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通,毛书歌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颈肩腰腿痛研究治疗中心(洛阳 471002)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ination,LDH)泛指腰椎间盘在外力(外伤或劳损)作用下纤维环受到损伤,使髓核、软骨终板向不同位置突出,对神经根产生刺激或压迫而产生的腰腿疼痛[1-2]。非手术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治疗方案,但临床上治疗方式繁多,尚缺乏统一方案,随着人们的医疗诉求不断增长,其疗效已无法满足现阶段临床需求,因此需要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3- 4]。我院颈肩腰腿痛研究治疗中心经研究发现手法整骨在调整椎管内应力、促进病变恢复等方面有较为显著的疗效。为进一步探讨手法整骨复位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将我院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院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
纳入标准:①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组的患者;②满足《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5]与《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6]诊断标准患者;③经X线、CT或MRI确诊患者等,同时排除[7-8]:①脊柱或腰椎骨折、骨盆先天发育不良或严重骨质疏松患者;②髓核突出且伴有神经障碍患者;③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患者等。其中,观察组患者男29例,女21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为(45.4±10.6)岁;病程1~16个月,平均病程(7.3±2.4)个月;L4/5椎25例,L5/S1椎19例,L4~S1椎6例。对照组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为(45.9±11.4)岁;病程2~14个月,平均病程(7.7±2.8)个月;L4/5椎27例,L5/S1椎18例,L4~S1椎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与患椎等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临床牵引治疗,包括口服洛索洛芬钠(国药准字H20030769,产品规格:60mg)、静滴七叶皂苷钠(国药准字H20057826)、甘露醇(国药准字H32025228)等药物治疗。
2.2 观察组:患者在牵引基础上加用手法整骨复位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其中手法整骨复位为:第一步,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助手固定骨盆,及一侧下肢。术者将患者双下肢分别直腿抬高,并作踝关节背伸,高度以患者能耐受为限,但不低于50°,不高于100°。先健侧、后患侧,每侧3次(如中央型突出则先症状较轻侧、后症状较重侧)。第二步,患者健侧卧位(如中央型突出则症状较轻侧卧位),健肢贴紧床面并伸直,患者尽量屈曲。术者面对患者,一手肘推肩向后,一手肘压臀并用拇指压住病变间隙上位棘突(如有棘突偏歪则以偏歪棘突为准),双肘交错用力,调整力线,当力线传导至拇指下并有阻抗感时突然发力,可闻及弹响声同时拇指下有关节松动感。然后患者患侧卧位,重复操作一遍。 第三步,将患者按病变阶段、身高不同等固定于三维整脊床上,术者站立于患侧(中央型突出站立于症状较重一侧),一手掌根按压于相应病变节段关节突间隙,中指平行脊柱方向(或上或下),另一手虎口叠加于腕背部,双肘关节伸直,向腹部垂直用力连续弹压(弹压过程中,嘱患者张口呼吸,切勿闭气)。弹压20~40次,出现手下关节突松动或肌张力明显下降即可。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为:选用自拟中药方(千年健、威灵仙、红花、当归、苏木、伸筋藤、青风藤、赤芍)研磨成粉加入白酒与陈醋浸泡7 d,纱布浸泡药液后敷于患处并以电极片连接治疗仪置于患处,调整电流强度,1次/d,30 min/次,连续治疗14 d。
3 观察指标 下腰痛情况参考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9],包括下腰痛主观症状等7个项目,分数越高代表腰部疼痛越轻。治疗效果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规定临床症状与体征接近或完全消失,JOA减分率≥100%为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JOA减分率60%~99%之间为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缓解,JOA减分率25%~59%之间为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改善,JOA减分率<25%为无效。临床治愈+显效+有效为总有效。腰椎功能参考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10],包括腰背痛或腿痛等10个项目,分数越高代表腰椎预后越差。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JOA评分与JOA总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与JOA总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与JOA总分与同组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显著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与JOA总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直腿抬高角度与腰椎曲度值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直腿抬高角度与腰椎曲度值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直腿抬高角度与腰椎曲度值与同组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直腿抬高角度与腰椎曲度值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指数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腰背痛或腿痛、生活自理能力、提物、行走、坐立、站立、睡眠、社交活动、旅行、性生活、ODI指数等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腰背痛或腿痛、生活自理能力、提物、行走、坐立、站立、睡眠、社交活动、旅行、性生活、ODI指数等与同组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背痛或腿痛、生活自理能力、提物、行走、坐立、站立、睡眠、ODI指数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JOA评分与JOA总分(分)
注:组内与治疗前比较,*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直腿抬高角度与腰椎曲度值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指数
注:组内与治疗前比较,*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P<0.05
4 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总体治疗效果[例(%)]
据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LDH是我国最常见的中老年退行性骨科疾病之一,以L4/5椎与L5/S1椎间盘最为多见,好发于25~60岁人群,因症状存在隐匿性,因此其发病率很难估计[11-12]。LDH可引发腰部或下肢重度疼痛,甚至可影响日常生活能力,是造成患者劳作能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及时治疗[13-14]。
约80%~90%的LDH患者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案,包括休息、药物干预、手法复位、针灸等方式,因治疗方式较多,目前尚缺乏统一方案[15-16]。中医治疗在LDH治疗领域具有较高的临床地位,其中手法复位与中药干预是治疗LDH的核心方式。LDH在中医隶属“腰腿痛”、“痹证”范畴,主要为气血不足、外感风寒、血瘀阻经、长期劳损所致,其病机主要为机体亏虚,风寒湿邪气入侵,致使椎体轻微离位,椎间盘突出,因此可作为机理进行针对性治疗[17-18]。
手法治疗早在《医宗金鉴》提出,主张“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手法复位可旋转或牵拉纤维环与后韧带产生张应力,可促使突触的髓核移位或部分回纳,可调整小关节对合,加大椎管容积,并刺激局部血粘度,加速循环,产生热效应,因此可作为镇痛与恢复椎体生物学效应的主要手段[19-20]。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是中药熏蒸理论下衍生的新型治疗方法,是在电极作用下经皮将药物离子导入局部毛细血管,迅速到达病灶产生药效,具有远红外线热疗与穴位治疗效果,具有起效快、作用明显的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广泛[21-22]。
为进一步探讨手法整骨复位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将我院1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数据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JOA评分与JOA总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直腿抬高角度与腰椎曲度值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背痛或腿痛、生活自理能力、提物、行走、坐立、站立、睡眠、ODI指数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可以看出,手法整骨复位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可明显缓解腰腿疼痛,调整腰椎生物学结构,改变椎间盘突出与神经根位置关系,改变椎管内微环境,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腰椎的预后。综上所述,手法整骨复位结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