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健康促进行为的差异化研究

2019-08-14 02:30:46吴凡绳宇
中国全科医学 2019年22期
关键词:家人维度量表

吴凡,绳宇

社会网络是个人之间或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体系[1]。人们通过这些社会关系建立自我认知,获得情感、物质、信息等社会支持[2]。然而,步入老龄阶段后,由于个体社会角色的改变、疾病、生活事件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可能会形成脱离社会关系网络、脱离机构联系或缺乏社会参与的一种状态,即社会隔离[3]。该状态已是衡量社会公共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国外研究者重点探讨了社会隔离与老年人健康的关系,研究显示,存在社会隔离的老年人死亡风险是不存在社会隔离老年人的2~4倍[4-5]。个体健康促进行为是提升健康的直接因素之一,而社会隔离的出现可能会阻碍老年人获取来自社会网络的社会支持、建立健康认知等,从而影响其健康促进行为,导致不良健康结局[6]。本研究旨在于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了解社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情况及不同社会隔离状态下健康促进行为的差异,为今后从社会隔离角度出发探讨促进老年人健康老龄化的公共卫生策略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7年7—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共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所辖区域的485例老年人进行健康老龄化水平调查,调查具体情况参见文献[7]。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在社区居住1年及以上;(3)无认知、听力、语言沟通障碍;(4)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在社区暂住探亲人员;(2)病情严重无法配合者。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老年人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居住方式、身体状况等。

采用LUBBEN社会网络量表-6(Lubben Social Network Scale 6,LSNS-6)评价老年人是否存在社会隔离[8]。量表针对老年人的社会网络区分了家人和朋友,即包含家人网络部分和朋友网络部分,这两部分均包含权重相等的3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回答与赋分分别为:“没有”=0分,“1位”=1分,“2位”=2分,“3~4位”=3分,“5~8位”=4分,“9位及以上”=5分。所有条目得分相加之和为0~30分,总条目得分之和<12分判定为存在社会隔离,各部分条目得分之和<6分判定为相应的家人隔离或朋友隔离[9]。在本研究中,总体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9。

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II)评价老年人的健康促进行为[10]。曹文君等[11]对该量表做了文化调试和信效度检验。中文版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共40个条目,6个维度,分别是:人际关系、健康责任、压力管理、营养、躯体活动、精神成长。采用4级评分法,1分表示“从不”,2分表示“有时”,3分表示“经常”,4分表示“常规”。总体得分和每个维度的得分为各条目相加之和,得分越高表示健康促进行为越好[11]。在本研究中,总体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7,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范围为0.75~0.92。

1.3 质量控制 研究者按照规范程序联系研究现场开展调查。由研究者向老年人说明研究目的并获取其信任。研究者现场一对一发放问卷,并且按照统一指导语对问卷填写要求进行说明。要求老年人独立完成问卷的填写。针对老年人的提问,研究者使用统一解释语言,避免诱导性解释。回收问卷时检查漏项、错误项、多选项等并及时要求老年人进行填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健康促进行为情况 485例老年人中存在社会隔离者111例(22.9%),存在家人隔离者62例(12.8%),存在朋友隔离者135例(27.8%)。健康促进行为总分范围为40~160分,平均(101.61±16.58)分,各维度健康促进行为得分见表1。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社区老年人的社会隔离和健康促进行为比较 不同年龄、性别、月收入、居住方式、身体状况老年人社会隔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不同的老年人社会隔离状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不同年龄、身体状况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居住方式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老年人社会隔离与健康促进行为的关系 存在社会隔离的老年人总的健康促进行为得分及人际关系、健康责任、压力管理、躯体活动、精神成长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无社会隔离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家人隔离的老年人总的健康促进行为得分及人际关系、压力管理、躯体活动、精神成长维度得分低于无家人隔离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朋友隔离的老年人总的健康促进行为得分及人际关系、健康责任、压力管理、营养、躯体活动、精神成长维度的得分均低于无朋友隔离的老年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3.1 老年人的社会隔离情况 本研究中老年人的社会隔离比例为22.9%,这与张硕等[12]的调查结果相似,也比较接近国内外其他研究的结果[5,13]。老年人产生朋友隔离的比例要高于家人隔离的比例,该结论与张文娟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一方面,这可能与我国孝道文化有关,赡养老年人是每个人需要恪守的道德规范,因此,大部分的老年人与家人保持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家人也是为老年人提供各种社会支持的主体。另一方面,也符合社会护航模型所提出的在老年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家庭成员是其主要护航者的阐释。此外,尽管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女性有较多社区伙伴且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男性则多存在社会隔离的状态[15]。但是由于本研究调查的人群来自发展较好的城市社区,社会保障福利和医疗福利等方面均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年龄、性别、月收入、居住方式、身体状况等因素对社会隔离的影响尚不明显。不过,在本研究中,文化程度不同的老年人的社会隔离比例存在差异。不同文化程度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资本、社会影响、社会认知以及价值取向等,这些会影响个人的社会网络[16-18]。在城市社区大部分的老年人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作为小群体的低文化程度老年人势必存在社交圈缩小的问题,最终导致其社会隔离状态的比例高于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

表1 485例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各维度得分情况Table 1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s and their scores among 485 elderly in community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社区老年人的社会隔离情况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social isolation status of the elderly with differen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mmunity

3.2 人口学特征的差异与健康促进行为 随着老年人口的急剧增长,健康老龄化被再一次提上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日程[19]。健康促进行为是健康老龄化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20-21]。本研究调查的老年人群整体健康促进行为平均得分为(101.61±16.58)分,这与国家近几年在宏观层面上出台了一系列健康中国的政策和指导意见密不可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响应国家的号召,从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中医治未病等方面大力发展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工作[22-23]。老年人在健康促进行为方面的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以至于尽管85.2%(413/485)的老年人具有1种及以上慢性病,仍然未能明显影响其健康促进行为的得分。然而,不同性别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24]。男性相比女性而言,对自己健康促进问题关注较少,包括主动寻求医疗帮助、参与躯体活动、参加社区举办的健康教育讲座等[15,25]。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一方面决定了老年人信息获取能力、信息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决定了老年人对医疗服务或身体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因此,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越高的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得分相应也会越高。

表3 不同人口学特征社区老年人的健康促进行为得分比较(x± 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s of the elderly in community with differen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表4 不同社会隔离状态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得分比较(x±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health promotion behaviors scores of the elderly within different types of social isolation

3.3 不同的社会隔离影响老年人健康促进行为的侧重点不同

社会隔离势必会导致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减少,人际互动减少。处于该状态的老年人与周围社会环境的信息共享也会较为局限,因此,会影响其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然而,社会隔离、家人隔离对老年人营养维度的影响不明显,可能与老年人对于健康饮食存在长久且深刻的认识有关。此外,家人隔离对老年人的健康责任影响也不明显,健康责任更多源于个体的价值判断,老年人一般具有较为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因此,在自身的健康责任方面老年人具有较强的掌控能力,不易受到外界社会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对存在朋友隔离的老年人其健康促进行为及各维度水平均较低,由此可见朋友关系网络对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性。以往的研究显示,朋友能够影响老年人对于健康的认知,此外也能够更多地给予老年人精神上的和心理上的安慰,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26]。社区老年人存在社会隔离的比例将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不断增加,社会隔离势必会影响其健康促进行为的方方面面,最终带来不良的健康结局,阻碍健康老龄化的实现。本研究结果提示社区医务人员应积极关注老年人的社会隔离情况。同时,本研究也为今后从社会隔离角度出发探讨促进老年人健康老龄化的公共卫生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贡献:绳宇和吴凡负责研究设计、质量控制,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吴凡进行数据收集、整理与统计分析,文章撰写;绳宇负责文章的质量监控及审校,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家人维度量表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0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海峡姐妹(2019年9期)2019-10-08 07:49:16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光的维度
灯与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我的家人
亲子(2014年9期)2014-10-23 1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