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
5G将开启移动互联网的新阶段,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根据GSMA智库(GSMA Intelligence)预测,到2025年,中國将拥有4.3亿个5G连接,占全球总量的1/3,成为全球最大的5G市场。
新变革之下,5G技术将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AI等关联领域裂变式发展,5G产业一触即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5G迅速落地、赋能更多行业并深度融合,降低5G应用成本,同时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逐渐形成5G良好生态,都是当前各方发力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
夯实基础设施保障5G迅速落地
与4G一个基站并发的十几个连接相比,5G一个基站下可以支撑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连接。在一个工业控制现场、一个车间,可能就有上百、上千、上万个连接,充分体现出物与物的物联网连接的5G特性。“5G可以满足每个设备都上网的需求,而4G是做不到的。其中只有20%左右的5G设施是用于人和人之间的通讯,80%将用于物和物、物和人,也就是物联网之间,特别是移动的物联网通讯。”通信专家陈志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运营商(例如移动、联通、电信)都是5G直接的相关方,各家运营商当前正努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工作。今年3月底,高新兴自主研发的DAM-21601-TW综合智能数据采集系统顺利通过测试,一举成为铁塔集团首批基站动环监控产品的入围供应商,携手中国铁塔推动5G站点建设。
在2019北京世园会上,5G信息网的构建颇具典型示范意义。高达45米的宏基站上下排列着四层设备,同时也承载了三大运营商和正通、首信的11套通信系统以及智慧世园高点安防监控、控制景观照明的无线网桥设备服务,堪称园区的“中枢神经”,不仅实现了铁塔、机房、电力引入、传输光缆等资源共享,也推动了通信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开放共享。
目前,为确保今年大规模组网能够在部分城市和热点地区实现,三大运营商正在开展大规模的5G外场试验,以期在2020年实现商用。从5G技术实验的情况以及从运营商、系统商、芯片、仪器仪表等情况来看,中国5G系统产品的准备成熟度目前在世界上位居前列。在5G实验网方面,因为核心城市是5G的重点布局,因此在重点的人口密集的城市正在先行建设5000个基站,之后会逐步扩大到郊区和农村地区。
陈志刚说,5G是高带宽,从带宽能力上是数倍甚至百倍于4G的,当然5G也并不仅仅是路宽。他告诉记者,因为原先曾经受限于带宽的应用,比如VR,一直突破不了体验太差的问题,所以无法商用化,只能在一些场合下简单地“作秀”,不能大规模普及。“那么在5G之后,这种大带宽的技术会让VR的体验非常流畅完美,完全可以做到商用化的应用普及。通信是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基础设施,只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了,才能支持更好的上层服务。因此,眼下基站等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面向未来,相信各家运营商有能力为市场提供安全、可靠、智能的连接服务。”
降低应用成本现实并不“骨感”
今年1月10日,工信部宣布发放5G临时牌照,正式拉开了我国5G商用建网的大幕。新一代无线技术会降低网络运行成本,虽然价格是由运营商制定的,但是网络运行成本的降低会给运营商带来更大的降价空间,最终惠及到行业。
针对社会普遍关心的5G成本问题,有相关人士曾这样表示:“5G在初始阶段并不会便宜,相反,可能会比较贵。”这位人士比方道,比如我们十年前无法预料如今移动端视频会占据用户的主要娱乐时间一样,我们同样也难预料在基础设施更好之后创业者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创新服务来服务用户。这些创新或许是可以联网的VR游戏,或许是更清晰的投影、远程医疗,或者是更加容易互动的远程课堂等等。
陈志刚也向记者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解释说,成本高是产业早期的必然现象,不论是2G、3G、4G每个产业的早期,整个运营商、设备商到整个移动通信产业都需要大量的投资,今年初5G投入预算大概200亿元,到现在已经达到400亿元。但是,一开始的用户和市场规模都是有限的,用户比较少,因此成本高导致的费用贵是产业的自然现象,是产业的规律。“你不能突破它,否则产业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他举例说,随着后期用户规模的不断增加,运营商在5G网络上线之后,物与物的连接从一亿、几十亿到了上百亿,创新服务的群体也源源不断地增加。这种情况势必可以将网络的投资、运营成本摊薄,就是分母不变、分子数增加了,答案当然是越来越少。“如果我这张网投资1000亿元,服务一个用户和服务1000个用户,服务成本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北京世园区内,12个宏基站实现了5家单位完全共享,这就比各家独立建设节约了50%以上的成本。”
陈志刚强调,5G是一种通用技术,通用技术就不仅仅是运营商一家的事情,而是各行各业的事情。从政府到产业到其他领域的制造商,比如说国家电网采纳了5G,那么电网产业的整个供应商,从各种电气设备的制造、电网设备的制造以及电表设备的供应商,都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如果他们的整个上下游产业链不变,只要求运营商一味地降低网络资费,是没有任何意义的,5G还是难以普及。
尽管运营商在构建5G网络时面临包括人力资源和电力消耗等运营成本的挑战,但是从长远来讲,抛开提升的网络速度和网络延迟不谈,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一定可以降低运营商维护无线网络的成本,摆脱4G时代依赖于许多工程师进行维护的传统方式,逐渐采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解决方案来开发等的智能方法。深耕场景应用 赋能行业升级
今年3月,中国移动、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三方共同努力,运用5G通信下的操作互联远程操控手术3个小时,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开启了5G技术应用新篇章。
远程医疗对手术场景有着极高的要求,网络环境必须满足低时延、高可靠特性要求。此前远程医疗推进缓慢,背后原因正是传统的网络达不到手术的高要求。因此,陈志刚评价道: “这是一个医疗与5G融合的经典案例,打开了医疗资源配置的新窗口。”
目前,5G产业正在成为热门的发展方向,在智慧物联网时代发展进程中,技术革新就是5G和AI,其市场潜力不言而喻。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由5G技术驱动的全球行业应用销售额将超过12万亿元,在2020—2035年期间,全球5G产业链投资金额预计将达3.5万亿美元,中国市场约占30%。而在汽车、无人驾驶、VR、超高清视频、智慧医疗、制造业、智能安防、金融等诸多行业,将通过5G技术的深度赋能完成颠覆性的变革。
陈志刚告诉记者,拿安防来说,传统安防行业一直受制于低带宽、低速率,网络传输系统仍没有得到实质改变,尤其是目前,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随着海量视频监控数据的不断产生,现有的通讯技术无法满足智能安防所需多节点链接、海量视频数据传输的需求。
而5G技术的超高速、高可靠、低时延等特性恰好能够满足智能安防所提出的诉求,有效解决视频监控设备在面向应用的过程中通讯传输层面的系列问题。细究起来,5G借助多基站协作可以实现室内导航与精准定位,使用户能随时随地体验4K以上的超高清视频,在安防领域中构建5G大视频产业的新格局。“因此,以视频监控图像应用为核心的智能安防会成为5G应用爆发的重要场景,安防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创新和升级。”陈志刚说。
即将商用的5G还将与人工智能迎来历史性交汇,全面释放人工智能潜能也是业界对5G和人工智能融合的基本判断,两者的结合将催生更多行业和模式创新。陈志刚表示,人工智能对5G来讲意味著两点,第一,网络本来需要智能化,需要用人工智能技术让网络自身具有智能;第二,5G作为一个通信设施的管道需要有进入的能力,其中包括算力的增长等,这实际上对5G后端的产业链是有冲击和变革需求的。
5G商业模式仍需探索
陈志刚近期连续推出了三篇文章,阐述建立良好的可持续的5G商业模式的重要性。他的观点是:“没有新思维的5G就是4G,没有认知和思维模式的变革,5G就是4G。”
5G连接了人和万物,新的连接能力需要新的思维模式。技术的进步在5G到来之后,身处行业中的人们的想象力第一次表现出了不足。陈志刚认为:“所以我们需要定义一种‘5G思维(Thinking by 5G),才能发现并创造‘生于5G的应用(Application 5G Natived)。”
陈志刚向记者表示,之所以认为5G需要水平思维,是因为5G是一种连接万物的通用技术;万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是自然的联系、社会的联系;只有水平思维才能发现万物之间的联系,并改善这种联系;只有水平思维才能发现新增的价值,并发现价值的分配。我们需要把水平思维作为一种5G时代的主流思维模式。
而作为运营商,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找到商业模式,虽然他们正积极在不同场景中进行5G测试,但是5G商业模式目前仍不明确,这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挑战。
基于5G提供的大带宽、高密度、高可靠三种连接能力中,均已经不再是以满足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需求为根本目标的,这意味着5G将是面向“360”行业、“万物”的普遍服务。因此,在“电信运营商的5G时代商业模式分析”中陈志刚指出,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以平台提供者的角色切入就是唯一的选择。以平台切入,电信运营商拥有的在数字化产业的整合优势将会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使考虑到互联网公司比如BAT、电信设备制造商比如华为、IT巨头比如微软IBM的竞争,电信运营商的平台依然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性。
陈志刚认为,连接、数据、关系是电信运营商平台模式的三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同时,资本要素将会在5G时代的平台具备金融属性,这已经是标配,而互联网公司BAT的打法证明了这是一种成功的模式。他提醒电信运营商,纯粹的“从技术使能的角度来看商业模式,目前的5G商业模式还不成熟,至少等2-3年,到2021年以后,才能看到其可能性”。
任何平台模式在启动之初都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即多边中任意两边之中,一边的玩家能否为另一边的玩家提供足够多的用户,形成网络效应。曾有中国移动高层提出电信运营商和行业客户互为客户的理念,这是一种面向5G和未来的理念,也点出了构建5G时代平台商业模式的关键之所在。
同时,也有行业人士指出,5G时代,运营商要改变商业模式,可以尝试从带宽销售变成收入分成,谁能够建设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和运营商进行收入分成,就能给运营商带来发展的机会。比如出租机器人能够给运营商带来分成,那么就可以把机器人放到运营商的线下门店去做,双方联合进行分成。所以,分成模式也会是5G的商业模式。
“当前总体需求要快于技术的发展,但实际情况是,即便有大的需求,真正愿意付费、能够形成商业模式的需求并不多。”陈志刚举例说,如果给旅游景区免费使用VR,他们会很乐意,但是付费就会说“没预算”。免费的时候需求都很多,但是真正付费的意愿到底有多少,还需要评估。因为全球都在探寻5G的商业模式,目前来看,还没有哪个比较成功的商业模式。因此,运营商和合作伙伴需要紧密合作,探索该领域的各种可能性。
能看到的是,在新的用户体验驱动之下,有关5G的商业模式会出现很多,未来可能会有医疗级互联网应用、服务级互联网应用等,这些新型的互联网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完全是空白,其中在商业模式和应用上也充满了想象力。
陈志刚认为:“新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在5G时代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有价值的商业模式,5G终将枯萎。” 提高认知度备战5G时代
5G的应用普及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5G融合应用是新生事物,也是世界性难题,急需行业各方下大力气探索挖潜,释放5G应用潜能。
北京民安信科技执行董事、满满学院联合创始人周尚民认为,VR/AR与5G融合成为Cloud VR+,CloudVR+将推动媒体行业转型升级,在媒体传播、社交娱乐、VR游戏、教育等领域会出现新的机会。周尚民告诉记者,满满学院为企业开展游戏化学习运营活动、提供游戏化的运营工具,提升学员的参与度、活跃度及持续性。同时运用xAPI数据对接,项目学习进展通过图表直观展现,系统提供xAPI数据接口,为企业的学习提供数据支撑。因此,5G可以对学习场景的优化和快速对接提供更多帮助。
目前,满满学院在创新教育技术领域已经获得了宝马、百度、小米、京东方、大众汽车等客户的青睐。周尚民表示,他们下一步计划在基于5G技术的VR/AR教育游戏领域有新的探索,2020年,面向高校职业化教育的产品会上线。“我们不仅要为客户提供可以看见的产品,还要通过行业经验的积累,创造行业智慧AI,把它放到‘云上,人们通过5G使用它、训练它,从而实现不断的进化。”
当前,国家也在积极出台产业政策,推动5G的产业融合应用,陈志刚指出,5G应用是涉及到各行各业的事情,需要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协调、共同推进完成。需要政府来修改相应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行业和产业链的龙头企业、配套企业也需要主动去采用5G的技术。
陈志刚强调说,目前来看,政策和制度的设计层面还没有跟上,行业的惯性还在延续,制度的变化还落后于技术的变化。他建议,一是加快推进5G产业成熟,有序组织开展5G技术研发试验和规模试验,着力打造5G完整产业链;二是加快推进5G应用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些顶层设计包括国家层面、行业层面标准的建立以及基础体制上都需要相应做出变革;三是深入开展全球5G合作,积极推动政府、组织和企业层面构建多层次的5G国际合作体系,共同打造开放融合的5G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