教学实施侧重点及所带来的教育价值。
“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新概念,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当“应试教育”与时代和学生的发展发生龃龉,当教育界开始认真反思基础教育的种种弊端,探究教育的适度范围和延续空间,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实施美术教学、推动美术课程改革成为美术教师的重要责任。
1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1.1核心素养与美术核心素养内涵解读
素养往往指一个人在开展某项工作时所体现出来的素质与修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道德修养,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学习而逐渐积累沉淀的结果。所谓的先天因素大多是学生个体本身的行为潜能,主要是在学校教育中,通过与习得的知识、技能、方法、技巧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魅力的素养。这种内化的潜能会在学生进行活动时表现出来。教育学界所研究的便是挖掘这些潜能的方式,加以凝练概括,形成核心素养。教育部《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框架和命题》会议上,华东师大杨向东教授指出:“核心素养是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是看你学过什么,而是看你是否学到了在生活情境中运用的能力。核心素养要可学习可测量。”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核心素养的提出,更适应了这一标准的提出,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并且外化于行动。
在素养的基础上,不同学科建构了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的最大特色是提出更具美术学科特色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具体表现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整个核心素养层层递进。而由于美术学科的“视觉形象性”,“图像识读”作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起点。“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体现美术学科相较其他学科所独有的一些特性,特别是在图像信息高度密集和发达的今天,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判断和表现对于“立德树人”任务的达成至关重要。“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体现出美术核心素养所具备的文化和人文内涵。五大核心素养环环相扣,形成内在紧密的逻辑关联。
1.2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体现——关注学生经验
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倡下,美术课堂教学也应适应核心素养本位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尹少淳教授指出:“在美术教学层面,我们过去习惯于围绕“技”的层面进行教学,而我个人认为,我们今后的教学需要进入到“道”的层面,就是理解知识、运用智慧去综合性地发现一些问题并通过艺术的手段去解决它们。”美术学科的教学应该实现从知识层面的讲授到素养培养的逐渐转变。由上述可知,与此相适应的是,在美术课堂中,应突破“双基”的教学模式,不应只局限于传授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应该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从原来关注“如何教”到关注学生“如何学”,教师一方面需要注意“如何在向学生传递知识、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更能体现核心素养,即技能与实践的培养”,同时应特别关注如何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进行学习和建构知识。兴趣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动力之一。课堂教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美术教学活动的愉悦性和教师独特的教学智慧、教学机智和别出心裁的设计思路,选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经验。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基本问题”的引领,设置情境提供体验机会,唤起学生的先验经验,继而做出积极反馈,通过设置优质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在活动中解决问题,突破重难点等。
2关注学生经验的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2.1激发学生兴趣,带动课堂教学
美术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与完善人格方面具有毋庸置疑的独特作用。而以学生的愉快情绪和快乐体验贯穿教学过程,将大大助益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果,更利于素养的养成与人格的建构。
不可否认,游戏常常是激发兴趣的有力工具。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指出:“在游戏时,智慧总是会由此而紧张的活动,甚至常常会由此得到磨练。”在兴趣的基础上,学生更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在游戏的活动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動性,将学生的“视觉、听觉、动手能力”以及思维和语言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学生想象、情感、思维的发展,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综合分析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观。
基于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认知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探讨了儿童游戏、兴趣的发展演进,他提出:“游戏,它是认识的兴趣和情感的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区。”需要指出的是,游戏常常体现出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但需要对“教”和“乐”要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和界定。实施游戏、设置活动等辅助教学的手段必须在教学目的的引领下,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设置的目的是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尤其是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或者是一些必须掌握的课外知识和技能,从而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隐性教育的效果,对特定领域核心素养的建构产生持续并且深远的影响。比如美术手工动手能力、探究钻研能力。就像皮亚杰认为:“所有游戏的规则都来源于儿童之间所订的契约”。游戏活动的形式必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教师要准确地掌握学生各个年龄心理特征、现有知识水平和教学环境等综合因素。例如,低年级教学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趣味性较强的游戏,通过动手制作,让学生们产生充分的参与感,像编制情境、故事演绎、角色扮演等,高年级可以采用思考型和互动性的游戏,像成语接龙、智力抢答、模拟辩论等。并且注意根据教学目的和不同学段把握适合的度。现在的美术课涵盖的知识点多,内容丰富,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学生接触知识的范围面广,美术课可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学习手段和学习途径。游戏只是一种手段,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还应注意游戏的量度,一般采用1-2个,游戏活动控制在5分钟之内为宜。
从学科大概念和基本问题入手,运用合理的方式促进一堂课的生成,关注学生们兴趣点在何处,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兴趣设置活动和游戏,并在活动和游戏中关注他们是如何产生兴趣的,如何一步步开展活动、达成目标、完成任务……正是在这些情境化的活动中,在活动的探索和体验中,核心素养得以培养和建构。
2.2教师优质提问,引发思考
在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至关重要,学生的经验是促进学生学习新知的催化剂。学校美术教学中,随着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出和应用,素来被提倡的“学生本位”更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问题,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需要借助问题情境,在“基本问题”的引领下,通过教师情境的创设,进而生发一出系列“小问题”,以此指导整个教学环节。这就是所谓的“优质提问”。从问题中产生联想,引发发散思维和深入探究意识,学生的从“双基”到“核心素养”的生成,都需要教师优质提问的介入,在提问的引导下,引发学生思考,培养问题意识和思维,为“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奠定基础。
如何设置“基本问题”和“小问题”,在提问时,如何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反馈、如何进行连续性提问,以及如何在系列提问应答、不同学生的思考与答案之间建立联系,都是优质提问应具备的特点,也是教师需要提前建构的思维框架,在此,UBD教学模式值得借鉴。
以《自由引导人民》这幅作品所生发的问题情境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则首先将同学们置于问题情境当中,先看画,问同学们画中人物在干什么。这种方式与传统授课方式相同,同学们可以直观的发现这是战争中的场景,教师因此创设一系列问题,如“从哪里看出是战争?”、“战争发生的前后还是过程中?”、“画中引导者是谁?”……。即首先使学生建立与画面内容的联系,然后在学科素养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学生基于所建立的对画面的先验经验以及所产生的兴趣,再去观察被教师所独立呈现的“自由女神像”,教师追加提问:“我并不觉得这个女性形象多么高大,衣衫褴褛……相反觉得男性有力的臂膀挥舞国旗会比较有气势……”在一系列问题而创设的情景中,通过思考,学生自己作答,主要是通过在教师提问和引导下学生所获得的经验基础上,令其自己思考和探索《自由引导人民》的内涵,进行深层赏析,即由题材内容的赏析过渡到作品内涵与价值的层面。由此产生的赏析结果,来自学生自我的体验和深度思考,远比死记硬背式的教师灌输式讲授更有价值,也正体现了建构主义对知识学习的要求。
3关注学生经验的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教育价值
我们提倡的关注学生经验的教学目的是搭建一种桥梁,这种桥梁是学生通向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包括激发学生兴趣、关注学生先验经验、设计优质提问等等,目的是通过美术活动去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实现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而非仅仅是单纯为了教授知识而设置,上述仅仅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核心素养而采取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教育价值。经由此,学生可以变外在要求为内在动力,化压力为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其目的是要建立一种学生所适应的“学科逻辑”,这种“学科逻辑”是基于儿童熟悉的“生活逻辑”的经验之上,在这个基础上进入“学科逻辑”,从而学习和建构知识、然后又回归“生活逻辑”,在生活和实践情境中验证“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在关注学生经验基础上展开美术学习,也是“学力观”的要求,关注经验的学习有助于同步培养学生的“显性学力”和“隐性学力”。作为教育理论中的一种概念,“学力”在不同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界定标准。在倡导核心素养的今天,我们可以将其解释为通过学习与锻炼习得的掌握知识、解决问题、灵活应对等可发展塑造的能力。比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去界定一个学生一幅作品的质量(显性学力),但是对于其过程性的评价和美术素养的评定(隐性学力)则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关注学生经验主要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潜能”,也就是培养助益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技能,或者说是学习的态度和意识、学习的能力和品质。例如我们开展“布贴画”社团活动,通过引导、游戏等方式唤起学生先验经验,产生一定的兴趣,但是课程并不是以一次优秀的作品作为课程完成的检验标准。其衡量社团活动是否成功开展的标准,应是以学生学习到了什么、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是否在生活中运用、这种结果是否潜移到他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对学生关注之初,就应着眼于美术核心素养中所倡导的隐性学力或所谓的教育价值,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積累、反思,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课标中所倡导的“立德树人”的目的。
从素质到素养,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美术核心素养”,即从过去的强调“学科本位”“结果导向”到“学生本位”、“过程导向”的转变,可以见出在核心素养本位下对学生经验的关注。从学科大概念出发,在“基本问题”引领下,通过关注、呈现、再建学生的经验,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参与模式,是实现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注释
① 杨向东.《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试框架和命题》会议,2015.
参考文献
[1] 走向核心素养[J].人民教育,2015(07).
[2] 温家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北京:国务院常务会议,2010.
[3]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对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淳教授的访谈[J].中国中小学美术,2016(01).
[4]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8.
[5] 皮亚杰,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M].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97.
[6] 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心理学研究文选)[M].傅统先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