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工作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阿尔泰陆缘活动带克兰古生代火山弧中部的阿勒泰火山~沉积盆地中,为活动大陆边缘陆内裂谷火山盆地,成矿区带属阿尔泰成矿带克兰多金属成矿亚带,是钨、金、铁、铜、铅锌多金属重要成矿远景区。
区域属阿勒泰地层小区,出露的地层有:中下元古界克尔木齐群(Pt1-2k)、中~上志留统库鲁木提群(S2-3kl)、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D1kb)、中泥盆统阿勒泰镇组(D2a)。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为区域钨多金属矿主要赋矿地层,本次工作发现的克兹尔尕因钨多金属矿床就位于工区东北部该组地层内。
区域内Ⅲ级构造单元属西伯利亚板块阿尔泰陆缘活动带克兰晚古生代弧后盆地,区域内构造线北西~南东向为主,以阿勒泰复式向斜为主体,次级褶皱及断裂均较发育。
钨矿为近几年在该矿带新的突破,矿化类型为矽卡岩型,主要产于阿巴宫岩体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地层接触带处,代表性矿床有克兹尔尕因白钨矿,规模已达中型。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为一套变质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组合,主要岩性由浅粒岩~变粒岩~大理岩~矽卡岩等组成,在矿化体两侧见高温指示矿物堇青石,主要产于黑云母石英片岩中。阿巴宫大断裂贯穿工区,为岩体与地层的分界断裂。岩浆岩主要为二叠纪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与地层为断层接触关系。变质作用以区域变质为主,接触变质及动力变质作用次之。
含矿层为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第二岩性段,其主要岩性为变粒岩,少量黑云母石英片岩、矽卡岩,其赋矿岩石为透辉方解石榴石矽卡岩,主要见于阿巴宫岩体与地层接触带外侧100m~200m处,呈带状顺层产出。
该含矿层地表断续长约16km,厚约50m~100m,走向约135°,倾向南西,倾角75°~85°,局部被残坡积物覆盖。具硅化、褐铁矿化、红锌矿化、孔雀石化、黄铁矿化及白钨矿化等矿化蚀变。带内共圈定钨多金属矿体13条,分为三个矿段。其中,白钨矿体地表控制长150m~850m,厚2.71m~30.82m,WO3品 位0.21%~0.48%,最高可达1.24%。钨多金属矿体地表控制长300m~600m,厚3.99m~11.02m,WO3品 位0.085%~0.48%,最高可 达0.81%;Cu品位0.25%~0.36%,最高可达0.85%;Zn品位0.67%~1.40%,最高可达4.70%。伴生金品位0.13-0.26×10-6。
矿床位于阿巴宫中酸性岩体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第二岩性段地层外接触带,矿体主要赋存于透辉方解石榴石矽卡岩内,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岩石硅化、绿帘石化较强,见诸多细小石英细脉及扁豆发育,综上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后期叠加热液改造。
图1 巴斯铁列克矿区地质简图
调查区位于西伯利亚块阿尔泰陆源活动带克兰晚古生代岛弧中部的克兰火山~沉积盆地之中,属于大哈拉苏~蒙块稀有金属~有色金属矿带,向东与蒙古钨锡成矿带相连。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火山活动在华力西期达到高峰,形成了以铜为主的多矿种、多成因、多类型矿(点)床,在空间上密集成群,分布呈带。
克兰火山~沉积盆地内早泥盆世中酸性~酸性火山活动强烈,形成厚大的海相火山碎屑岩系,康布铁堡组地层中广泛分布气水热液通道,在通道附近形成变质似矽卡岩、后期经过多次热液活动大量金属硫化物形成,金属矿物主要有磁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白钨矿等,由此而形成矿源层。
其中下泥盆系康布铁堡组上亚组第二岩性段为主含矿层,主含矿层形成于两次火山活动间隙期,为一套火山碎屑-碳酸盐沉积建造,其主要岩性为变粒岩、少量大理岩及矽卡岩,岩石中有较多火山汽液喷流沉积产物,如硅质岩、重晶石、条带及似层状矽卡岩,局部伴有条带状、细脉状、透镜状硫化物及磁铁矿。
含矿层以火山洼地及其边缘的铅锌多金属矿含矿性最好,形成块状硫化物铅锌多金属矿床。该含矿层中主要有恰夏、铁米尔特、巴斯铁列克等几个沉积洼地,这些小型沉积洼地受阿勒泰复式向斜及北西—南东向基底断裂控制,洼地内火山喷流沉积铁锰质大理岩层厚达数百米,长0.5km~1.5km,火山汽液交代似矽卡岩分布较为广泛,厚几米至几十米,局部形成钨多金属矿床。
调查区内发现的巴斯铁列克钨多金属矿床位于泥盆系下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第二岩性段中,赋矿围岩主要为一套含绿帘、方解、石榴石矽卡岩。通过填图区内共发育矽卡岩脉20余条,主要集中分布在克孜尔尕因和巴斯铁列克地区,长度200m~850m,宽度5m~50m,捡块样显示含钨多金属矿的有13条之多,含矿建造极具优势。
区域内下泥盆康布铁堡组上亚组地层中铜铅锌金等成矿元素丰度值高,铜、铅、锌、金丰度值相对于地壳克拉克值的浓集系数分别为1.15、1.47、2.60、4.75。与含矿层下泥盆康布铁堡组上亚组第二岩性段中成矿元素的高丰值相对应,区域内由东到西有大东沟、恰夏、萨热阔布、铁木尔特、阿巴宫、红墩、蒙块、大哈腊苏、哈腊苏、巴斯铁列克等综合异常带,异常中金铜铅锌等主成矿元素及其共伴生指示元素峰值高、均值大、衬度好,异常规模大,异常区一般均可见铜锌多金属矿化和铅锌(铜)多金属矿体,为矿致异常。
1:1万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在调查区圈定了5处组合异常(HY-1~HY-5),其中克孜尔尕因白钨矿床、巴斯铁列克钨多金属矿床位于HY--2、4号异常内。HY-3、5号异常在走向上可与上述三处异常连接成带,W、Au、Cu、Zn、Sn的极大值分别为100×10-9、1000×10-6、653×10-6、50×10-6、50×10-6,异常浓集中心十分明显,元素套合关系较好。经地表踏勘性检查,已经发现了诸多白钨、铜、锌的矿化线索。
这些异常所处的成矿地质背景及环境复杂,成矿较有利,找寻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的空间较大。
区内为钨多金属成矿系列,主要矿产有钨、锌、铜、金等,成矿期主要为早泥盆世(区域变质期)。矿体受岩性控制,与接触交代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型。
通过几年的工作,于小东沟~巴斯铁列克地区圈定了一条钨多金属矿化蚀变带,长约25千米,宽约50m~150m,带内普遍发育白(黑)钨矿化、孔雀石化及红锌矿化等,该带向南东部一直延伸至锡伯渡地区。在蚀变带内圈定了白钨矿体3条、黑钨矿体8条、钨多金属矿体10条,矿 体 长100m~850m,厚2.23m~30.82m,WO3品 位0.21%~0.53%,最高可达3.74%,探求(333)+(334)类WO3金属量近三万吨,依据该带延伸情况预计,带内钨矿资源量可达大型。
上述成果显示,工作区内矿化蚀变带规模大,已获得的WO3资源量已达中型,同时共生有铜、锌、金等矿产,伴生有钼、铋等矿产。已发现的矿体深部工程控制较浅,仅为80m以内。边部缺少工程控制。如果通过进一步钻探验证,区内WO3资源量很有可能突破到超大型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