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 代远大 钟鸣
摘 要 针对重庆市涪陵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采用SWOT分析方法,客观分析了涪陵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存在的机会和挑战,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涪陵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SWOT分析;对策;涪陵区
1 前言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在市域范围内形成以森林、树木为主体,稳定健康、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且各项建设指标达到规定标准并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授牌的城市[1]。随着我国經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日渐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森林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对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涪陵区位于重庆市中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地、长江与乌江交汇处,东邻丰都县,南接南川区、武隆区,西连巴南区,北靠长寿区、垫江县,有渝东门户之称,幅员面积2942.34平方公里。为改善涪陵区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涪陵区委、区政府做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决定,作为进一步推动全区生态文明发展、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满足涪陵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抓手。
2 优势分析
2.1 生态优势明显
涪陵区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润适宜,雨量丰沛,境内自然气候条件温润适宜。同时,涪陵区地处四川盆地和盆边山地过渡地带,境内地形多变,横跨长江南北、纵贯乌江东西,山地垂直高差达1800多米。复杂的地形条件为不同植被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物候条件,塑造了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境内有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共330余科1500余属4000多种,造就了涪陵优越的森林本底资源。同时,涪陵珍稀物种较多,其中不乏芒萁、里白、金毛狗、凤尾蕨、海金沙、桫椤等珍惜古老孑遗植物。
2.2 林业资源丰富
涪陵区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19.9万亩(其中国有林地11.4万亩、占总林地的5.2%,集体林地208.5万亩、占总林地的94.8%;公益林140.7万亩、占64%,商品林79.3万亩、占36%),占幅员面积的49.6%,森林覆盖率45%,活立木总蓄积814万立方米[2],近年来,涪陵区先后实施了长江生态屏障区造林、三峡水库库周绿化、天然林资源保护、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等多项营造林工程,使森林资源数量迅速增长,森林质量显著提高。丰富的林业资源为涪陵区带来了生态优势,也为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3 生态文化氛围良好
涪陵区先后获得“重庆市森林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等殊荣,南沱镇睦和村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大木乡被命名为重庆市“生态文化乡(镇)”,区政府办公室被命名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太极大道入选重庆“最美街道”十强。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大力开展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开展“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森林日”等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生态保护意识。结合区内特有的森林生态文化、长江生态文化和生态农业文化,开展与森林产业相关的果品丰收节等,使更多市民有机会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弘扬生态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在全区营造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良好氛围。
2.4 林业产业初具规模
涪陵区依托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开展造林绿化,发展林业经济,林业产业发展迅速。确定了沿江笋竹、坪上后山油茶两大林业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发展特色林业、效益林业。在全区先后建设了一批花椒、油茶、笋竹、麻竹、厚朴等基地,年均林业总产值达25亿元。
3 劣势分析
3.1 森林网络不健全
涪陵区从总体的生态构架来看,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武陵山、铜矿山、五堡山、木鱼山、黄草山、大梁子山等六大山脉,但中部和北部主要是农田居多,生态效益分布不均。现有的水系绿廊、交通干线绿廊呈段、块式分布,没有贯穿全线。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斑块之间缺少连通的生态绿廊,森林生态网络尚不完整。
3.2 森林质量不高
森林资源组成中人工林比重大,纯林多,混交林少,树种单一,整体森林结构林分组成单一,森林群落简单,稳定性较低,病虫害感染几率较大。同时从龄组结构来看,中幼林多,成熟林少,林木蓄积量小,林地生产率低,森林生态效益发挥不足,森林质量有待提高。
3.3 乡村绿化有待加强
乡村绿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新妙镇、焦石镇等少数乡镇绿化特色鲜明,景观优美。但是百胜镇、石沱镇等乡村绿化发展滞后,绿量不足,缺少公园等休闲绿地空间,乡村绿化有待进一步加大投入。
3.4 生态服务功能不足
绿道建设水平、生态科普宣教等方面建设水平滞后,人均绿道长度还远低于国家评价指标标准,是涪陵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薄弱环节。同时,森林的生态科普宣教功能发挥不足。全区缺少大型的生态科教基地,科教设施缺乏,科普活动形式单一。现有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没有得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公园及郊野公园科教设施亦较为缺乏,自然教育氛围不浓郁,生态文化的传播效果薄弱。
3.5 林业产业结构单一
近几年基本形成了木本油料、笋竹、果品、林药等多种林业产业类型,并将笋竹和木本油料作为林业产业发展重点。但目前还未形成规模,结构还显单一,产业效益作用不够明显。另外,缺乏配套深加工企业,产业链条不够完整,龙头企业较少,不能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正在着手发展林药产业,尚属起步阶段,基础相对薄弱。
4 机遇分析
4.1 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作出了要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搞好城市内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这些重要决策为涪陵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涪陵区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
4.2 全国掀起创森热潮
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开展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其中165个城市已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根据《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年)》,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0个国家森林城市;到2025年,将建成300个国家森林城市。重庆市正在创建的有北碚等9个区,为彼此相互竞争和学习提供了基础。
4.3 重庆市大力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
重庆市委五届三次全会作出“八项战略行动计划”和“三大攻坚战”的安排部署,提出要着力实施生态建设和修复工程,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重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全市国土绿化提升3年行动实施方案,决心用3年时间完成营造林1700万亩,到2022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从目前的45.4%提高到55%左右,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全市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提升行动为涪陵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了动力。
5 挑战分析
5.1 与其他城市之间的竞争
森林城市作为一个城市生态建设的最高评价指标,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3],目前全市已有9个区在开展创建,而涪陵区是这9个区中开展创建最晚的。根据往年获批城市规律分析,省、直辖市内获批称号的城市不超过3个。因此在全市范围内竞争激烈。
5.2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
涪陵是一个老工业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为代价,只有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均衡,才是长久之计,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6 结论
本文将SWOT分析应用到涪陵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当中,客观分析了涪陵区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措施,为涪陵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试行)[R].北京:国家林业局,2011.
[2]涪陵林业产业发展之策 夏以普重庆行政
[3]兴城市森林城市建设的SWOT分析,李继爱,迟新德,张莹 2015年7月第7期(总142期)《防护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