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名钢铁研究总院,创建于1952年,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并入中国钢研。2009年中国钢研作为唯一一家科技型企业,被国资委列入第三批董事会试点单位,标志着中国钢研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上实现了重要突破。
中国钢研是我国金属新材料研发基地和冶金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基地,拥有两院院士9人,国家级奖励300余项、省部级奖励1100余项,授权专利1000余项,是国家首批命名的创新型企业。
中国钢研长期秉承科技报国、服务社会理念,坚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协同发展,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科技创新是中国钢研的安身立命之本,成果转化是中国钢研的持续发展之路。中国钢研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与新中国的发展紧紧相联,与科技体制改革的进程步步相随,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钢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个不同时期的改革方针政策,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在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道路上迎领潮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钢研总院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各级党政组织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正常的科研秩序被打破,人们的思想受到重大冲击,科研工作受到极大影响。1978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年12月,党中央又及时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向前看”的方针。钢研总院广大科技工作者欢欣鼓舞,决心以百倍的热情和昂扬的精神去迎接新的时代。
钢研总院根据科学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整顿科研秩序,提出“不失时机的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科研为中心的轨道”,设立了无损探伤、计算机和钢管研究室,调整了研究室一级的领导班子,选拔了大量科技人员担任领导职务,并制定了“科研管理八条”“保证科技人员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六分之五”等制度。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1980年,钢研总院重建了学委会,召开了两次学术年会,共征集论文1000余篇,会上交流200篇。此后四年共举办学术报告会200余次,各种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当时涌现出了以全国冶金战线科技铁人陈篪、全国三八红旗手吴玖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精英,钢研总院在国家和行业中的科研地位也进一步得到确立,国家“六五”计划38个重点科技攻关新材料项目中钢研总院承担和参与的占63%。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冶金部决定,在钢研总院进行由事业费开支改为有偿合同制的改革试点。试点期间,钢研总院提出了以科研为主和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改革思想,在领导体制上由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改为院长负责制。1985年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全国主要科技力量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为经济建设服务”。遵循中央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钢研总院制定了改革方案48条,并在4个研究室进行承包制试点,然后于1985年全面试行有偿合同制,建立了院、室、专题组三级管理的财务制度,院财务处设立了内部银行,进行全面经济核算。
1987年,钢研总院决定以深化改革统揽全院各项工作,提出“下楼出院”“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和“求生存、谋发展、图振兴”的口号。1988年起,各研究室实行以科研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综合承包责任制,各单位的利润指标按人员结构、占用房屋、占用设备情况为基准的“3T”经济责任核算公式下达,财务管理上开始实行全成本核算。在按照“3T”下达责任指标后,科技人员纷纷下楼出院,到市场、到企业中去寻找任务,横向课题和经济创收有了大幅度增长。
为进一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1989年由钢研总院牵头组织在京十四个院所共同联名向中央有关部门和国家科委如实反映了情况和提出了《关于科研单位大院大所科技体制改革的报告》,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并部分采纳,并由国家科委、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实行差额预算管理的技术开发类型科研单位交纳‘两项基金’计算办法的通知》等政策。1990年,虽然国家对钢研总院的事业费减拨到位,但当年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在科技方面全面完成了“六五”和“七五”攻关任务。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标志,中国经济体制开始迈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这一阶段国家体制改革的方向变为“面向、依靠、攀高峰”,政策走向是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要求分流人才,调整结构,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钢研总院根据中央的精神,及时确定了“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基础,实现产业化、工程化、一体化、国际化和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341”办院方针和走科研院所领办高科技产业-经济集团的发展目标。根据战略部署,出台了产业激励政策,在涿州建立了国家冶金精细品种试验基地,组建了新材料、产业和新技术咨询等三个公司,对外投资了若干合资公司。作为重点的劳动人事改革,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如在科研事业单位中率先引入企业分配机制,试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等。
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钢研总院首批进入国家重点科研院所改革试点的行列。钢研总院提出“一院两制三体系”的总体思路,在机制上,提出争取在三年时间内,由承包机制逐步转换为综合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提高一流科研院水平和竞争能力。在“稳住一头”方面,对几十年来形成的研究室系统进行以“五所五中心”为重点的结构调整。形成包括材料研究、工艺研究、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以及质保系统的科研体系。在“放开一片”方面,加强转化体系,组建钢研高新技术产业集团。
为实现钢研总院领办高科技产业集团,1995年开始“清理、整顿、规范”院属公司,摸清底数、重组调整,克服承包制带来的“以包代管”现象,为规模化产业奠定组织基础。1997年,院领导班子决定对全院的公司和产业实施股份制改造,筹建股份公司。在股份制整个改造过程中,全院顾全大局,精心组织,规范操作。钢研总院为主要发起人,联合清华紫光等五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260万元并取得高技术企业证书。
1999年,国务院决定对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原十个国家局所属242个科研院所进行管理体制改革,这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根据中央精神,钢研总院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隶属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转制为企业以后,钢研总院积极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致力于建设一流科技企业,致力于建立全新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此,确立了新的341发展方针: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基础。
根据发展方针,为了实现技术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从传统的科研、产品经营向资本运营方向迈进,建立新型的研发和创新体系,实现研发创新与产业化发展的紧密结合,2000年5月安泰科技的股票在深交所成功发行上市。发行社会公众股6000万股,募集资金8.8亿元,同时创造了沪深股市的多项第一。
2000年,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钢研总院从上到下全面的结构调整,全院形成了“三大体系”:以“五所五中心”为主体的研发与成果转化体系;以安泰科技为主体的产业体系;以实业公司为主体的后勤支撑体系。同时进行了职能部门和支撑体系的改革,精简了机构,精干了人员。在管理模式上告别了实行多年的承包制,全面实行综合目标责任制,全面加强管理。
2003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钢研总院成为其直接管理的中央科技型企业。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央企业要做强做大,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根据中央和国资委的有关精神,钢研总院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钢研总院提出了“科技为先导、产业为支柱、创新为灵魂”的发展思路,对产业体系和科研体系进行了战略性结构调整,体制、机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继安泰科技改制上市后,钢研总院又相继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重组了以冶金工艺与工程为主业的新冶集团,发起设立了以高温合金和纳米粉末为主业的钢研高纳,以冶金分析、检测仪器仪表为主业的纳克公司,为适应组建国家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的需求,投资组建了中联先进钢铁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17个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全部达产,中国钢研又投资14.7亿元,启动第二批14个产业项目建设,打造支柱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钢研总院注重用创造的经济效益“反哺”科研,加强对科技研发投入,改善科研条件。2005年钢研总院实施了以改善科技条件和环境为目标的“1116”工程。这是钢研总院在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积极整合科技资源,持续提升科技实力,做好承担国家和行业技术创新任务的重要举措。
钢研总院主导提出促进我国钢铁企业由单一冶金产品制造功能向钢铁产品制造、能源高效转换和消纳社会废弃物三个功能拓展,保证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新思路,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并作为重大项目纳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产业和科研的良性互动互相促进,有力的推动了企业的发展,2004-2006年钢研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26%;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达到28.25%;科研投入比率达到7.22%。
2006年底,国资委根据国务院改革方针,提出调整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计划到2010年将中央企业减少至80-100家。经国务院批准,2006年12月27日,钢铁研究总院更名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并入中国钢研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8.36亿元,在岗员工6000余人。中国钢研的组建,是国务院、国资委着眼于我国技术创新现状,加快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转制科研院所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中国钢研对冶金工艺工程和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资源、人才、设备等进行了整合,原来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取而代之的是协同作战。
2007年6月中国钢研发挥集团的综合优势,联合宝钢、鞍钢、武钢等6家行业骨干企业以及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大学3家行业大学联合成立“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钢研广泛参与国家和行业技术进步,始终保持竞争优势,科技创新及科研合作呈现新的局面。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领域获得较大进展。
2009年中国钢研作为唯一一家科技型企业,被国资委列入第三批董事会试点单位,标志着中国钢研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上实现了重要突破。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钢研积极推进战略规划的落实,在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内部改革整合、管控模式转变、收购兼并、产业链拓展、资源筹措、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战略重组吉林冶金设计院、山东微山湖稀土、山东钢研稀土成为集团公司的新成员,全国性地域和上下游产业布局取得重要进展;中国钢研与各省市和重要企业的开展战略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2年通过重组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整合了集团公司新材料、工艺流程、冶金自动化以及分析测试等研发领域,完善了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体系;为适应集团公司战略管控模式转变的需要,又完成了总部职能部门的改革调整,进一步精简机构、优化职能、提升管理水平。
“十二五”期间,中国钢研坚持面向国防军工重大工程、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重大需求、面向冶金和钢铁用户行业技术进步,在聚焦金属新材料的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金属新材料的专业领域包括铁基、镍钴基、稀土稀有和难熔金属材料,品种涵盖合金钢、高温合金、稀土永磁、非晶微晶、难熔及粉末金属材料等众多领域,主要集中在先进基础材料和关键战略材料,并延伸布局至前沿新材料。经过持续攻关,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收获了一批重大成果,以金属新材料的研发、保障为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钢研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先后组建了钢研晟华、高纳海德、高纳德凯三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引入管理层和核心骨干员工持股计划,极大地激发员工创业激情,凸显出集团公司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成为央企混合所有制的典型范例。另一方面,通过设立创新基金,促进成果转化。集团公司设立创新基金,重点支持年轻创业者进行新领域研究和技术开发,开创性地采用众筹方式,引导社会资源投入成果转化的新体系,让技术要素参与成果价值分配,激发了创新活力,激发科技成果转化。
2016年以来,中国钢研跟踪全球新技术革命,积极跟进新材料领域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布局前沿新材料领域。在金属3D打印方面,正在开发钛基金属、高温合金、超高强度不锈钢等品种3D打印金属粉末,开发涡轮盘、泡沫金属等高端应用打印技术;在燃料电池用材料方面,在质子膜燃料电池双极板、气体扩散层方面取得突破并获得应用,积极参加乘用车高比功率燃料电池相关材料的攻关和研发等。
改革开放前,钢研总院是以冶金工艺和材料研究为主的部属科研院所,下设二十二个专业研究室,实行事业单位的运行模式,由国家拨付事业费、科研经费和基建经费,管理模式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院的中心任务是完成国家下达的科研课题。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钢研总院不断加快体制机制转变,特别是在1999年按照中央科技体制改革方针进行了企业化转制,从一个运行了40多年的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中央直属的科技型企业。钢研总院确立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互相协调、齐头并进的总体发展思路,不断调整结构、整合资源,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经过改制,钢研总院发生了六大变化:首先是主体性质由科研院所转变为科技企业;其次是市场角色由靠事业费拨款转变为主动出击、融入市场实现发展壮大;第三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思维方式由科学事业型向科技型企业转变;第四是科技优势由具有明显学术特点的学科优势向学科交叉、系统集成的综合科技优势转变;第五是社会保障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社会化转变;第六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在完成了保值增值的同时,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钢研总院更名为中国钢研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集团公司管理构架。在集团内通过业务重组,重新构建了科研体系、产业体系和后勤支撑体系。中国钢研建立了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总会计师制度和全面风险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将集团化管理贯穿于科研、生产、经营全过程。
在管理模式上,中国钢研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母子公司管理体系,管控模式实现了由直线职能式向战略管控模式转变;完成了集团总部职能优化调整工作,重新划分和明确了各部门职责,理顺管理流程,建章建制,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集团所属子企业也加强了相应的管理职能,调整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工作制度,承接了集团公司下放的有关职能;推进了二级党委和基层党组织建设。
钢研总院在成立之初只有冶金室、分析室、耐火材料室、煤焦室4个研究室,职工总数只有132人,其中工程师24人,助工21人。科研任务主要为包头、武汉、太原等重点钢铁基地提供技术服务。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钢研总院也不断发展壮大,1977年职工总数达到2732人,科技人员总数曾经达到1226人。形成了精密合金、铁合金、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等221个专业研究室,科研课题是来自国家的纵向课题,25年来共鉴定科技成果1143个,1977年时到款科研经费为290万元。
改革开放后,中国钢研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主旋律,不断优化和整合科技资源,注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关键技术。设有先进钢铁流程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非晶微晶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各类科研人员约450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7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1600余名(另有: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强,是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拥有2个一级学科和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和2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研究生院,在读博士、硕士近400人,至2016年底共培养出硕士生、博士生约1500人。中国钢研拥有19个国家级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基地,5个国家级产业创新联盟,25个省市级研发中心。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强,拥有国家“金属新材料多品种小批量研发试制基地”,三个上市公司承接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工程化。科技创新成果斐然,拥有各类科技成果5000余项,包括国家级奖励330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00余项,授权专利1400余项,软件著作权230项。近两年来,中国钢研获7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奖项,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
中国钢研作为国民经济、国防军工用关键新材料重要的研发基地,在全国1713家军工民口配套单位中,中国钢研排列第一。研发的高端新材料覆盖我国国防军工“海、陆、空、天、核”所有重要关键需求。与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航工业、兵器工业、兵器装备、中国船舶、中船重工等多家军工企业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十大军工集团各类型号用60%以上金属材料,90%以上钢铁新材料,几乎所有国防军工重大型号用金属材料由中国钢研承担研发和组织协同攻关。“十二五”期间,承担大飞机、大运载、大船、核潜艇、高超等国防军工重点型号138项科技在研项目,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相关工程型号,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钢研作为冶金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基地,开展了高炉喷煤、转炉溅渣护炉、高效连铸技术、球团(小球)烧结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及系统集成,为冶金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钢研是国民经济重点行业高端金属材料及制品研制支撑的关键骨干。牵头承担的国家“新一代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重大项目成功应用于首钢曹妃甸钢厂;国家973项目“钢铁材料重大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建筑钢筋,使普通Q235钢筋强度大大提高,节约钢材率14%,已应用在全行业。“十二五”期间,承担火电、核电、西气东输、海洋平台、高速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和高端装备制造89项科技在研项目,大部分研究成果得到成功应用。
中国钢研一方面努力增强科技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致力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将优势技术转化为高技术产业项目,努力实现产业规模效益化、工程大型化、品牌国际化。改革开放以来,组建了以安泰科技、金自天正两家上市公司以及新冶集团、钢研高纳、纳克公司、大慧投资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金属新材料产业和冶金工程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大量的关键材料和先进技术。
中国钢研陆续在中关村昌平产业园、中关村永丰产业园、中关村丰台产业园、北京天竺空港基地、河北石家庄高新区、河北涿州开发区、山东微山、山东寿光、山东青岛等地新购和建设了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了20余个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其中6项被列入国家级“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航空、航天、微电子、信息通讯、石化、船舶、冶金等领域。建设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大的非晶微晶(纳米晶)合金生产基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温母合金及CA精铸生产基地以及高速钢研发与生产基地等。拓展发展空间,面向全国布局,力争“走出去”,融入经济发展的主流是中国钢研转制以来持续推进的工作。
中国钢研同5个省及10余家地区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12家中央企业、1家地方骨干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在全国的产业布局打下基础;钢铁研究总院、自动化院、安泰科技、钢研高纳等主要公司陆续在“长三角”“珠三角”、天津、山东和四川等重要战略区域布局研发机构、设立产业园、建设产业项目,部分产业初具规模。这些产业设立和成功运营,为集团其他产业探索向“资源密集、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地区布局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高科技产业带来了中国钢研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持续增加,截止2017年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2亿元;新签合同超过10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9亿元。
中国钢研坚持“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瑞典等国建立合作关系,产品销往中亚、南亚、欧洲等地,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中日重点国际科技合作JICA项目冶金燃烧环保技术改善项目,完成了实验室建设和设备交接工作,已向十几家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推广。特种软磁材料非晶纳米晶合金薄带大量销售于日本、印度等国。2013年钢研纳克在德国设立企业,标志着集团高端产业“走出去”迈出了积极在发达国家寻找技术、资本的战略合作和业务拓展的实质性步伐;2014年安泰科技在泰国设立超硬材料公司,代表着集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设立了发展的“桥头堡”。
中国钢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规范党建工作流程,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努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国企党建工作新格局,为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高综合竞争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坚强的政治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经过60余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主要包括:以“科技铁人”陈篪为代表的“安、钻、迷”的科研精神;实行“科研、生产、应用”三结合,使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杆子插到底”的工作作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人才观等等。中国钢研秉承优良文化,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总结、提炼广大职工文化价值取向,提出了“钢研愿景、钢研使命、钢研精神、核心理念、员工追求”五个方面的内涵,出台了中国钢研《企业文化手册》《企业文化管理办法》《企业文化视觉识别系统》。通过统一的文化理念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塑造中国钢研品牌。
中国钢研连续14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05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此外,中国钢研2003年、2007年两次被评为“全国推进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获得“全国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并保持至今。2015年,下属二级单位安泰科技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标兵”;钢铁研究总院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
回顾中国钢研改革开放后走过的40年风风雨雨,每一次重大的体制改革和跨越发展,都是按照党中央的改革精神积极推进,保证了改革的正确方向,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改革过程中,中国钢研敢于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提出了“3T”公式、“341方针”,首次在科研单位引入折旧概念实施全成本核算,建立企业财务中心等创新举措,推出“一院两制三体系”。组建中央研究院,率先进行第三批董事会试点等改革方针,进行了科研院所改制,股份制改造融资上市和联合重组等改革措施,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成为改革的先锋,走在了改革的前列。
每一次改革,必然带来结构的调整和思想的动荡,中国钢研坚持在改革中保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国有企业的性质。无论如何改革,都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同时,在改革中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团结群众、凝聚人心,保证改革各项措施顺利推进,取得预期效果。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注重优良传统、先进模范人物的标杆样板作用。特别是在中国钢研重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同时调整了相应的党组织机构设置,保证了人心的稳定和机构的顺利调整。
中国钢研在改革的每一个阶段都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主旋律,改革的过程中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和提升,科技创新成为科技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和内在的价值所在,也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中国钢研虽然从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但始终加大科技投入,始终保持一支精干的科技队伍,着力培育科技型企业的内在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行业共性技术的骨干力量,促进了我国冶金科技的不断进步,持续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军工事业作出贡献。
在中国钢研的改革历程中,不断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发展高科技产业,先后建立了三家上市公司和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建设了现代化的新材料产业基地。通过社会融资、资本扩张,促进体制、机制的调整,保证发展资源的充沛。通过产业化,集团经济效益和资产规模迅速扩大,产业化为发展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同时促进了管理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科研和产业双轮驱动、互相促进、良性发展,成为科技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九大为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十三五”期间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是中国钢研改革发展新的战略机遇期,中国钢研将紧紧围绕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突出优势,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充分释放自身发展潜能,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做出贡献。
以创新为驱动,持续增强核心能力,支撑国防军工、国民经济重要行业的转型发展,满足国家安全需要,推动冶金企业转型升级,引领和支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努力将集团公司打造成“中央企业高新材料协同创新与自主研发平台,国防军工、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所需高新材料保障基地”,将集团公司建设成为高新材料及科技服务领域国际一流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1.高温合金材料产业综合实力获得进一步突破,实现研发和定制化能力世界一流,打破国际封锁,保障我国先进发动机、燃气轮机等发展需求。
2.难熔合金材料产业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产品向“精细化、复合化、模块化、组件化”方向突破,稳步推进产业国际化,进入世界前三。
3.稀土永磁技术及产业获得突破,形成集稀土原材料、加工及高端应用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综合实力世界一流。
4.非晶合金技术及产能进一步突破,提高产品品质和市场占有率,加大应用技术开发,综合竞争能力世界一流。
5.轻质合金精铸关键技术及工艺获得突破,超级复杂铸件填补国内空白,满足航空、航天、核能等关键领域需求。
6.高端模具钢、轴承钢、弹簧钢、工具钢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支撑制造业强国战略实施。
7.大功率交流调速、智能控制技术及装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支撑轨道交通、船舶驱动、大型机械驱动等关键领域。
8.材料检测技术及分析测试仪器世界一流,巩固分析测试、第三方检测机构国际权威地位,金属分析仪器水平国内领先。
9.绿色制造、节能减排、资源再利用等领域,在技术、装备及工程水平方面获得新突破,推动冶金行业转型升级。
1.创新引领工程:依托集团自身技术、人才、资质、品牌等优势,充分利用各类创新资源,建设互联网平台,集成市场需求信息、科技成果、标准数据、数字化设计工具等,开展高新材料标准制定、检测评价、能力认证、分级评定等业务。对内满足各研究机构资源共享、互相支撑,助推集团内部资源的整合利用,为子企业提供在线经营平台。对外服务相关目标企业,促进集团公司与外部合作伙伴开展协同创新、共同发展,彰显集团公司价值、提高集团公司影响力。同时,与全球相关创新资源互联、互通、互动、共享,通过“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机制,最大程度的聚合全球创新要素。
2.产业精品工程: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集团”这一核心,强化投资并购及业务领域拓展,做强、做优、做大高新材料制造产业和科技服务产业,拓展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高科技新业务,实施产业精品工程,优化“2+X”的产业布局,大力提高产业发展质量。进一步集中资源、加大投入、做强做优做大高新材料产业,成为中国制造2025强基工程的一支重要力量,引领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3.管理提升工程:按照“科研数字化、产品品牌化、人才市场化、技术产业化、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要求,抓制度、建标准,细化各项工作流程,围绕领导责任机制、激励引导机制和督查落实机制,切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通过激励引导、纪律约束、督促落实等措施,切实保证管理提升工作的持续开展和贯彻落实。
4.人才结构复合化工程: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落实“十三五”人力资源发展专项规划。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才凝聚机制、培养开发机制、竞争选拔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5.党建工程:进一步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党委发挥领导作用,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按照市场化原则,放眼全球,吸引高精尖科技人才、金融人才、市场化经营管理人才、互联网人才等,各类人才达到合理配比。
至2020年,中国钢研确保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利润总额8亿元;力争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利润总额10亿元。
漫漫改革路,弹指一挥间!中国钢研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批专业科研院所,经历了时代的考验,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壮大,激荡着科技创新的大潮阔步前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4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的40年。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历史雄辩的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繁荣富强。中国钢研的不断发展壮大的成果也再一次明证了,只有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正确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技创新、坚持发展高科技产业,科研院所才能不断迸发出创新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在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