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在保持口头文学原貌的基础上搜集、整理出版的德国民间童话和传说。本文基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以伦理选择为切入点论述《格林童话》对儿童道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格林童话》促进了儿童伦理启蒙的进程,从而使处在伦理混沌中的儿童进行伦理选择,认清自己与兽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促使儿童进一步约束自己的兽性因子,强化其人性因子,形成善恶观,变成真正伦理意义上的人。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格林童话》;儿童;道德成长
作者简介:刘慧慧,女,山东省青岛市人,硕士,研究方向:德语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02
一、 引言
《格林童话》是一本在全世界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和《古兰经》的读物[1],到目前为止被译成170多种语言,这足以说明此文学作品深受世界各地儿童的喜爱。不仅凭借其风趣轻快的文风、形象生动的各类形象,更是因为对儿童的发展和教育方面意义重大。《格林童话》作为世界文化瑰宝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最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格林童话的研究出现多元化趋势,主要是从其自身起源、生成和内容、民俗学、精神分析、道德和教育、接受和传播角度等几个方面。几乎没有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所查文献也仅发现华东师范大学熊雅丽的硕士论文《伦理教化与心灵启迪—论<格林童话>中的三类形象》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方法探讨《格林童话》中形象的设置对儿童善恶观念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但并未系统论述《格林童话》对儿童道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因此,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出发,立足于对经典文本的分析,阐释儿童从伦理混沌中做出伦理选择的必要性,形成正确的善恶观从而成为真正伦理意义上的人。
二、 理论基础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中国学者在借鉴西方伦理批评和中国道德批评的基础上创建的文学批评方法”[2]。此理论把伦理选择作为理论基础,认为伦理选择是人类完成自然选择之后必然经过的过程。
“伦理选择实际上就是做人还是做兽”[1]。人类文明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然选择阶段和伦理选择阶段。自然选择是第一个阶段,它在生物进化中完成,获得了人的形状;伦理选择是第二个阶段,它在理性成熟的过程中完成。也就是说,在伦理选择的过程中儿童通过伦理教诲产生伦理意识,形成正确的善恶观从而成为真正伦理意义上的人。
“文学伦理学批评认为,文学的基本功能就是教诲功能”[2],《格林童话》又是深受儿童喜爱的读物。所以,在笔者看来研究《格林童话》对儿童道德成长的教诲功能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文学伦理学批评。
三、《格林童话》与儿童的伦理混沌
婴儿从生下来那一刻只是完成了生物选择,具备了人的形状,在本质上与兽是没有什么差异的。“他们既缺乏人类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缺乏对事物进行理性判断和认知的能力,更多时候是依靠与生俱来的动物本能来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3]”《猫和老鼠》是格林童话中的经典篇目,里老鼠的“好朋友”猫由于伦理混沌的状态下缺乏伦理道德观念把他们贮藏过冬的油罐背着老鼠吃的精光。不仅如此,事情的真相被老鼠发现之后由于害怕上帝发现真相甚至还把老鼠吃进了肚子里。童话中的猫就像是缺乏伦理道德的儿童,忍不住美食的诱惑,偷偷背着自己的伙伴把油罐的猪油全都吃光,没有学会和自己的伙伴进行分享,反而因害怕老鼠告状把自己的伙伴给吃掉了。
实际上儿童所干的坏事就是其自身兽性因子的体现,由于目前兽性因子大于人性因子,儿童就会在本能的驱使下做出一些坏事。在《猫和老鼠》中猫本来应该信守承诺和老鼠一起冬天想用猪油的,由于猫本身兽性因子处于强势,所以干出了如此恶劣的事情。
四、《格林童话》与儿童的伦理选择
“在文学伦理学批评中,伦理选择是儿童成长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4]。正如我上文所说,伦理选择实际上就是做人还是做兽。儿童正处在伦理混沌时期,他们并没有把自己同兽类区分开的能力。《格林童话》中有大量的兽类形象和半人半兽形象,儿童通过这些形象,可以很直观的感觉到人与兽在外形上的差别。
1、 兽类形象
在《六只天鹅》中,王后给六个王子施了法术,变成了六只天鹅。要想使六个王子再次变回人形只能让公主花六年的时间用翠菊缝制六件衬衫,在此期间不许讲话,不许笑,只要漏出一个字之前的努力就会白费。“可是姑娘下定决心救她的哥哥,不怕为此会付出自己的生命”[1]。在此笔者想要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童话中会写道妹妹要為哥哥缝制六件衬衫才能变回人形呢?这就要想儿童读者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需要穿衣服而动物不需要。正如在伊甸园偷食禁果的亚当和夏娃,在此之前他们赤身裸体与兽类无异,在吃禁果之后,有了伦理意识,拥有了智慧并用无花果叶缝制了裙子遮羞。
《小红帽》是被大众再熟悉不过的一则童话了。故事的主人公小红帽就是因为分不清兽与人的区别,她的天真无邪致使自己被灰太狼吃掉。《怪乐师》这则童话是想告诉小读者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是否会实使用工具。
因此,这些童话就是为了让儿童意识到自己与兽类的而不同,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从而达到认识自己的目的。
2、半人半兽形象
《汉斯我的刺猬》中的汉斯是一个典型的半人半兽形象,他的上半身是刺猬,下半身是男孩。他要求爸爸帮自己的大公鸡钉上掌子,要远走他乡。“父亲很高兴能甩掉这个包袱,让铁匠给公鸡钉掌子。[2]” 钉好了掌子,汉斯我的刺猬拿上风笛骑上大公鸡,随身带上几只猪和驴便离开了家。在森林中,汉斯会乐器,会骑公鸡,会放牧说明汉斯已经学会了使用工具和谋生手段。在家时,汉斯在火炉后面躺了八年,虽然是半人半兽形象但完全是兽性因子的一个存在,拥有的也仅仅是人的一个外形。但当他离家出走的那一刻会使用工具而且经过国王的欺骗之后,吸取了教训,拥有了智慧,最终获得了人形,变成了真正的人。
这则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刚出生的婴儿同时具备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但他们无法分清人类与兽类的区别。因此半人半兽形象可使儿童清楚的认识到人与兽在形象上的差别。
五、儿童善恶观的形成
当儿童慢慢对什么是人、什么是兽慢慢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的时候,他们的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仍处于一个不协调的状态。为帮助儿童树立最基本的是非善恶观,就得通过约束儿童的兽性因子,强化儿童的人性因子的手段,从而使儿童具备伦理道德观念,实现道德成长。
约束儿童的兽性因子主要是让儿童在童话中意识到放纵自己的本能和欲望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童话故事容易使儿童有认同感,从而产生共鸣,进而主动去认可、接受文本所表达的观点。当他们看到童话中那些淘气顽劣的主人公到最后都受到了自己应有的惩罚的时候,小读者也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
“童话帮助儿童强化人性因子的功能主要是靠塑造道德榜样来实现的”[1]。兽性因子是伴随儿童的婴儿时期就有的,不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但是对于人性因子,儿童必须通过后天各种路径的学习才能获得。(与下一段合成一段)儿童通过阅读了解童话中的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道德形象,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好的道德榜样,从而有利于儿童的道德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只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去改正,在道德成长的道路上一点点的进步慢慢的就会成为真正伦理意义上的人。
结语
儿童是净化社会种种不良现象的希望,小读者相信童话并实践童话中的美德,少年强则国强,相信我们的国家也会也来越强大。现实生活中的伦理环境是不完美的,需要童话向儿童传递正确的道德理想,以此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当儿童接受了童话中所传达的正确的伦理观念之后就会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善于发现生活中善与美的一面,面对社会种种不良道德现象的时候会以一种积极正面的态度去对待。
参考文献:
[1] Dieter Frey:Psychologie der M?rchen: 41 M?rchenwissenschaftlichanalysiert-und was wirheuteausihnenlernenk?nnen.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7.
[2]李綱:英国童话的伦理教诲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及其他—聂珍钊自选集》[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5]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格林童话全集》[M].杨武能、杨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年版,161-3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