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敬东 王君毅 李中华
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处 江苏徐州 221006
“一通三防”当中的“一通”特指矿井的通风系统,矿井通风系统主要作用是向井下输送充足的氧气提供给井下人员呼吸,并抽排出井下瓦斯、煤尘及有毒气体,给井下的人员创造良好作业条件的任务。“三防”特指的是防瓦斯、防煤尘、防火和灭火的安全防护措施。瓦斯爆炸在许多煤矿安全事故中最容易发生的也是最为严重的,如果在防治瓦斯这环节没做好,便是在生产中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煤矿生产中“一通三防”的重要性有,一是提高人员的“一通三防”认识,并高度重视这一措施;二是实施健全的矿井通风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其作用;三是对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或是岗前的教育培训等,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四是对通风系统严格把关,不断优化通风系统的不足。在煤矿的开采中产生的煤尘,不但会对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当煤尘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浓度时还会造成爆炸,所以对矿井的通风尤为重要;五是为了预防瓦斯爆炸杜绝引爆的火源出现[1]。
一是设计人员没有按照标准设计通风系统,在尚未完全输送风巷的情况下采区就进行施工作业,一些煤矿由于采掘接替存在较短的间隔,直接简化了巷道掘进以及设计,把1条巷道直接分成回风巷和进风巷两段,两段之间用联络风门简单划分;二是矿井缺乏足够的总风量,采掘工作面的风量不充足,部分掘进工作面甚至出现无风作业的情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生产过程中,通风安全的风桥、风门、密闭等一系列设备未达到安全要求和质量标准,通风安全系统不达标,造成整体的通风管理相对紊乱。一些煤矿企业虽然在进、回风联络巷内设置了风门,但其中存在漏风过大、质量较差、反向风门缺少等问题,导致通风系统未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很多煤矿企业在瓦斯检查中走形式、走过场,责任落实不到位,对井下存在的机电设备管理不严格。很多煤矿负责人没有认真落实瓦斯检查制度,通风瓦斯日报表上未进行签字;采掘工作面中瓦斯填写牌板记录不清晰,缺少相应的检查项目;针对瓦斯超限情况,缺少相应的处理记录,未进行隐患复查。
目前我国对煤矿企业的防尘设施加强了监察,并制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使矿井防尘工作受到煤矿企业的重视。大部分煤矿企业虽然安设了防尘管路,将防尘口罩发放给煤矿工人,但在实际生产中只是将防尘管路作为摆设,存在“有管无水”的情况,打钻职工为了便于施工也很少佩戴口罩[2]。
煤矿安全管理上的缺陷往往是引发绝大多数煤矿安全事故的根本因素。近两年在我国发生的煤矿爆炸事故基本都是由于施工企业在矿井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上没有做到位。要想有效杜绝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的安全管理体制建设。体制建设的内容应当包括相关生产标准规范的制定、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员工守则的制定等。
有效的通风措施是提高矿井内部安全性的途径之一。风机是矿井内部的必要设备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矿井中都配备了风机的自动切换系统。风机自动切换系统能够在风机出现故障停止运行时开启备用的风机,确保矿井始终在风机运行的状态下工作。每个矿井都必须具备独立的通风系统,并且设置完善、科学的通风体系,严禁不同的矿井共用一个通风口的现象。矿井的通风系统必须进行及时检查和更新,一旦发现通风系统中存在问题和缺陷就要及时进行整改,防止细节上的问题发展成为造成事故的导火索。
为加强瓦斯的管理,应当首先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来进行管理,并制定严格的查岗制度。定期确认矿井内部的瓦斯浓度,尤其是在发生停电或风机故障时,矿井检查人员应当轮班对通风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上报到通风部门和调度室。通风部门每天都要对通风数据进行分析和记录,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处理。对瓦斯浓度的控制必须做到严格和及时,一旦发现瓦斯浓度出现异常,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绝对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在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继续进行作业[3]。
煤尘是造成矿井事故的潜在因素之一,由于其作用不明显,因此往往在矿井事故的预防中被忽视。产生煤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大多数是人为操作引起的,因此预防的难度较大。必须按照规范来完成每一个施工过程,在完成施工后必须对现场进行清理,防止煤尘的堆积。其次是要切实提高施工人员对煤尘的重视,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真正把防尘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来抓。最后,施工单位还应加大对除尘工作的投入,通过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来提高除尘工作的效率。
在煤矿生产管理中,“一通三防”工作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井下的安全生产,而且影响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是煤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由于“一通三防”上存在漏洞而引发的煤矿安全事故数不胜数,这些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给矿难职工家属带去了无法弥补的伤痛。为了杜绝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要扎实做好“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推动煤矿企业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