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的教学为老师讲学生听,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出的学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如何“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满足不同发展潜能学生的不同需求,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以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课改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方式;规律
面对这一艰巨任务,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探究性学习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来灌输式讲授的教学方式。
在課改大潮中每位教师都在其中历练与成长,每位教师都形成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我也在其中深切地享受着课改带给自己的幸福与充实。同时也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把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
新课程中倡导教师“用教材”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对教材的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充分有效的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的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
二、 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自己的角色
面对新课改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是极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与成功的乐趣。
教师应当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要轻易地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们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点起他们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们不断地向上攀登。
教师应当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主要有:观察、倾听、交流。观察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化。倾听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交流既是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学生把我们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们进行探讨交流课堂才会有生机。
三、 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众所周知的“举左手和右手”案例告诉我们,既然学生站起来,就要让他们体体面面地坐下去,以使他们充满自信的又一次站起来。用一形象的比喻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泵”。清代著名教育家吴昊先生曾说过:“教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发展性评价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融入每一堂课中每个教育环节之中,使其成为一种微妙的教育工具。同时要注意及时评价和多元评价。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一项研究表明,每个人身上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一方面聪明怎样聪明的问题。也就是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报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用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飞翔的空间。
总之,随着新课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理念所呈现出的科学性、先进性以及学习理念、学习方式、人生观、价值观、认识观等的不断变化,促使广大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围栏,努力去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出适合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认识观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绽放出新光芒。可见,教师不仅要育人还要育己要不断的自我完善与提高实现自身的发展,要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这样才能在教改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范兴红.教学改课与发展.2016,8.
[2]李华.改革新动向.2014,8.
作者简介:
楚红娜,河北省保定市,保定市徐水区商平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