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重庆市云阳县生态环境局
黄道春
重庆市云阳县生态环境局黄道春副局长,在环保战线上已经辛勤耕耘了34个年头。他把守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当作自己的毕生追求,用满腔热情诠释着对环保事业的无限热爱。
云阳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有着长江三峡最后的“香格里拉”之美誉。近年来,云阳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了一条总量与质量“双升”、经济指标与生态指标“双优”、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双赢”的新路子。中国人居环境奖、重庆市生态文明示范县等荣誉相继花落云阳,而被群众誉为“三牛”干部的黄道春为此扛鼎担责,勤勉尽职,功不可没。
生态文明的“绿色基因”早已融入他的血脉、铸入他的骨髓、植入他的灵魂。黄道春荣获“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荣誉,被生态环境部授予从事环保工作30年纪念章,2019年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殊荣。
1995年5月5日,云阳县环保局挂牌成立,面对“房只一间,地无一垄”“外行有八九,能人无一二”的局面,他勇挑重担,敢为人先。白天,深入排污单位耐心细致地做宣传、说服工作;晚上,继续挑灯苦战,不断探索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研究攻克技术难题;设备不够,他四处“化缘”购买添置,组建监测实验室,让环保监测步入正轨。环保工作专业性强,知识结构复杂,理论要求极高,黄道春不是科班出生,但他主动钻研,报考西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保专业进行系统学习;设备“罢工”,他蹲点检查、边修边学,把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经过不懈努力,青年骨干转变为行家里手、成长为单位脊梁。
平常时候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这是黄道春一直坚持的信条,2018年,按照中央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要求,他扛鼎负责、领命出征,分解任务、划出重点、标记难点,对标对表制定了打赢全县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具体方案。狠抓执行,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用汗水磨砺和践行着一名环保人的铮铮誓言,用自己的拳拳之心守护云阳的好山好水好生态。
环境保护没有最低限度,只有最高标准,黄道春始终这么认为。对于他来说,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的重要事业,是子孙后代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是人类永续的关键屏障。他说自己是一头“老黄牛”,枷上的分量越重,脚下的步子越要稳,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对得起自己的岗位。
走乡跑村,取得一手资料,脚磨出血泡,变成老茧,练就一幅“铁脚板”;善作善成,为了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县,保持“工作狂”的状态长达三年,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出了一群“拼命三郎”,最终成功创评,并借此契机,把全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向前推动了一大步;坚持原则,“牛脾气”不搞变通,几年前,招商部门打算利用闲置厂房引进一个原料药生产项目,并组织了相关人员去实地考察。考察后,大家认为这个项目经济效益可观,可以快速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然而,黄道春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认为这块到嘴的“肥肉”虽然诱人,但可能会造成水污染,并且该企业没有配套治污设施,也缺乏可靠治理技术,一旦引进将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在他的坚持和推动下,相关部门权衡再三,最终否决了这个项目,消除了生态环境的风险隐患。在他的带领下,云阳县已经设置完善了产业发展“绿色门槛”,合理制定了“禁投清单”,并确定成为硬性指标,“环保不达标,坚决不上马”,用实际行动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黄道春看来,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
2013年前,云阳县乡镇污染防治工作相对滞后,可谓是“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群众意见较大,黄道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摸清底数,他主动请缨,足迹遍布全县42个乡镇,收集到第一手鲜活资料和社情民意。经过数月的艰辛努力,不负众望,编制出了项目实施方案。如今,云阳已率先在重庆三峡库区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被国家相关部门评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老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对黄道春来说,为官必须为民,既是父母官,必行利民事,让老百姓顺心满意,是环保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最低要求。群众要满意,第一标准就是相信环保工作者,信任环保部门,要达到这样的标准,他提出了“三个要”:一要保持干净,一身正气,廉洁自律,保持和服务对象的交往距离,不接受请吃送礼,不让自己没了底气;二要坚持“铁律”,培育良好家风,绝不允许亲戚朋友成为“溃堤蚁穴”,公私分明;三要奉法执纪,环保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只有坚持法治思维,才能保持工作的公平公正,把法律作为干事创业的指南针和保护锁,为党和国家、为人民群众站好生态环境保护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