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坝”外婆家

2019-08-15 17:21张智勤
民主 2019年4期
关键词:舅妈外婆家舅舅

张智勤

在我还分不清什么是麦子、什么是韭菜的时候,会像小尾巴一样随着哥哥们到乡下的外婆家。

外婆的家最早时住在邓家坝,是老家盱眙西南面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当地人称为“邓坝”,四个舅舅同住在一个庄子上。那时的村庄是不通公交的,下车后还要步行约十几里路才能到。尽管交通不便,每年我们兄妹都盼着能去一趟,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去外婆家过暑假是最高的奖赏。

为了抄些近路,要过一个叫做“滚涧”的地方,涧中一个个石头砘子被湍急的河水冲击,激起高高的白色的浪花,好似要将人卷入水中,很吓人。奋力跨过这些大石头砘子是去外婆家的必经之路也是必修功课,每过一趟都是胆量的挑战、成长的历练。

儿时的我很瘦,胳膊如麻秆般粗细,疼惜我的外婆小心翼翼地帮我洗澡,生怕因为用劲大了搓断了我的胳膊。为了能让我长胖点,外婆想方设法为我弄些吃的,她用菜园里鲜嫩的青菜熬菜粥,将沉底的稍厚一点的米粥留下给我,而外婆、舅舅和舅妈他们只喝上面一层更稀的能照得见人影的粥。一把炒黄豆,一个烤玉米头,几个烤山芋,一碗水煮豌豆,屋前园后还有一些瓜果李枣。印象最深刻的当数外婆做的玉米锅巴——干烘,想来都要流口水,黄澄澄的面子上撒了严严的一层白芝麻,香脆可口,回味无穷。

大約两三天过后,外婆家所有的好吃的能吃的都吃遍了,再没有什么可换的了,于是抬脚就到二舅家。虽说外婆她是大舅舅、二舅舅的继母,可与两个舅舅、舅妈相处和睦融洽。二舅妈极和善,也最麻利,她家的锅台上很干净、整洁,没有丝毫的油腻,饭前炉堂中的火光将她笑眯眯的脸照得红通通的。她会用野菜马齿苋作馅包饼,虽说饼中缺油少盐,但炕出来后喷香喷香的,再配上点菜瓜汤,味道好极了,也成了我心中的绝配。听妈妈说,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妈妈想回到农村种田,城里的父亲不同意,妈妈总是饿哭了回娘家,外婆及舅舅们用自己从口中省下来的玉米、山芋、胡萝卜接济城里的家人,帮助我们全家渡过了最难关。几十年过去了,这些简单的五谷杂粮,依然是我心中最好的美食,蕴藏着人间至美的味道。

白天,清澈见底的河水中,哥哥与表兄弟们捉鱼摸虾,如泥鳅般在河沟里上下翻转。树荫下,我与舅妈表姐妹们围坐一起剥玉米,大人越是不让剥就越是要逞能,一会儿稚嫩的手上便蹿起了水泡。骄阳似火时在青纱帐中穿梭,脸被太阳晒得如同烧熟的红龙虾,必定要悄悄地掰下一根玉米棒子躲在树荫下啃着,既解馋又解渴。徜徉在田间的欢快,很快会忘记手上的水泡和裤子上挂着的苍耳刺得浑身痒痒的难受。忘情的玩耍中田野间小道上突然窜出一条小花蛇,吓得我和妹妹魂飞魄散,落荒而逃,而此刻,淘气的三表哥却伸腿跘了妹妹一跤,害得她摔掉了门牙,大哭一阵后,成了她终身的遗憾。

几个哥哥让外婆很是操心,毒辣辣的日头下劳累的庄家人大多在午休,勤快的外婆却仍不知疲倦地在田里劳作。因为担心无人看管的哥哥们下河玩水,老是让小舅舅东家找到西家,庄头找到庄尾,沟里找到涧里。

夜晚,躺上晒场的竹笆床上,看着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微风吹来阵阵麦草香,听大人们讲新奇的、鬼怪的故事,外婆轻摇着芭蕉扇驱赶着蚊虫。直到夜深露重,怕被打湿了,才朦胧地回到屋内。每当暴风雨来临前,矮小的草房内很闷热,蚊帐也厚实,密不透风,偶尔飞进来一两个蚊子,在耳边哼哼嘤嘤烦人地唱着,累极了的我们依然酣然入睡。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假期结束我的三哥在几个舅舅家东躲西藏,哭喊着赖在乡下,只有外婆答应很快进城住一段,才将我的三哥哄回城里。忙惯了乡下活计的外婆在我家中也是闲不住的,帮着妈妈做饭洗衣,还将妈妈做衣服剩下的碎布铺平整后,用面糊一层层地糊起来,晒干后剪出鞋样,再千针万线缝出鞋子和鞋垫。她衲的鞋垫,十分结实、舒服、吸汗,我们兄妹全都是穿着她做的鞋子长大成人的。每每放学回家,我总是大声地喊“外婆,外婆,我回来了”,外婆抬起老花镜,笑吟吟答着“哎——”回想那响脆声音,润了我的心,也湿了我的眼。

外婆年轻时长得好看,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高挑的个子,她也长寿,活了95岁。桑田巨变,许多年前,外婆家因为兴修水利被淹到了龙王山水库的中心,如今那里早已是白茫茫一片沧海。儿时在那儿度过的那些欢乐时光也似一条不息的河在我的生命中流淌。

(作者系民进淮安市委会副主委)

猜你喜欢
舅妈外婆家舅舅
我在外婆家
回外婆家过年
去外婆家
我的舅妈
不用担心
可爱的舅妈
明天再戒
外婆家趣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