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郁解郁方治疗郁病临床研究*

2019-08-14 00:59:54吴鹏亮韩祖成
陕西中医 2019年8期
关键词:郁证连翘百合

王 翠,吴鹏亮,王 苗,韩祖成,陈 杰

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 71000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大,郁病患者逐渐增多[1],表现为情绪不宁、精神不振、焦虑不安、紧张害怕、急躁易怒、闷闷不乐、悲伤欲哭、胸胁胀痛,默默不欲饮食,以及有咽喉如物梗阻等表现[2]。中医认为郁病的病因总属情志所伤,与肝关系最密切,其次涉及心、脾,肝失疏泄、心失所养、脾失健运、脏腑气血失调,是郁病的主要病机[3]。

目前临床上主要是药物治疗,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4]。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抑郁受到重视,本研究采用对照法将百郁解郁方与帕罗西汀在抑郁治疗中的疗效进行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至2017年12月就诊于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的郁病(肝郁气滞,心神不宁型)患者共120例,采用统计系统进行随机化分配,将所有纳入的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依次装入随机信件分配治疗,并作登记(在分组时要保证各组患者的病程、性别、年龄等的均衡性,各组间的均衡性也要注意)。按照《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制订患者患者知情同意书。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0版[5]郁病(肝郁气滞,心神不宁型)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抑郁相关诊断标准[6]。

剔除和脱落病例标准:未按规定服药或相关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定者予以剔除;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宜继续参加试验者,研究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或病情恶化者,需要紧急治疗的,受试者中途退出临床研究的,均可中止临床试验。

两组患者基线情况的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两组患者组间基线齐(P>0.05)。

表1 两组患者基线情况的比较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帕罗西汀片(国药准字:H20031106)20 mg,1次/d,早饭后服。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百郁解郁方( 柴胡、 郁金、山栀、 巴戟天各10 g,柏子仁、麦冬、菖蒲、焦三仙、生龙骨、五味子各15 g,远志12 g,香附子、贯叶连翘、莲子心、黄连各6 g)。

上述两组治疗共持续6周。

3 观察指标 进行基线值评估: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HAMD、HAMA)等。

两组分别在治疗后6周进行相关量表评定。HAMD量表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进行HAMD量表评分。HAMA量表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进行HAMA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评定。

4 疗效标准 在临床科研中进行疗效评定不能只依靠诊断标准和病情观察以及精神药理学来反应,郁病的特点和评价郁病的严重程度还需要量表来支持。常用评价量表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此量表是目前临床研究中最为经典、应用最为广泛,也是公认的焦虑抑郁评定量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的分值能较好地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本研究主要依据治疗先后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减分率进行疗效评价。

结 果

1 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HAMD、HAMA量表及中医症状积分量表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HAMD量表、HAMA量表及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见表2~表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HAMD量表的比较(分)

注:治疗后两组量表评分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HAMA量表的比较(分)

注:治疗后两组量表评分比较,P<0.05

表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分量表比较(分)

注:治疗组治疗前后量表评分比较,P<0.05

2 两组患者治疗6周后疗效情况比较 见表5。由表5可见,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表5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情况比较[例(%)]

注:两组患者疗效比较,P>0.05

讨 论

《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五运和情志对人脏腑功能影响的相关论述,譬如“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此为最早的五郁之说,已经蕴含着郁证的病因、病机,其中“木郁达之”对后世及今天的临床治疗仍有极大的指导意义。《黄帝内经》指出“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后人在此理论基础上,总结出七情致郁、因郁生病。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养生方》[7]有这样的描述“哭泣悲来,新哭讫,不用即食,久成气病”,此中对“气病”的病因病机的描述与今日我们所说的“郁病”有很高的相似性;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8]用百合为主药,治疗百合病,以甘麦大枣汤治疗脏燥,拟半夏厚朴汤治疗咽中如有炙脔的梅核气,行奔豚汤治疗气上冲胸之奔豚气,这些记载不仅为后世在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方面提供了依据,至今这些治法方药在治疗郁病方面仍有很好的疗效,为中医治疗郁证的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元代《丹溪心法·六郁》创立了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自创六郁汤、越鞠丸等经典方剂,开创了治疗郁证专方的先河,一直沿用至今,在中医治疗郁证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明代医家虞抟在《医学正传》中首次提出“郁证”这一病名,后世医家已逐渐认识郁病的主要病因为情志不舒、气机不畅。如《古今医统大全》说:“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景岳全书·郁证》也将郁证归因为情志之郁,对怒郁、思郁、忧郁这三种郁证给予了重点阐述及论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肝脾肺肾,分别化为喜怒悲忧恐之五气,即心以喜为志,喜伤心,肝以怒为志,怒伤肝,脾以思(悲)为志,思伤脾,肺以忧为志,忧伤肺,肾以恐为志,恐伤肾。

综上所述,郁病病机多为七情过极,刺激过于持久,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导致情志失调,尤以悲忧烦恼最易致病[9]。当肝疏泄失司,肝病传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气交阻,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使心血亏虚,心神失养,气机运行不畅,均可出现郁证。“气郁而湿盛,郁久而生热,热郁炼液为痰,痰结而血滞,血滞而湿盛,此六者相因为病也”,简单而深刻的概括了六郁学说的演变规律。郁则气滞,气滞久则必化热,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升降之机失度,初伤气分,久延血分,延及郁劳沉[10]。若恼怒伤肝,肝失调达,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则为火郁;谋虑不遂或忧思过度伤脾,脾失健运,食滞不消则蕴湿、生痰、化热等,则又可形成食郁、湿郁、痰郁、热郁。气滞血瘀则为血郁;素体肝旺或体质素弱,加之情志刺激,肝郁横克脾土,饮食渐减,气血生化乏源,久则气血不足,心脾失养;或郁火暗耗营血,阴虚火旺,心病及肾,而致心肾阴虚。郁病始于肝失调达,疏泄失常,故以气机郁滞不畅为先。气郁则湿不化,聚湿生痰,致痰气郁结;气郁日久,血行瘀滞,而致血郁;血郁日久化火等,均以气机郁滞为病理基础。病理性质初起多为实,日久转为虚或虚实夹杂证。

原发性内源性机制学说认为大脑受损导致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能神经的平衡关系被破坏与PSD的发生与相关,左半球前部损伤更易引发PSD且抑郁程度更重。但此后的研究认为PSD的发生与损伤部位无关。国外学者对杏仁核研究发现发现:杏仁核的体积越小,认知损害程度越大,说明了杏仁核小的患者容易患有抑郁症[11]。反应性机制学说:社会心理学机制即心理状态在家庭、社会、生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失去平衡,引起反应性抑郁状态。Shima[12]在对抗抑郁剂研究中发现,治疗效果与患者家庭状况(患者年龄及配偶)有关。有研究表明PSD的发生与功能损害、医护环境、患者生活状况(独居及患者发病前的酗酒不良嗜好)有关[13]。西医认为PSD的发病机制由于受到研究设计和环境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不能明确的给予解释[14],但从以上两种学说明了生理及心理对PSD的影响。

百郁解郁丸为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医院韩祖成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方,以百合汤、逍遥散、甘麦大枣汤等为基础加减化裁而来,方中以百合清心安神,养阴润肺,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为君药,百合取百合汤之意,养阴清心,主治心烦惊悸,失眠多梦;臣以郁金行气解郁,清心凉血,活血止痛;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佐白芍养血柔肝,平抑肝阳,止痛,敛阴;当归活血补血,润肠通便,调经止痛;茯苓健脾宁心,利水消肿,渗湿;贯叶连翘取连翘心清心泻火之效;牡蛎重镇安神,补阴潜阳,软坚散结;甘松开郁醒脾,行气止痛;浮小麦益气固表止汗,除热;大枣养血安神,补中益气为使,炙甘草益气补脾,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取甘麦大枣汤之意,养心安神,主治脏躁,症见精神恍惚、悲伤哭泣、心烦、夜寐不安、甚则言行失常[15]。诸药合用,共凑疏肝解郁,养心安神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含有挥发油、硬脂酸、油酸、廿四酸、亚麻酸、棕榈酸、柴胡醇、葡萄糖及皂甙等。其主要活性成分是柴胡中的柴胡总皂甙,能够保肝抗炎、镇痛镇静、降温镇咳、降低血压等。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系统可能与柴胡提取物的抗抑郁机理有关。贯叶连翘其有效成分金丝桃素具有抑制神经中枢及镇静功能。中国传统医药文献较少详细记载关于连翘的治疗抑郁症用途,但是在欧洲已有大量有关贯叶连翘治疗抑郁的文献报道,德国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有40%使用了贯叶连翘。贯叶连翘被用作抑郁症的治疗已有数十项有科学依据的对照研究。药理试验表明百合总皂苷具有抗抑郁活性,能调节脑内5-HT能神经系统有关[15]。

猜你喜欢
郁证连翘百合
胡国恒从肾论治青少年郁证
保和丸中连翘的作用撷菁
适时调整郁证诊疗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关于连翘茶你知道吗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09-25 03:04:42
风吹百合香
学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 02:11:30
清心消暑话百合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11-17 22:51:26
2015版《中国药典》连翘项下连翘苷、连翘酯苷A测定方法的改进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34
百合依依
传记文学(2017年4期)2017-04-25 23:09:32
仲景方在郁证中的运用
富贵像风吹过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