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助力大学生感恩教育

2019-08-15 00:44刘嵩曲保忠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文化

刘嵩,曲保忠

(吉林医药学院 应用心理学院,吉林 吉林)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感恩是一切道德的基础,随着人类文化的逐步完善,感恩教育成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因此,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已成为高校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1]。

一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从而促进学生审美素质教育为目的,使全体师生在教学、管理、生活等方面形成物质与精神的全面结合的文化。它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

长期形成的校园文化凝聚成大学的精神,直接影响着大学的每一位师生。如小学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中学的“德才兼备、忠孝两全”,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源泉,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又肩负着引领社会文化的光荣使命。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二 校园文化的功能

(一) 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是反映在一定教育阶段的文化体系,其建设的最终方向是育人。校园文化活动在改善知识结构、全面培养人才、满足人际交往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校园文化也增强教师对于感恩教育的重视,从而形成相应的教育体系。

(二) 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不是单独指个体教师或学生,它是由许多人创造,长期形成的,内容具有很强的趋势性。如果说大学教育环节主要针对的是大学生,那么校园文化就是具有全方位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不光对学生的学习有导向作用,对学生的生活也起着引领作用。一方面引导学生的思维、情感、行为都朝着健康方便踏进。另一方面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的不良习惯。

(三) 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是通过学校的精神或学风、达成什么样的共识、追求什么样的理想、树立什么样的信念、实现什么样的目标等来表达的。正是这种氛围激发了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的使命感、自豪感和凝聚力。使学生和教师有强烈的吸引力,共同实现理想和目标[2]。

(四) 创造功能

校园文化可以改善大学生的知识认知,满足大学生的物质与文化的需求。在高校人才聚集地,学生的思想、生活理念、行为活动都通过校园文化直观表达,这可能使校园文化成为新鲜理论、知识的聚集地。同时指导、推动整个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给社会输送大量有才华、学识的人,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增加力量。

三 感恩教育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整体表现出来的是现状是积极的,还是有一小部分人对于感恩存在偏差。

(一) 感恩意识缺失

自我意识是除自己之外,与周围事物、人群的关系。青年自我意识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是追求内在世界的自我,关注自己忽略其他人。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学生的感恩教育随之就会消失,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只拥有自我意识,感恩等其他情感消失殆尽。

(二) 感恩行为缺失

学生感恩与诚信行为的缺失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达不到统一,比如说:大学生认识不到花父母钱需要秉承着感恩的心情,他们就会认为花父母的钱是理所当然。只要父母给钱就从来不会拒绝,不记得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从不给父母端洗脚水,长时间不与父母联系,一心只想着自己玩的开心,情感观念逐渐淡化,时间久了就把父母当成一步提款机。没有诚信可言,更不用说感恩。

四 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 以自我为中心

现在,许多大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被父母和亲戚惯坏了,自私自大的性格已经根深蒂固。计划生育在当时是对社会有益的,但它在当代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却是无法无天,这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孩子们要么无所畏惧,要么软弱无能,以自我为中心,害怕与他人面对面交流[3]。

(二) 缺乏家庭教育

目前,大多数父母溺爱他们的孩子太多,由于父母经历过困苦的生活,所以将孩子的一切照顾好成为一习惯。典型的案例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一点抗打击能力都没有,十年前学生的跳楼指数是在10%,到如今学生的跳楼指数很可能就是30%。过分的保护、过分的爱使孩子缺乏家庭教育,处在温暖的花房中,感受不到外面的炎热。

(三) 学校教育发展滞后

现阶段,大多数学生与外界没有有效的沟通,甚至处于非常封闭的状态,感恩教育的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发展。虽然一些学校开展了感恩教育活动,但由于学校教育和教学方案的不完善,导致了感恩教育的低效。例如:学校举办主题班会,内容是感恩自己的父母。由于学生每天回家做作业或玩电脑,他们不会注意父母对他们生活的关心。虽然班会举行了,学生不知道如何理解他们的父母是不容易的,也就不懂得如何感恩自己的父母[4]。

(四) 社会教育退化

当今社会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现象,社会感恩诚信机制不健全。首先,感恩诚信的评价标准是不客观的。自古以来,人们的感恩教育就是在父母和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的。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实践为零,只是一味的盲从,缺乏真诚的感恩和诚信。其次,社会对感恩教育的缺失几乎没有谴责。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于感恩就呈现出一种可有可无的心态。

五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助力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措施

(一) 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社会实践,这是融入社会、锻炼人格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进入社会实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在这期间学生会有放弃的想法。如果学校在校内就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教育理念,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就会表现出一种信念,有驾驭能力。所以,只有将感恩与诚信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才能使大学生直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升华提供一个新的舞台。

(二) 实现家庭的正确引导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感恩教育最直接的措施之一。自古以来,有一句哲学名言流传至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感恩教育应该从家庭做起,父母应该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还在上学就不用担心教育问题,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父母应该经常和孩子沟通,及时监督他们的感激和诚实。有些学生感到不舒服,没有安全感,家长应多正确引导,引导学生步入正确的轨道[5]。

(三) 强化大学感恩教育

强化感恩诚信教育理念,倡导多维度教育理念。在大学校园生活中,存在着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多种体系,可以加入了教育理念。例如,诚实文化艺术节将举行。与高中相比,校园里的文化课程会少一些,而且大多数时候,学校不会有任何安排。学生在空闲状态下,最能做的就是躺在床上玩手机,不能参与互动。艺术节的开展,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感兴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来提高对感恩教育的理解,在学习和生活中得以运用。

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在开展感恩节期间,不要纯粹的纸上谈兵,要让学生在生活总实践。比如说:回到家长给父母做一次饭,在父母生日的时候给父母打一个电话,“说你们辛苦了”等等。感恩虽然是要留存心中,更多的也是需要在未来的生活中展开。

(四) 改善教育方式

大学校园呈现出来的教育方式是轻松,教师上完课就走,学生不会出现上课备课、下课留堂的现象。学校的文化课占总课程的十分之六,其余课程根据所学专业会有所改变,教师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没有完整目标。在课堂是单纯的将感恩的定义、观念、案例加以描述,至于学生的完成结果,教师不重视。

面对此等状况,教师应该根据校园文化对教学课程进行整体改革。比如:上课之前引领学生观看感恩视频,让学生先生了解感恩的情节。在上课之时讲述感恩对于自己、社会有多么大的影响。最后让学生走出校园去实践,体会感恩给内心带来的快乐。

六 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教育是建设诚信社会的首要前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学会感恩,集中思想,不懈探索,开拓新世界。同时学生感恩教育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园文化品位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精神,让更多的人沐浴在良好的社会感恩氛围中。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谁远谁近?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