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

2019-08-13 14:09周意
锦绣·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策略研究阅读教学

周意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教学科目,通过语文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因此,语文学科在小学众多学科中非常的突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而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技能培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提出具体的文本细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研究

引言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文本细读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细读融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更好的感受作者写作时的感情。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帮助小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就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难题之一。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不能重视到学生文本细读中自我分析能力的养成,一味的帮助其理解文本含义。并且在教学基础上将知识盲目延伸,使得学生顾此失彼。为此,下文针对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相关阅读教学策略,希望能够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改变我国当前的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负责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只能够被动的学习,不能够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文本阅读为实现这种转变提供了路径,通过对如何提高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探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生通过阅读不仅能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有利于培养自身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在教学《月是故乡明》时,学生每读一句或者一段话,就要思考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感受笔者的思乡情感,挖掘深处的含义,对祖国华夏儿女团圆及祖国大一统的期盼[2]。

(三)有助于提高教学的专业素养

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提升自身的表达方法和表达技巧,需要对阅读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文本细读也给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途径,教师可以在不断的文本阅读中,感受不同笔者的写作风格及内心情感变化,发现自身的缺点,进而从本质上彻底提升自己。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全程帮助学生进行文本的解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如果学生遇到不能够理解的内容时,教师会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学习,而不能够代替学生进行文本的思考。但是就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在很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会全程帮助学生进行文本的解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尽管学生能够对文本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如此,由于学生进行文意思考以及阅读讨论中,将会占据很多教学时间,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只能以教学理解的方式取代学生自由理解环节,这样的形式不利于学生在閱读中进行文本细读[3]。

(二)盲目进行拓展延伸

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文本教学以后,通常会挑选出学生理解较难的内容进行延伸教学,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教师错了,盲目的进行延伸学习不仅不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甚至还会让学生陷入思考的困境。课堂延伸并没有错,但是课堂延伸需要以学生文意掌握为基础,逐层深入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不是将学生带入到思维的混乱中,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一)对文章大意进行整体把握,进行局部细读

对于一篇优秀的文章来说,是一个整体,其中的每一个文字和每一个段落都与中心思想息息相关,在文本细读中不能够进行单字分析,也不能够逐句分析。在进行文章细品中,首先需要对其文意进行整体掌握,从全局角度对作者的写作思想进行分析,然后从具体段落中进行详细探究。避免在实际阅读中将文章划分的支离破碎,打破其原有的美感。整体性阅读,就是对文章的综合信息进行总结,进而帮助学生获得文本的核心 价值,文本结构、文本语言风格、文章背景中进行综合把握。

(二)要深入浅出,进行规律细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面对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小学生,而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高,每一次的文本段落分析对其学生而言都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同时也是学生知识整合、内化以及再学习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将学生当作成年人看待,需要对注重教学上的趣味性,并以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深入”是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在掌握文章大意之后以局部细节设问引发学生思考,首先需要信学生投入情感进行阅读,对关键字进行分析透彻[4]。

(三)合理课外拓展

盲目课堂延伸使得学生思维陷入困境,学生会觉得阅读分析比较困难无从下手,并在阅读学习中失去信心。而科学合理的开展课外阅读延伸,首先需要避免阅读教学上的盲目性。教师需要对学生阅读掌握能力充分了解,根据学生阅读特点进行文本延伸,而不是为学生创设比较难思考的阅读问题。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兴趣,不仅能够扩大阅读面,还能引导学生多读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已经成为教学的常态,我们要用多元化的视角,将多元的阅读价值体验统一于文本的教学价值内,在把握文本的整体意义的时候,挖掘文本的细节感情,在整体的意义当中发现多个层面的意义,不仅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融洽学生、教师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但是对于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仍旧需要探索更加先进的方法,完成这一种伟大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陈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4):194-194.

[2]蒋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6(1):29-29.

[3]庞凤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J].求知导刊,2016(6):81-81.

[4]何冬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4(4):152-152.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策略研究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