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婉琪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41
安全标准化是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安全生产的要求而提出的一种标准化规范。所谓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使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根据安全生产五大管理对象“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管理”,将安全生产标准化核心要素进行有效分类和细化,强调安全管理的计划性和有效性。对企业实现依法治企、依法生产、依规操作的有序状态具有重要意义[1]。
对于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而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其准则,能在极大程度上保证和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然而,目前不少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上都有不完善的问题存在,无法在工作实践中有效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也未能以企业生产实际为根据落实安全生产工作。
部分企业在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培训方面存在不足,无法有效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造成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成效不明显。
对于生产企业而言,第一要务是生产,故而在生产设施设备中投入的资源十分庞大,而对于安全设施投入却并不会太多,导致出现了不牢靠的安全生产基础。大部分企业在生产实际中,针对生产环节而言缺乏安全保护设施,安全生产标准化仅存于形式,无法及时、有效解决出现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落实。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线,以创新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为着力点,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为依据,科学构建企业安全保障体系,促进安全生产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协调安全生产标准化与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关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企业标准化建设当中的一个子项目,因此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必须准确响应企业标准化要求,在企业标准化体系中找准位置,明确归口。(2)协调安全生产标准化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企业建立安全管理系统提供了评价工具。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和安全生产控制标准系统的建立过程,它是贯彻落实体系管理思想的技术手段、具体形式和实践过程。
安全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管理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1)掌握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手段。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策略和手段能够帮助企业更加科学地开展标准化工作。结合企业实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企业生产阶段划分,针对性制定安全管理方案。(2)不同的企业生产阶段需要制定不同的生产规划和目标。由此,企业安全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管理也应该发生变化。通常企业会将生产阶段划分为计划、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2]。结合不同生产阶段的需要制定管理标准能够提升企业对生产过程安全的控制力度,实现生产过程标准化管理。(3)实现生产过程标准化需要企业制定周期性的生产管理计划。周期性生产管理计划是帮助企业对生产的整体把握,及时解决突发情况,避免企业出现生产不平衡现象。
一是项目准备环节。在项目准备环节通过编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配备必要资源,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在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导入培训,为项目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初始评价环节。初始评价环节是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前的系统诊断和初次对标工作环节,主要目的是通过初始评价帮助各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了解标准、认识标准,充分暴露问题、反映问题,找到企业工作中的薄弱点,为标准文件策划提供基础信息。三是文件策划环节。文件策划环节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系统的结构、层次、关系和各个文件的主要内容、管理边际进行全面策划的环节,是对企业已有安全生产文件系统全面再造的策划过程。四是文件编写环节。文件编写环节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工作量最大的环节,涉及大量的资料收集、文件编写和评审讨论[3]。它决定了文件系统是否能够满足充分性、适宜性、合规性要求,直接影响后期推行工作质量、运行实效。五是测试运行环节。测试运行环节是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准确性和符合性的系统测试环节,通过测试充分收集意见,为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修订和完善奠定基础。六是模拟测评环节。模拟测评环节是经过测试运行后,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系统能否满足行业标准达标验收的验证环节,是对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一次全面综合评价过程。七是持续改进环节。持续改进环节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持续完善的环节,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不断提升的过程。
总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实践需要企业把控标准化管理核心要素,从对象、生产过程和生产关键时期进行标准化管理。企业还可以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完善管理标准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