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敏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智能手机为载体的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社交工具正在以全新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而00后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正在面临着新的危机,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需要,时代需要新的教育方式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新的发展,但是目前大学生接受的信息过于庞杂,高校无法及时进行甄别,大学生的三观正在承受着一定的负面冲击。该文就是基于当前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层层剖析,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5(b)-0187-0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新兴的传媒时代正在颠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而大学生作为新生事物的倡导者和使用者更是深受影响,新媒体在不知不自觉中正以百兆每秒的速度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习近平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我国目前高校基本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新媒体也快速融合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这也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形势的冲击,这对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的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1 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新媒体的发展必须依托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形成强大的网络格局,其可以把丰富的网络资源在第一时间进行迅速传播,形成较快的信息流,优势凸显。传播信息是开放的、多元的,接收者可以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接收大量的网络信息,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传播包罗万象,这在无形中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以往的传统媒体发布相关信息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层层审核与把关,加剧了信息发布的难度,而新媒体却有着便捷的特点,自媒体人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自由发表言论、表達心声、展示自我,这种新的传播方式无疑对大学生展示自我、发扬个性是一种全新的方式,在新媒体时代,无论是对发布者还是接收者,都是一个便捷个性化的展示。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更大的改变是全新的交互方式,信息可以迅速地在发布者和接收者之间交互,二者在交流中互为彼此,都具有话语权和控制权,使其深受大学生追捧,但是这种虚拟的交互方式影响了现实环境的交流,存在一定的弊端。
2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但是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对大学生产生了多样化的影响,一些色情视频、图片,网络暴力、谣言等信息快速地“送达”大学生,使其无法辨别,甚至受其影响,出现一系列问题,甚至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长期以往必然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大学的生活方式和学习环境比高中更加自由,在大学校园里更容易展示学生自我,大量的信息涌入使学生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侵蚀,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
全新的交互方式使得大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种全新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师生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的交往,但也在逐渐削弱了大学生的现实社交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一旦大学生在网络中受到欺骗,会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使他们缺乏安全感,无法与他人相处,这种网络上的“后遗症”有可能直接导致大学生交往能力的丧失,无法形成自己的社交圈,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媒体时代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教育途径,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平台,使其获得的知识更加丰富,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但也动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地位,大学生的好奇性使他们更容易融入新媒体,使教育者的控制力、权威性受到冲击,影响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当前许多高校还是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学术讲座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缺乏有效的互动,又缺乏新意,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而新媒体的出现则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体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内容过于陈旧,更新速度缓慢,甚至出现“僵尸网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关注的兴趣。教育者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被动地建立了微信、微博等平台,但疏于管理和交流,造成这些平台沦为摆设,无法发挥实际的作用。偶尔与学生互动却缺乏相关的技术和内容的支撑,使得师生交流变得更加困难,严重阻碍了沟通的渠道。有的教育者为了所谓的沟通,利用八卦新闻与学生谈天说地,完全忽略了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养。
3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境的成因
新媒体作为新鲜事物进入人们的视野改变了民众的生活,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了冲击,为了规范对新媒体的管理,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进行监管,但由于新生事物发展较快,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不能及时跟上,无法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对法律规定缺乏敬畏之心,甚至出现违法行为。网络的虚拟性,给大学生发表言论带来了便利和空间,但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困难,一些大学生把网络作为自己吐槽的区域,肆无忌惮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发表过激的言论,再加上监管技术和人员水平不高,这种网络现象屡见不鲜。
4 新媒体视域下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境的策略
新媒体以飞快的速度占领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领域,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三观,对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路径,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是我国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重视新媒体,发挥技术优势。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技术优勢,将时政热点及时传输给大学生,认真学习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学生为主导开展全新方式的教学推广,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防范意识,以思政工作为内容,各类新媒体为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加大对思政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要不断充实宣传的内容,并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有效的教育,让学生在接受喜闻乐见信息的同时接受潜意识的教育。注重网络的动向和网站的管理,不断更新内容,丰富板块,强化互动性,让思政网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的精神家园。
国家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履行好监管职责。政府要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和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利用法律手段对网络环境进行监控,不断净化网络环境。对现有的法律进行及时修订,与时俱进,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为形成规范的网络运行环境提供法律保证。高校要配备与新媒体相匹配的网络管理队伍,积极创新管理理念和技术,注重目标责任管理和监管工作,用先进的技术监管网络,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积极利用优势资源,培养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教育工作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者,是引导大学生思想的直接责任人,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主动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态度,认真倾心学生的心声,不断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利用自身所学知识把相关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开展相关的教研活动,调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积极性。要正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大学生在人生经验方面的不足,及时纠正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要开展相关的课程,对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讲解,引导大学生合理有效地使用新媒体,提升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判断和运用能力。让大学生自觉形成网络安全意识,控制自己的言行,为网络环境的管理提供规范。
不断丰富新媒体传播内容,强化话语权。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需要及时转换,摒弃以往的传统教育理念,更多地关注与学生的互动,改变目前话语权丧失的现状。当下的大学生不只是新媒体信息的发布者,更是转播者。尽管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理念受到了影响,但是及时地引导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疏导,紧密围绕大学生独立、个性的特征,从他们的角度入手,扭转单方面的话语传播路径。要强化话语权,改变教学理念,积极主动地利用新媒体技术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强化思想教育工作的现代感和实效性。
高校要以校园网络建设为重点,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新的飞跃。高校要重点发展校园网络建设,主动占据教育高地,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把红色文化、网络党校、思政论坛推广,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学习到党的政策知识。学校要与职能部门、学院形成合作机制,构筑交流平台,掌握学生动态,真正推进与学生相关、容易接受的信息,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建立学校、学院、班级的三级监控机制,让辅导员成为班级层面的指导者,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发表正确言论,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问题。鼓励大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问题反馈给学校,加强学校与学生的互动,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在新媒体的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正面临多重困境和挑战,高校不仅要不断完善自身,还要深化改革,创新教学成果,既可以“请进来”又可以“走出去”,真正从大学生的角度解决他们的困境。
参考文献
[1] 张建颖.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05-108.
[2] 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50-54.
[3] 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8(3):53-56.
[4] 唐丹,吴曼云.两微一端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传媒,2017(24):85-87.
[5] 王嘉.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