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李唯睿
在贵州石漠化片区,通过有效推进石漠化治理和脱贫攻坚,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蓬勃发展,部分地区石漠化得到遏制,群众大力发展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中药材五大脱贫产业,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贵州省石漠化地区涉及近50个县区,有近一半贫困人口长期在此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全面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推进石漠化治理与脱贫攻坚,在石头缝里“抠”出脱贫产业,带动一大批群众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片区5个市(州)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419.06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74.3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2.79%下降到5.7%。2018年,贵州省片区12个贫困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盘州市双凤镇境内地势起伏大,土地石漠化严重,水源条件差,是历年来实施饮水工程的难点。
2017年8月,盘州市筹资4.27亿元启动实施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聚焦双凤镇等石漠化严重的地区,采取“清零”行动,啃下农村饮水不安全的“硬骨头”,解决全市农村近67.4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
“双凤镇小坪地村拖拇坑是全村饮水最困难的一个组,有27户88人,附近没有水源点。过去,群众只能到1公里之外名叫小田冲的自然寨去背水。”小坪地村村主任谢世燎回忆,当时通组路还没有硬化,老百姓背一次水来回要花上一两个钟头的时间。
2018年12月4日,双凤镇小坪地村拖拇坑自然寨成功通水。“太好了,终于来水了。”伴随着村民激动的欢呼声和掌声,一股清泉喷涌而出,村民们围着水龙头拍着抖音分享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5月30日,在黔南州召开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上,水利部部长鄂竟平指出,片区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和公共服务保障不足,是制约片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着力实施‘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攻坚决战行动’,计划今年6月30日前全面完成。”贵州省副省长吴强表示,目前,贵州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投入的23.87亿元资金已全部下达,其中安排片区10.38亿元,占43.5%,已建成工程1403处,完工项目受益人数106.4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0.82万人。
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贵州省不断强化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补齐发展短板,着力解决石漠化片区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水难、出行难问题。
今年初,凤山水库作为贵州省2019年度第一批集中开工项目启动建设,从此结束黔南州无大型水库供水的历史。凤山水库的建成,对于快速推动“泛都匀经济圈”的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
“要大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尽快补上饮水安全、住房、网络宽带等‘短板’。”吴强表示,要让强化扶贫资金、帮扶力量、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向石漠化深度贫困地区聚焦,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破解石漠化难题的第一步。在生态环境修复工程上,贵州石漠化片区采取退耕还林、种植经果林、保土耕作等方式,提高森林覆盖率。
“贵州省荔波县的石头上长出了珍贵的中药材——石斛。”
“这样的治理模式,不仅让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更改善了贫困山区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
六枝特区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大规模发展刺梨产业。(六枝特区党委宣传部供图)
这是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第二次主席团会议上,国家林草局局长张建龙讲述的案例。
在黔南州,曾经严重石漠化的山区,现在各处石山上乔木、灌木郁郁葱葱,连山脚下的村屯农家也被绿色包围。
2013年以来,黔南州建成一批水土保持、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完成造林绿化484万亩,森林抚育140万亩,森林覆盖率从52.5%增加到63.49%。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15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率由24.98%减少到22.71%。
2019年,黔南州加快推进5个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1个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县的建设,并以此带动相关部门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20平方公里。
“江南煤海”六盘水市实施“三变”改革,当地生态环境好转,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造福一方群众。“苞谷下山、果树上山,集体土地、水域入股,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还能修复、涵养生态,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六盘水市委副书记魏雄军说道。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六盘水市累计完成营造林354.83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底的49.77%,提升至2018年的59%,“三变”改革使农村资源成为“源头活水”,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享受改革红利,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脱贫攻坚与石漠化治理相结合,昔日光秃石山逐渐披上“绿装”。截至目前,贵州省累计治理石漠化面积3700余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62%。
因地制宜,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石漠化地区才能实现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态的双赢。
盛夏,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沿山镇大坳刺梨种植基地里,成片的刺梨上还点缀着零星的刺梨花。绿色的枝条上,已经挂满了一个个长满细刺的拇指大小的刺梨果。
“除了能治理石漠化,这小小的刺梨还能够给当地的群众带来经济收入。基地附近的剩余劳动力可以在基地务工,每天有80元到100元的收入。”贵定县副县长张红灵介绍。
“当地人用种刺梨的方式既治理了石漠化,又发展了致富产业,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值得借鉴。”水利部移民司扶贫处处长靳宏强连连称赞。
如今,小小的刺梨布满了黔南州12县市的石山。其中,龙里、贵定、长顺、独山、平塘5县是刺梨发展的重点县,5县刺梨基地面积共计45.71万亩,占黔南州75.3%。
小小刺梨果,是黔南州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希望,也是六盘水产业结构调整的新产业。
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煤炭基地,六盘水的农业生产条件在全省来说不占优势——海拔高、耕地面积少,土地破碎而且贫瘠的“高、少、碎、瘦”特征,在农业发展上筑起了一道深深的“鸿沟”。
如何才能“于不可为处有为”?
六盘水将目光聚焦到了昔日漫山遍野的刺梨上,按照省委、省政府“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部署要求,从2014年开始大力发展刺梨产业,5年的坚持不懈换来了今天的硕果累累。目前,六盘水的刺梨产业总产值达4.13亿元,辐射带动农户15.82万户53.73万人增收,其中贫困群众2.56万户10.49万人。
在贵州石漠化片区,通过有效推进石漠化治理和脱贫攻坚,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蓬勃发展,部分地区石漠化得到遏制,群众大力发展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中药材五大脱贫产业,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这既是一场产业革命,也是一场绿色革命。”鄂竟平对此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