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乔
摘 要:器乐音乐在直到16世纪才开始有了真正的发展,在巴洛克时期也有了空前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器乐开始脱离了声乐作品,成为独立的音乐体裁,器乐作曲家同时也是器乐演奏家,为器乐乐曲的创作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1750年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去世也标志着巴洛克时期的结束。
关键词:海顿;《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作品
协奏曲出现于巴洛克晚期(17世纪80年代,90年代),是巴洛克晚期的合奏曲主要体裁之一,分为独奏协奏曲和大协奏曲。基本上同一时期,悄然兴起了新的音乐风格——古典主义风格,这种风格的出现开启了西方音乐承前启后的新的时代,于18世纪下半叶发展到了最兴盛的时期。海顿的《C大调大提琴协奏曲》也是完成于这一时期,是古典主义时期的大提琴协奏曲中的代表作。
一、生平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是古典主义时期维也纳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与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都是最典型的和最完美的古典主义音乐代表。他出生于奥匈边境上的小镇上的贫穷车匠家庭,但尽管这样,浓郁的家庭音乐氛围是海顿在幼时就受到了音乐的熏陶。他在六岁时离开父母,并开始加入教堂开设的唱诗班学习,1740年正式加入维也纳斯蒂芬大教堂成为唱诗班歌童。但变声期后不得不退出唱诗班。他打工教书维持生活的同时,自学了作曲所需要的对位法,是从意大利作曲家和声乐教师波尔波拉(Nicola Porpora,1686-1768)学习作曲。
他在1758年成为莫尔钦伯爵的小教堂唱诗班音乐指导并写出了他的一些早期交响曲。但是后来,莫尔钦伯爵家中出现财政危机,不得不解散了已有乐队。但这也给海顿的事业带来了转机。他于1761年开始为保罗·安东·埃斯特哈齐亲王服务,在理想的环境下工作了将近三十年,也是在这里,他的音乐风格也逐渐成熟起来。
他一生中一共创作了104首交响曲,68首弦乐四重奏,52首钢琴奏鸣曲,13首弥撒曲,20部歌剧以及4首清唱剧。
二、风格
海顿《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带有属于他的独特的音乐风格,这种风格主要来源于海顿所处的历史时期和他的生活环境。古典主义产生于巴洛克晚期,对巴洛克音乐的风格有着继承与发展。
巴洛克音乐主要关注对神灵的崇敬,很少会关注人的感情以及世俗,音乐歌颂神,教会礼拜以及宫廷贵族的欣赏,距离西欧大众化的音乐还是有所不同的;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创作多,也缺少感情,但是开始关注世俗和人的情感,关注人的生活,作品也开始能从其中找到人在生活中的影子,给予了人想象的空间,尽管这个空间还不是那么开放,但已经不是单纯的让人只会想到神,是可以联系到实际生活去的。音乐从原来的对神的赞颂逐渐转变为与器乐相关的音乐作品,大量的管弦乐作品,钢琴作品也大量涌入。这是古典主义音乐与巴洛克时期音乐的区别。
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以主调风格为主,亲切、朴素,音乐语言精干明快。海頓的作品其中既有巴洛克的辉煌、严谨、肃穆,也有古典主义时期的机智、轻快,表现人的淳朴感情,而非真正的戏剧性、悲剧性或论理因素,没有过多的雕琢,耐人寻味。他的音乐井然有序,犹如见识广博深谙人生的老者,旋律典雅优美,曲式稳健而轻松愉悦,各个声部都有美妙的均衡。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和大提琴家也开始热衷于大提琴独奏曲的创作,题材和体裁的扩琴的使用音域也进一步扩大,也就开始使用了拇指把位,共涉及五个八度,演奏技巧也更加丰富。《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使用了大量拇指把位,技术大胆,大提琴表现力也十分丰富,技术上具有挑战性。
三、作品浅析
海顿的《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是他最为得意的作品,写作于1765年前后。它不仅仅拥有维也纳乐派的优雅,也有相当难度的技巧。全区共分为三个乐章。使用了古典主义协奏曲样式作成。但总奏与独奏的风格形成了对比,其中也包括巴洛克时期音乐遗留,因此,这是一首巴洛克与古典维也纳乐派相融合的音乐。第一乐章是典型的例子。
第一乐章,是大家广为熟悉的,C大调,4/4拍,中板稍快。协奏型奏鸣曲式,开头由管弦乐总奏的轻快的主题,共21 个小节,紧接着以第一小提琴作为旋律中心演奏出来旋律是第二主题,都以C大调给出了提示。弦乐组和双簧管,法国号的合作使音乐具有爆发力和令人激动的情绪,密集又对位准确的音符,第一主题与第二主题相互配合,描绘出了18世纪宫廷生活的盛大场面。
从第22小节开始出现大提琴的主旋律,依旧是C大调主和弦,但演奏出来的效果与乐曲开头的管弦齐奏有所不同,更加优雅,没有丝毫慌乱,主题演绎得更加深情,多次出现的三十二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紧凑的旋律织体中,也不乏独属于”海顿爸爸”的幽默诙谐;第41小节转入属调G大调,形成两段相似的旋律,音乐的氛围稍显不同,凸显相对较紧张的气氛;第79小节回到C大调再现,末尾增加了一段装饰性演奏,最后由管弦总奏开始的旋律结束。
演奏时不要在和弦的音之间产生间断,换弓时要流畅不留痕迹,不要出现音头。音符以三十二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居多,手握弓时手腕应保持放松,握弓不宜太紧否则会在换弓的时候产生不连贯和不协调的情况发生;级进的旋律先看似简单,实际演奏时要使每一个音都能被清清楚楚的表达出来却有难度,左右手的配合就很重要,两手要学会相互等待对方,当左手到位后,右手在进行运弓;不能因为快速而囫囵吞枣让音符乱成一团。
弓法的分配在连弓和分弓的基础上也加入了连断弓和有规律的混合弓法,要合理分配各个音所要使用的弓的长度,跳音多用断弓演奏。这一时期的大提琴音域的使用也开始扩大,左手的技巧也在不断的增加,海顿作曲框架内的音阶进行,换弦和换指,都与大提琴的拇指把位息息相关。双音的使用,以三六度为主,分解八度音程进行级进演奏,使原本单薄简单的旋律线更加有表现力和扩张力。
在这个乐章中也有着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风格。古典主义风格与巴洛克风格在18世纪是交叉并存的,装饰音是巴洛克是起的延续。在海顿的作品中存在大量的装饰音,并且这些装饰音都是十分具体的,因此在演奏时,要分辨清楚骨干音和装饰音的区别,例如:
这一句中,三十二分音符的装饰音部分,原本只需要”si,dol,re,mi”以及单音”dol”即可,但是由于巴洛克的装饰风格的影響,海顿在写作时也运用了装饰音,这种华丽不显繁琐累赘,反而使这首曲子显得更加饱满,相当耐听。演奏技术的精致,写作方法的融合,是这首大提琴协奏曲成功的原因之一。
在第97小节回归主题,并且使用了变奏,海顿模仿了“ABA”形式的返始咏叹调,是对前面主部主题的重复,节奏型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但是也加入了新的内容和材料,使副部主题依旧和主部主题相呼应,并且是主题的到进一步发展,让开头所描绘出的宏大场景在人们的无限回味中渐渐落下帷幕。
海顿的《C大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是他一生中为数不多的与大提琴相关的作品,同d时期的莫扎特,贝多芬并没有为大提琴写过协奏曲,因此海顿的这首大提琴协奏曲也是他的早期作品的佳作,为大提琴的音乐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因为一些人为原因,作品一度失传,在他的作品目录中虽然记载了关于大提琴的协奏曲,但是一直未能找到原稿,直到200年后的1961年才被捷克的音乐学家奥德吉契·蒲尔克特在布拉格国立博物馆的拉德宁文库中发现的,由当年的演奏家魏格尔亲手抄写的手抄谱,并于1962年在布拉格复活首演,后又经过了其俄罗斯大提琴家M.罗斯托洛波维奇改编,流传于世间至今。
海顿的一生都是在为宫廷服务,他是“交响乐之父”,他也是古典音乐史中著名的“高贵的奴仆”,在音乐保护人的制度下,他服务宫廷和贵族;在那个时代,赞助商也会花大价钱购买作品,但是能买到的只是作品,他们买不到作曲家的灵魂深处的真正感受与灵感。
海顿曾说过:”艺术是自由的,不应受到各种机械规则的约束……设想有一个打动我的音乐,它对心灵和耳朵来说都是好的,完全令人满意的,那我绝不会因注意那些在规则上的错误而牺牲对我来说是美好的东西,那只是无聊的卖弄学问罢了。”他在音乐保护人的制度下生活了将30年,在比较自由的环境下创作出了我们熟悉的乐曲,虽然晚年它的音乐并没有受到尼古拉儿时的关注,但是他为以后的乐队编制,交响乐四个乐章等等奠定了基础,为交响乐等音乐题材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邵文强.维也纳古典乐曲赏析[M].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