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珺
本期答疑嘉宾简介
王亚瑁,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博士,长期从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家长提问
老师,您好,我儿子六岁,很多时候显得编执又小气。如,其他小朋友拿了他的一根吸管,我另外拿了一根一样的吸管给他,但是儿子坚持要之前那根吸管:别人把杯子里的水喝完了,他要喝,给他重新倒水,就哭着说不是刚才的水。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给他解释很多遍,坚持的时候就一直哭闹,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王老师解析:
这位家长在问题中提到,孩子“坚持要之前的那根吸管”,为“不是刚才的水”而哭闹不止,类似这样的行为在成人眼中显得“偏执又小气”,但是在我看来,这并非是孩子偏执小气、不能分享,很可能是孩子平时对属于自己的东西没有足够的自主权,缺乏相应的物权安全感,所以,他才会计较“那根”吸管、“那杯”水。
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我们要通过观察、了解孩子,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找到问题的根源。
一、儿童的物权期
孩子并不是一出生就具备分享品质的,分享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一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在他们眼中“什么都是我的”,对自己的东西特别在意,不允许别人碰。让孩子在三岁以前建立分享的概念为时过早,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如果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成人应尊重孩子的决定,而不能强行要求孩子做出分享的行为,儿童都是先懂得“独占”才会“分享”,先懂得“利己”才会“利他”的。
“我的东西谁也不能碰”——这是物权意识在萌芽。物权期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阶段,可能有些孩子表现得强烈些,而有些孩子表现得温和些。父母对孩子的这一表现要采取接纳的态度,避免给孩子贴上“小气”“自私”的标签。只有孩子拥有了物权安全感,才能获得良好的自尊,进而才能更好地分享。相反,没有物权安全感的孩子,则会度过更长的物权期。
因此,建议提问的这位家长检审家庭育儿环境,有没有保证孩子的物品所有权,尊重孩子对自己物品的支配意愿。
另一方面,相对于反应强烈的孩子,物权意识比较温和的孩子同样需要引起父母的关注。如若分享不是孩子内心的真实表达,而是希望讨好大人,或是父母语气中有强迫的意思,让孩子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去假意分享,这会造成孩子对自己的东西没有安全感,不能很好地度过这个阶段,也会使得物权期有所延迟。
所以,不论孩子看起来是“大方”的还是“小气”的,家长们都有必要正确认识孩子的分享行为。
二、什么才是真分享
真正的分享行为至少应具备三个特征:一是主动自愿;二是与他人共享;三是内心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称之为分享。这种分享既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而言,分享的对象主要是玩具、食物等物品,而精神上的分享则相对较少。但是,孩子们可以通过对物质的分享来实现共情。分享过程中主动分享的一方,能体验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赢得他人的赞许和同伴的友善,从而获得更多的交往机会;而接受分享的一方,可以感受到被爱,获得物质资源,对别人所提供的帮助产生积极的回应。任何一个参与分享的孩子都能从中获得真正的满足,他们会明显表现出喜悦和兴奋的情绪。
让我们用具体案例来分析一下“分享”行为:
有一对表姐妹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好。小伙伴之间流行一种小发卡,价格偏贵,表姐多次央求母亲,终于得到一包。因为来之不易,所以姐姐格外珍惜,平时总也舍不得戴。表妹见到后很喜欢姐姐的发卡,小表姐虽然不舍得送给妹妹,但愿意借给妹妹戴一会儿。正当姐姐往妹妹的辫子上夹发卡的时候,姐姐的妈妈看到了,于是要求自己的孩子把发卡送给妹妹,孩子不愿意,大人就强行做了分配。结果,姐姐大哭大闹,而姐姐的妈妈觉得在亲戚们面前很丢人,便严厉呵斥孩子不懂事“不像姐姐样儿”;妹妹见此情景愣在一旁,面带慌张和内疚,妹妹的妈妈也连忙责怪起自己的孩子,一时间场面好不热闹。
1.分享不是奉献
就像这个例子中姐姐的妈妈一样,有时成人在促使幼儿学会分享时过于急躁了。只要别的孩子想要,成人就会让孩子放弃他们还没用完的东西,而没有认识到孩子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姐姐愿意借给妹妹戴一会儿,恰恰符合我们上面所说的“分享”的内涵——自愿共享。而妈妈强迫孩子把心爱之物送给妹妹,实质上是物品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完全让渡,本质上并不具有分享的意义,更多属于“奉献”或“牺牲”。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即便孩子做出分享行为,也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迫于成人的权威和压力。成人过于刻意追求分享行为本身,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个人权利和内心体验,就有可能伤害孩子的情感,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长此以往,分享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孩子会更加在意自己的需要,而不愿从“自我”的世界里走出来。
2.分享不等于均等
面对孩子间的争抢,有时成人会单方面规定绝对公平的方式(比如平均分配、强制轮流等)来让孩子分享。这种想法虽是出于好心,想借此回避孩子之间的冲突,但却是对分享行为的误解。
分享不是表面上的“你有我也有”,分享在乎的是实质上的共有。这意味着参与分享的人是一个整体,为了共同的目标、兴趣而努力,共享物质,彼此体谅。显然,单纯的物质均有或机会均等与分享的初衷是相违背的。正如例子中姐姐的妈妈强行将成套的发卡各分一半,不仅不是分享,反而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姐姐可能会由此怨恨妹妹,而妹妹可能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可以擁有姐姐的任何东西。
分享也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而是一个积极互动、动态平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要小心地调整自己以适应他人,他们会争执吵闹,也会妥协让步,但最终是相互成就、皆大欢喜。就像姐姐将发卡借给妹妹戴,至于何时收回,则需要孩子们继续协商。
3.分享不应公利化
幼儿为了得到父母和教师的赞许和认可,常常努力表现出他们期待的言行。表扬本身是一种好的教育手段,但需要指出的是,当这种外在的表扬和奖励使用过度以后,外部奖赏的刺激会超过行为本身所带来的愉悦体验,如,分享行为可能会从“我分享我快乐”变成了“有表扬才快乐”,分享被功利化了。所以,有些幼儿在父母和教师在场时会更容易表现出分享行为,分享变成了取悦他人、利益交换的工具,难以形成稳定自律的人格。
更有甚者,采用对比或竞争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分享,例如“你看谁谁谁,多么大方,你就应该像他一样”,或是像例子中姐姐的妈妈说“不像姐姐样儿”。这些令人不快的对比,会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更加不愿去分享,而且还会催生出孩子不健康的好胜心和虚荣心,在其驱使下做出虚假的分享行为。
综上,孩子做不到任何时候、任何东西都可以分享,“不要自私”不等于“不爱自己”,我们要引导幼儿在尊重自己权益和情感的前提下,掌握一些必要的分享技巧,真正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
三、引导幼儿乐分享
1.尊重幼儿的物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物权安全感
在日常生活中告诉孩子,他的衣服、玩具、图书等都属于自己,自己要管理他们,并有权决定是否分享。有些成人喜欢逗孩子,随意拿走孩子的玩具和食物,看孩子大哭的反应,觉得“好玩”,继而调侃孩子是“小气鬼”,父母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顾及成人之间的面子,要坚决加以制止。有小朋友来做客,家长可以提前跟孩子打好招呼,鼓励他用心爱的玩具和好吃的食物来招待朋友,但也允许孩子把不愿分享的东西收起来。在与他人分享之前,应让儿童对自己的持有物具有绝对的安全感,了解到不管谁触碰或使用过之后,这些东西仍然是自己的。只有体会到自己的所有权之后,才能了解别人的所有权。这样做有利于培养起正确的物权意识,对年幼儿童今后分享意识的发展非常重要。
2.形成分享共同体,在社会交往中加强分享的体验
小孩子的分享往往停留在口头上,经常出现言行不一致的现象,所以我们不仅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分享,还要帮助他们体验由分享带来的愉悦感,激发其分享的内在动机。一旦孩子拥有了美好的体验,今后更容易自觉地做出分享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和道德品质。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出善于分享的示范,创造让孩子参与分享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间相互关心,遇到困难相互体谅,营造出轻松温暖的家庭氛围。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例如定期将不用的衣服和图书整理好,捐赠给需要的人,既分享了社会资源,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其次.提供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机会,获得分享与被分享的双重体验。不光要在熟悉的環境中与熟悉的人交往,更应该走进大自然和大社会,比如可以从居住的小区或附近的公园开始,陪伴孩子尝试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与人接触,感受与他人从陌生到亲密的过程。家长和家庭之间也可以结成共同体,时常组织一些几个家庭共同参与的亲子活动。在这些情境下,大家会进行频繁积极的交流互动,孩子们可以观察模仿大人们之间的分享合作,受到欢乐情绪的感染,孩子们也更倾向于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合作、助人、协商、谦让、安慰等)。特别是天生不具有交往优势的儿童,可以从这样的交往练习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3.提技巧支撑,在自主游戏中建立分享原则
家长应注意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之间的游戏,让他们充分地探索自我管理的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的分享原则。在游戏中,孩子们更愿意去面对困难、改变自己。同时,不要害怕发生冲突,只要不是危害身体的严重冲突,都尽可能鼓励孩子们自己处理。家长可以适时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分享技巧,比如当自己的东西数量有限时,可以合理拒绝与他人分享;当别人借用自己的物品时,礼貌地告知对方如何使用、怎样保护;对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独占,更不能多次要求分享。凡事都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起初孩子很可能会出现一些拒绝、闹别扭、哭闹等不适应的情况,家长应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接受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好,并继续不断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