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帅
2013年末,中央周边外交工作会议召开,习总书记提出周边外交工作要更加奋发有为,以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政策为基础,以打造与周边国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以一带一路战略与周边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为手段,同时在合作中体现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正确义利观理念,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时则注重底线思维,开启了十八大后周边外交的新布局。
十八大召开前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总体上属于“维稳反应型”。虽然那时与周边国家在领土争端等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中国的周边环境总体上是友好和稳定的。这是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权衡外交工作的各个层面,对外关系布局为“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舞台”。
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从中共几大报告来看,中国外交战略更倾向于周边外交。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并表示“远亲不如近邻”。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召开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开展周边外交工作时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并强调:“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周边外交的一贯方针。”显示了“周边外交”的重要性。十九大对这一外交思想继承和发展。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党的十九大,习近平主席在报告中强调,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报告突出了两点内容,一是亲诚惠容的指导思想,二是深化与周边国家关系。
周边外交的“大周边”
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思考周边问题、开展周边外交要有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这意味着,中国的周边国家的范畴已经突破了单纯的地缘层面,而上升至战略层面,即不仅局限于与中国接壤或隔海相望等地理毗邻的国家,那些对于中国的安全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非毗邻域内国家也被囊括到中国周边的涵盖范围之列。传统意义上的周边国家,是指那些和中国陆疆、海疆相邻的国家。它是以中国为立足点,将接壤的国家和地区看作周边,它包含四个次区域,即中亚、东北亚、中南亚、南亚。现在的中国周边则将一些相近地区的国家也算在内,增加西亚、大洋洲两个次区域,形成“六大板块联动”,推动中国“大周边”成为“利益高度相关、互动极为频繁的整体”。“大周边”概念可以兼顾中国的“西向”战略,中国同西亚一些国家在安全、经济等领域密切合作,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大洋洲国家也在积极推行双边自贸区合作。因此,“大周边”的外延可以在西亚、大洋洲方向有所扩展。
“亲诚惠容”新理念
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一贯方针。2013年10月,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亲诚惠容"作了具体阐述。这是新形势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生动宣言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在外交实践上,国家领导人先后出访了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等中亚邻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 东盟国家,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还接待了多位周边国家领导访华。双方就加强中国同对方国家的合作进行了沟通与交流,传达了中国政府对邻国的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外交理念和外交实践折射出中国周边外交的新战略,即面对国际政治新变局,坚定不移地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为立足点,坚持以奋发有为的“与邻为善、与邻为伴”为基本原则,着力于“亲、诚、惠、容”的實践要求。“亲、诚、惠、容”这一外交新理念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积极运筹,突出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和长远谋划。总之,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周边外交新理念和新倡议,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由主体间的良好关系提升为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也使我国周边外交工作由争取良好周边环境的层面迈进到实现共同发展的更高层面,实现了周边外交的新跨越。
中国积极主动,贡献中国周边方案
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不断扩展,在周边热点问题地区的大国博弈也为周边国家关系带来影响。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建,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中国周边的热点问题,提出中国方案。在2014年北京APEC峰会上,中国提议建立的亚太自贸区路线图得到了APEC成员的支持。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近年来,主要针对周边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澜湄合作、亚洲安全观、周边命运共同体、亲诚惠容理念、亚太梦等新倡议、新主张,广受国内外好评和认可,在和平和发展的问题上,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中国与地区国际组织的关系也趋稳向好,关系的广度、深度和韧度都有大幅提升。
构建周边外交新架构
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目标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发展同周边国家关系,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和用好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同时,努力使周边同中国政治关系更加友好、经济纽带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联系更加紧密,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落地生根,使周边成为中国和平发展的牢固的地缘战略依托。基于上述目标和理念,建设“一带一路”加“两个走廊”、实现“三位一体”联通的周边战略新架构逐步形成并开始实施,从概念设计变成务实合作。伴随“一带一路”和“两个走廊”的共商、共建、共享推进,以及亚洲互联互通建设推进,沿线国家的政治互信、经济合作、民间往来、文化交流都将达到新水平,东亚、中亚、东南亚、南亚和西亚作为一个整体的合作发展,将获得更多资源、更强动力、更大空间。
新机制
践行新理念,推进新架构,需要新机制。亚洲及其关联地区有多个地区合作机制,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扩大参与并不断提出建议,推动这些机制实现新发展,迈向新阶段,实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增强合力,进而为中国和整个地区的和平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从地区范围看。
在经贸领域,中国与周边国家签订一系列成果文件,为亚太发展方向、目的和举措以及巩固和加强该组织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战略指引。
在安全领域,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中国作为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2014~2016年轮值主席国,积极推动该机制提升成为覆盖全亚洲的安全对话合作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建立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开创亚洲安全合作新局面。
在次区域,与周边国家或地区深化合作。在东南亚方向,努力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深化中国——东盟关系,共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东盟在第50届东盟外长会议上正式通过“南海行为准则”框架。积极推动中日关系重回正常轨道。积极落实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谈判,引领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夯实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促使中国 “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尼 “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的成功对接。
积极运筹周边大国关系
做好周边大国的工作,努力构建和平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对我国稳定周边、经略周边、塑造周边至关重要。大国对中国周边环境的生成负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对我国周边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的周边大国主要包括东部的日本、北部的俄罗斯与西部的印度。对于日本,中国坚持把原则性立场与灵活性策略结合起来,在中日关系处置中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保持了战略主动性。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与俄罗斯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时尊重俄罗斯的战略关切,双方战略互信不断增进,中俄关系已成为大国构建和谐、建设性、平等信任、互利共赢关系的典范。中印领导人保持了密切互动,双方一致同意沿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大方向,进一步构筑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两国在务实合作、分歧管控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中国周边外交布局走向
作为推动地区和全球增长的主要力量,一个更加开放和日益富强的中国对周边国家而言,意味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更多的地区公共产品。新时代,中国大力弘扬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对于促进地区合作和经济繁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具有巨大的正向推动作用。未來,中国周边未来布局会继续坚持一下几点:
中国和周边国家继续务实合作,共赢未来。合作的前提是互相尊重,中国坚持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在周边外交中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
继续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怎么打造命运共同体,要发挥我们经济上的特长,地缘上有优势,同时补上安全的短版,通过双边的多边的,尤其是这种区域合作的办法,建立亚太新的安全架构。
中国积极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中美关系平稳过渡,两国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中欧共同建设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和发展中大国合作迈上新台阶。
中国坚持底线思维,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觊觎他国权益,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百金买屋,千金买邻,好邻居金不换。”与中国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周边国家,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首先反映在与邻居们关系的变化上。长期以来,周边外交一直位于中国外交总体布局中的首要位置。“周边是首要”的外交布局不变。稳定、友好的周边环境,无疑能助益中国及区域发展。中国周边外交在推动地区发展、维护地区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对周边的辐射力和作用力将不断扩大。
(作者单位:新疆自治区党校民理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