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珍
摘 要:作为终身教育的开端,学前教育不仅应是全面的、启蒙性的,还应当是有助于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的。为此,幼师需不断优化教育理念,创新教学开展形式,使孩子的身心健康、个性性格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学期教育;幼儿;个性发展;重要性
一、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
1、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
3-6岁幼儿的心智懵懂,其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1]。幼儿的反应更多时候都是成人行为的影子,幼儿教师与家长在这个阶段中要对幼儿给予正面教育,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对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个性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2、有利于幼儿的人格发展
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其源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使其发挥所长。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幼儿的不同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进行归类,开展适宜的教学内容,立足于促进孩子的未来成长的角度施教,使孩子具有健全的个性、良好的行为习惯。
3、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纵深推进,使学前教育所受的关注度愈发提升。虽幼儿时期的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通过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合理安排,促进孩子语言、情感、艺术、知识、技能等方面均衡发展,是孩子个性养成的重要时期,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育的面向全体,确保每一个幼儿在学习中都能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积极引导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为其高阶段的学习夯实基础。
4、有利于实现幼儿个体社会化发展
幼儿的年级虽然较小,但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必然要接触社会,而学前教育在幼儿个体的社会化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良好的学前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获得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更需注重创新施教,幼儿园也是一个小集体,教师可通过有效教学引导、实施与孩子认知能力相匹配的教育方式,促进其个性的社会化发展,使其能够具有规则意识、协作能力。
二、学前教育中幼儿个性发展教育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时期正是培养价值观念的起步阶段,良好的个性发展能够影响幼儿未来一生的发展方向。而幼儿园是孩子学习、成长记生活的地方。为了实现幼儿个性的健全发展,为其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则能够更好地养成孩子良好的价值观念。因此,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应该重视和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无论是在性格、情感以及在自我态度方面都使幼儿获得良好的培养。例如:在沙水区的学习游戏中,让孩子们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引导幼儿互相帮助,培养其协作能力、礼貌谦让等个人品质,在无形中引导幼儿的正确价值观念。与此同时,也应引导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组合作中激发幼儿的自主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对个性的培养。
2、提高幼师专业素养
幼师既是孩子在幼儿园中朝夕相处的人,也是对幼儿影响较深的人。在幼儿的个性教育中,教师要注意幼儿的情感变化,注重个性化教育[2]。同时,教师也应注重与孩子接触时的言行举止,不仅仅要教知识,同时也应以身作则,树立模范作用,从而提高教学品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例如:当有孩子主动帮助教师时,老师也应对孩子说“谢谢你,多亏你来帮老师一起収牛奶瓶”,使孩子懂得要使用礼貌用语,并在得到认可后,愿意主动的去帮助其他小朋友。
3、施以个性教学方式
为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艺术教学方式,如美术、音乐等文体活动,养成孩子的个人兴趣爱好,引导幼儿实现个性发展。例如:在美术教学中,不应仅局限于绘画教学,也可以增加一些创意的剪纸、折纸、填色等游戏;或是让大家利用废旧物品进行美术设计,从而使其“变废为宝”,以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还可以开展班级中的主题的绘画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使其具有初步的竞合意识,这都对幼儿个性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幼儿园的学前教育主要以班课的形式进行。除了受资源的限制之外,也存在一定的教育理念问题。幼儿园时期的个性培养是孩子个性成长、心智发展的关键。众多的学前教育机构中,真正将幼儿个性发展运用到实际中的教育机构少之又少。因此,要想加强学前教育阶段的个性发展,必须完善学前教育的幼儿个性教育模式,根据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分类,以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
4、豐富幼儿游戏活动
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使幼儿获取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游戏,游戏也是直接影响儿童行为的因素之一。通过游戏,吸引幼儿主动、自愿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对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错误行为给予指导,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地保留幼儿自主游戏的时间,让幼儿有时间交流、互动,以及探索新的发现。教师也应该根据不同幼儿的个性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游戏活动,既保证游戏开展的效果,也提高每一个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游戏中提高其能力。幼儿在游戏中培养各种能力,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在某一方面的个性发展,从而使幼儿全面发展。因此,开展丰富的幼儿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5、促进家园共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鉴于家长的能力不同,素质层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学校与家庭之间相互配合。老师也应多关注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的性格、兴趣、爱好等,积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并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与此同时,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例如:可设置幼儿园的活动开放日,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活动中来。同时,这也将为幼师与家长的沟通建立的良好的渠道,以形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个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不仅为学前教育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幼师的授课能力与水平也提出了新要求[3]。作为幼师,首先应意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在日常与孩子接触时自己的言行举止;其次应充分注重游戏教学的价值,使孩子的认知意识、思维能力、个性养成在游戏中得到正面强化;最后应关注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中实施个性化教育,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而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子茜.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性[J].好家长,2018(89):126.
[2]焦素颖.关于学前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教育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7.
[3]张灵美.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7(08):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