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长武苹果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2019-08-16 01:52侯满伟君广斌
园艺与种苗 2019年6期
关键词:桃小食心虫越冬

侯满伟,君广斌

(1.陕西省果业研究发展中心,陕西西安 710018;

2.陕西省长武县果业技术推广站陕西长武 713600)

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简称桃小,又称桃蛀果蛾。其食性杂,可为害桃,梨,苹果,枣,山楂等十多种果树的果实,其中以苹果、枣等受害最重。在我国分布很广,各苹果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自20世纪90年代大量实施果实套袋技术后,桃小食心虫在苹果树上的危害逐年减轻,甚至已不是苹果树的主要防治对象。但近年来,部分果园开始不套袋,甚至放松果园管理。加之长武县苹果树大部分已经老化,腐烂病严重,部分果农将已腐烂的树挖除,栽植桃树、杏树、枣树等,为桃小食心虫世代交替创造了条件,使桃小食心虫又成为危害苹果果实的主要害虫之一,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未套袋、管理粗放的果园虫果率高达40%,大大降低了苹果品质和产量。为了生产安全、优质果品,促使长武县苹果产业早日摆脱低迷,实现飞跃,文中在阐述了苹果桃小食心虫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症状的基础上,采用性诱剂诱集的研究方法,研究了长武县苹果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掌握桃小食心虫的活动规律、有效测报及大面积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1 形态特征

1.1 成虫

雌虫体长7~8 mm,翅展16~18 mm;雄虫体长5~6 mm,翅展 13~15 mm,全体白灰至灰褐色,复眼红褐色。雌虫唇须较长向前直伸;雄虫唇须较短并向上翘。前翅中部近前缘处有近似三角形蓝灰色大斑,近基部和中部有7~8簇黄褐或蓝褐斜立的鳞片。后翅灰色,缘毛长,浅灰色。翅缰雄1根,雌2根。

1.2 卵

椭圆形或桶形,初产卵橙红色,渐变深红色,近孵卵顶部显现幼虫黑色头壳,呈黑点状。卵顶部环生2~3圈“Y”状刺毛,卵壳表面具不规则多角形网状刻纹。

1.3 幼虫

幼虫体长13~16 mm,桃红色,腹部色淡,无臀栉,头黄褐色,前胸盾黄褐至深褐色,臀板黄褐或粉红。前胸K毛群只2根刚毛。腹足趾钩单序环10~24个,臀足趾钩9~14个,无臀栉。

1.4 蛹

蛹长6.5~8.6 mm,刚化蛹黄白色,近羽化时灰黑色,翅、足和触角端部游离,蛹壁光滑无刺。茧分冬、夏两型。冬茧扁圆形,直径6 mm,长2~3 mm,茧丝紧密,包被老龄休眠幼虫;夏茧长纺锤形,长7.8~13.0 mm,茧丝松散,包被蛹体,一端有羽化孔。2种茧外表黏着土砂粒(图1)。

图1 桃小食心虫形态特征

2 生活习性

桃小食心虫在长武县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做扁圆形茧(冬茧)越冬。垂直分布深度约5 cm的表土层内占80%,水平分布主要在以树干为半径1.5 m内,占65%~95%。越冬幼虫第2年5月下旬陆续破茧出土,6月中下旬为出土盛期。幼虫出土后在树干基部、土块下、草根附近吐丝结纺锤形夏茧,在其中化蛹,约经半个月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成虫开始出现,7月中、下旬为成虫出现盛期,发生期长。成虫出现后1~3 d开始产卵,绝大部分卵产在果实的萼洼内。卵期为7~10 d。幼虫孵化后在果实表面爬行一段时间(几十分钟至几个小时)开始咬破果皮钻入果内,为害1个月左右脱果落地入土,做茧越冬。在幼虫出土、卵及刚孵化的小幼虫在果面爬行时为防治的最好时机。

3 危害症状

通常情况下,桃小食心虫的幼虫并没有转果习性,同时一只桃小食心虫只会对一颗果实造成危害。幼虫蛀果后,在果面上留有针尖大的蛀孔(图2),孔口挂有泪珠状白色果胶,数日后干涸成白色蜡粉。幼虫蛀入果实后纵横蛀食,最终达到心室,蛀食种子。影响果实膨大,果面凹凸不平,俗称“猴头果”(图3)。后期果实受害多不变形,果面有脱果孔,果内有虫粪,严重降低果品质量。幼虫在果内一边蛀食,一边将粪便排于虫道内,造成“豆沙馅”,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图4)。果内幼虫老熟后,由里向外在果皮咬一个圆孔脱出。

对于不是急症手术的肝胆部手术患者,对于严重的肝病患者,手术之前需要纠正临床及实验室的各种异常为主,加强营养,改善凝血功能,血浆蛋白低者术前积极准备必要时给予输血浆或白蛋白,有腹水者进行腹腔穿刺,改善呼吸功能。根据手术切除范围,做好术中用血的准备。

图2 苹果上的蛀孔

图3 被害果呈“猴头果”

图4 为害苹果蛀孔排出的虫粪

4 发生规律及成因

4.1 发生规律

桃小食心虫在不同寄主上发生的代数不同。在苹果上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做冬茧越冬。来年春夏之交,当5 cm地温在18~20℃,土壤含水量在8%以上时,幼虫开始出蜇。在麦收前,当2~3 d累积降雨量在10 mm即可出土,影响出土的关键因子是降雨。从出土到出土结束长达2个月之久,可一直延续到8月份,但7月前出土可达90%以上。幼虫出土后在石块下、草根上做夏茧化蛹。从出土到完成茧需2 d左右,前蛹期5~6 d,蛹期8 d。从出土到羽化一般需24 d。破茧成蝶羽化2~3 d后成虫开始产卵,卵量为44~60粒,最多可达220粒。一般越冬代成虫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盛期,8月上中旬是第2代卵和幼虫蛀果期。在陕西省长武县,每年的麦收后是防治桃小食心虫幼虫的关键时期。

4.2 成因

4.2.1持续干旱和人为灌水造成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紊乱。以往长武果园桃小食心虫出土高峰为6月上中旬,蛾蜂为6月中下旬,因此果农习惯性打药防治时间为6月末。2003年桃小食心虫出土高峰为5月下旬,蛾蜂时间为6月7—10日,树上防治的最佳时间应为6月20日前,而广大果农仅凭经验打药,时间明显滞后,错过了防治良机。

4.2.2 盲目用药。目前农药市场品种较多,各种质量的新农药随意进入市场,果农在选购时,没有注意该药是否经过区试就盲目购买。2003年在长武地区“果虫霸”宣传力度较大,价格也较低,各个农药销售点纷纷推广,但因该农药未经试验,没有获得宣称的防治效果,使广大果农遭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4.2.3 果园管理粗放。由于近年果价持续下跌,有的果农就实行半弃管式的粗放管理,有的果园1年只打3~4次保树药,而正常管理应打药8~10次。

4.2.4 用药防治缺乏协调统一。不同的果园管理水平差异很大,如有的果园杂草丛生,有的果园间作玉米,个别果园满树虫果、虫叶,这给管理好的果园防治桃小食心虫增加了难度。另外,相邻的果园打药时期不一致,也会影响防治效果。

5 防治措施

病虫害的防治一直是陕西省苹果生产的主要工作。面对当前苹果向无袋化栽培方向发展,食心虫对于无纸袋果的危害极其严重,如何掌握现代栽培条件下苹果上食心虫的发生特点与科学防治技术至关重要。桃小食心虫的危害历来是1代发生集中,发生高峰明显,因此搞好1代防治,把虫口密度压到最低,可以减少全年发生量。此外,采用农业、生物、化学等多种防治手段综合进行,防治效果更好。

5.1 农业防治

(1)减少越冬虫源基数。在越冬幼虫出土前,将距树干1 m的范围、深14 cm的土壤挖出,更换无冬茧的新土;或在越冬幼虫连续出土后,在树干1 m内压3.3~6.6 cm新土,并拍实可压死夏茧中的幼虫和蛹;也可用直径2.5 mm的筛子筛除距树干1 m,深14 cm范围内土壤中的冬茧。

(2)在幼虫出土和脱果前,清除树盘内的杂草及其他覆盖物,整平地面,堆放石块诱集幼虫,然后随时捕捉;在第一代幼虫脱果前,及时摘除虫果,并带出果园集中处理。

(3)在越冬幼虫出土前,用宽幅地膜覆盖在树盘地面上,防止越冬代成虫飞出产卵。若与地面药剂防治相结合,效果更好。

(4)苹果生长季节园内设置黑光灯、糖醋液或性诱捕器诱杀成虫。成虫发生以前果实套袋,果实套袋时间不能过晚,要在桃小食心虫产卵前套袋,一般尽量在7月底前结束;及时摘除虫果;早春刮除树干的老翘皮,可消灭其中的越冬虫体。

5.2 生物防治

苹果桃小食心虫的生物防治主要有天敌防治、生物农药防治和干扰交配3个方面。苹果桃小食心虫卵密度在中高水平的条件下,利用松毛虫、赤眼蜂进行防治的效果较好。也可利用步甲、蜘蛛、草蛉、中国齿腿姬蜂、梨小食心虫白茧蜂和甲腹茧蜂等作为天敌进行防治。常用生物农药有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保威乳油等,污染小,是有机果品生产的良好选择。干扰交配是指利用性信息素,干扰雌雄蛾的交配,常被利用的有迷向丝和性信息素微胶囊。

5.2.1 利用性信息素诱杀。从6月开始,利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杀成虫,每公顷果园悬挂60~75个性诱捕器。性诱捕器由桃小食心虫诱芯和水碗组成,水碗口径15 cm左右,装满0.1%洗衣粉水,性诱芯挂在水面之上1 cm处,诱捕器挂在苹果树冠2 m高处。性诱捕器只诱捕雄蛾,最远距离100~150 m,性诱芯有效期为80 d,田间使用一般60 d左右更换1次。

5.2.2 树上喷害虫病原细菌。在桃小食心虫卵孵化蛀果前及时喷布苏云金杆菌乳剂500~10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50~500倍液,或青虫菌6号600~800倍液,或10%浏阳霉素乳油2 000~2 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只要防治及时,喷洒均匀周到,就会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可代替有机磷及菊酯类杀虫剂,保护害虫天敌。

5.2.3 树体喷苯甲酰脲。用苯甲酰脲类杀虫剂防治桃小食心虫,一定要把握住卵孵化后幼虫蛀果前的关键时机。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 000倍液或3%杀铃脲乳油1 000~1 500倍液,防治效果均可在95%以上。

5.2.4 树盘喷施白僵菌。在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始期,地面喷施150亿个孢子/g的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每公顷果园使用3 750~4 500 g,兑水1 500 L均匀喷施于树盘下。

5.2.5 喷施昆虫病原线虫。在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始期或脱果入土期,地面喷施昆虫病原线虫、芜菁夜蛾线虫或异小杆线虫,每公顷施入超15亿头线虫,线虫侵染桃小食心虫后大量繁殖,并进行重复侵染,喷施线虫之前或之后应立即灌水。

5.2.6 利用天敌。桃小食心虫的自然天敌有10多种,其中蜘蛛2种(丁纹狼蛛平均每天捕食3~5头桃小食心虫幼虫),步甲6种(铜绿婪步甲每天捕食2~6头幼虫),还有小花蝽、广重粉蛉、蚂蚁等捕食性天敌。寄生天敌有4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桃蛀果蛾甲腹茧蜂,其产卵于桃小食心虫卵内,当寄主卵孵化幼虫后,蜂卵亦孵化幼虫在寄主体内取食,不久即滞育,待寄主幼虫老龄作长茧化蛹时,蜂幼虫迅速发育,至寄主作长茧后,将寄主食尽,在寄主长茧内结茧化蛹。每头雌蜂产卵60~140余粒,寄生率5%~20%。此外,中国齿腿姬蜂1年发生4代,以蛹在茧中越冬,4—9月发生成虫,产卵于寄主低龄幼虫体内。该蜂老龄幼虫爬出寄主幼虫体外结茧化蛹,寄生率高达44%,是桃小食心虫主要寄生蜂。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可有效控制桃小食心虫的危害,尽量避免喷施广谱性杀虫剂,以免杀伤天敌。

5.3 化学防治

5.3.1 撒毒土。用辛硫磷与细土充分混合,撒在树下,用耙将药土与土壤混合、整平。

5.3.2 地面喷药。在越冬代幼虫出土前和第1代幼虫脱果盛期前,用25%辛硫磷微胶囊剂0.5 kg加水150 kg喷树盘然后覆草,防效可达90%以上。

5.3.3 树上喷药。当树上卵果率达到1%~2%时,或当性诱捕器内出现大量成虫时开始喷洒25%灭幼脲3号1 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每10~15 d喷1次,连续喷洒2~3次,杀灭虫卵及初孵幼虫,7 d后再喷1次,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桃小食心虫越冬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桃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甘肃河西一带果园食心虫种类调查初报
苹果免套袋栽培桃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技术
桃小食心虫对桃树的危害及无公害防治
烟台桃小食心虫种群发生消长规律研究
北方园林植物常见越冬防寒措施
流苏越冬种条低温贮藏扦插繁育试验初报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在测报和防治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