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衍 朱俊书
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江阴市长江村是长江边一个极不起眼的贫穷小渔村:荒滩涂、茅草房,吃不饱是常事,村民们只能靠打鱼、编芦花靴筒度荒。改革开放一声春雷,惊醒了这片沉寂的土地,赋予这个古老村落新的生机,长江人开始了为幸福而奋斗的历程。从700元垒小砖窑起家,历经40余年创新创业发展路,如今已成为村级年收入超过200亿元的知名幸福村。
2015年5月25日,是长江村3000多名村民永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在浙江舟山考察工作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由长江村村级实体江苏新长江集团在舟山投资的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登船坞、观作业,并寄语:“在国际竞争中抓住机遇,增强信心,拼搏向前。”近年来,长江村牢记总书记嘱托,高擎“发展”与“富民”两面旗帜,在“两聚一高”的新征程中追江赶海、领潮争先,擘画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鲜活图景,先后被评为中国幸福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十佳小康村、中国十大国际名村。
自建村以来,长江村始终以“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诠释发展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村开启了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之路,创造了持续不衰的发展辉煌,书写了村级集体经济的传奇,村民过上了“家家住别墅、人人有股份、户户有存款、个个有金银、年年有保障”的幸福生活,实力长江、美丽长江、和谐长江日益绽放出幸福的生动“表情”。
经济强村。2011—2018年,长江村村级经济总量从460亿上升到580亿,税收从7亿上升到14.5亿,净资产从180亿上升到300亿,同比分别增长26%、107%、66%,多年位列江阴市村级前三名,并跻身“中国经济十强村”行列。长江村村级实体江苏新长江集团,其产业涉及冶金制造、港口物流、拆船、化工、房地产、远洋运输、海洋工程和金融投资等八大板块,已发展为成产值超过500亿元的中国500强企业。
百姓富村。在从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的过程中,长江村农民收入实现了多元化提升和跨越式发展。如今,长江村95%的就业人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农民工资性收入从2011年的人均3.2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人均6.7万元;村民人均享受股金分红从2011年人均3.5万元,增加到2018年的人均5.6万元;2018年,农民纯收入达人均10万元,比2011年增加了241%。2012年村集体按人口户均派发半公斤黄金和半公斤白银,也成为当时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
美丽乡村。高起点定位新农村建设,高标准打造精致人居环境。由村里统一建造、无偿赠送给村民的818户别墅分布在村中央公园四周,6000米主干道、12000米区间通道路面全面硬化、亮化、美化,村区建成了150亩荷花池、新村绿化带和200亩农林科技场。村民家前屋后统一绿化,出门就有接天莲叶、香樟大道、四季花香,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
文明新村。长江村中央公园同时也是“好人公园”,长江好人事迹会在公园里即时陈列展示。目前,长江村100%家庭参创村文明户,户户争当文明人,家家传承好家风,村规民约深入人心。近三年来,长江村共斥资600万元用于对外扶贫帮困,捐资2000万元用于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图书馆建设,“为富要仁、富而行善”的优秀品质在长江村的血脉里汩汩流淌,文明之花在全村每个角落绚烂绽放。
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长江村的发展,经过了两代人的栉风沐雨和接续奋斗,开辟了一条“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社会治理”齐头并进的奋斗之路。
产业为轴,推动发展高质量。长江村始终把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实体经济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民生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一是以创新助推传统产业提升。钢铁产业、拆船产业是长江村多年来培植的根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泉。面对传统产业“两高一低”的发展困境,长江村坚持“绿色拆船”,对原有陈旧拆船设备、老式拆解方法进行“绿色”升级,现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环保拆船基地,年拆解废船舶能力达百万吨;坚持“科技炼钢”,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旗下长强钢铁2012年成功牵手中国钢铁研究总院,成立了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旗下长达钢铁则成功取得国内首家螺纹钢德标认证资格,长江钢管公司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钢管交易配送中心。二是以转型加速新兴产业拓展。在推进传统产业升级的同时,长江村重点转向房地产、高端冶金制造、港口物流、拆船、远洋运输、海洋工程和金融投资等产业,以现代服务业为龙头,以人才、科技、管理為引领,全力打造村级经济发展新优势。2011—2018年,现代服务业产值从160亿元提升至300亿元,同比增长87%,在总产值中占比从35%提升到52%,为村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三是以“延链补链”促进产业链闭合。由于受长江岸线要素资源的制约,造船成为长江村船舶产业缺失的一环。2010年,村党委敏锐把握全球经济动向,迈出了“走出长江、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在浙江舟山投资67亿元建成了舟山长宏国际产业园,打造了一条“废船拆解—废铁冶炼—钢材轧制—船舶修造—远洋运输”全流程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了全球第一家海洋船舶全产业链园区,造船订单量比2014年增加近6倍。该案例成功入选2017年度“中国循环经济年度最佳实践”,并在全国《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展出。
生态为基,打造环境高颜值。“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是长江人对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精辟理解,更是他们对绿色发展的深刻践行。一方面,聚力长江大保护。长江村依江而生、依江而兴,7公里的长江岸线是该村得天独厚的资源。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思想指导下,长江村以“美丽长江”为使命担当,全面实施母亲河保护工程,2018年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和环境保护的经费达3.5亿元,最大限度减轻企业发展对环境容量的压力,真正做到还江于民、还绿于民。投资2.4亿元为沿江港口高标准增设防尘装置,碧水与蓝天交相辉映,绿色港口成了长江村一道靓丽风景。另一方面,构建绿色大框架。合理布局村庄规划,村北布局产业集中区,辅以200亩农林科技园,建成了“宜工宜商”的绿色“钱袋子”;村中建成了120亩的中央公园,绿树成荫、荷叶田田,座座别墅镶嵌其中,建成了宜人宜居的“美村子”;村南建成了1000亩的长江之星湿地生态园,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打造了宜乐宜游的“氧罐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如今的长江村,出门不足百米就有健身场所,方圆500米就有公园,村级景点近百个,成为闻名遐迩的公园村、生态村。
民生为本,实现惠民高标准。长江村始终坚持“既富口袋、更富脑袋”,在送黄金、送别墅、送股份“老三送”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满足村民多样化、差异化、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突出送健康,构筑健康防线。每年定期为村民职工举办健康讲座,邀请江阴市人民医院、大德中医门诊送医进村,提供免费体检;同时密切关注村民的心理健康,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村民调解员的作用,对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自2017年起,每年组织村民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千人游活动,先后赴香港、北京、桂林等地旅游参观,至今已达到3000人次。二是突出送文化,营造浓郁氛围。在村级率先建成了国际会展中心、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公共文化场所面积大幅度增加;定期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特邀管峻、姜昆等艺术名家送福进村、送欢笑下基层,大力开展“孝心敬父母、爱心献村民、忠心报长江”主题教育活动,让长江村忠孝、担当、大爱等优秀基因深入全村、根植人心。三是突出送保障,实现全域覆盖。为普通村民发放婚嫁金、生育金、丧亡抚恤金、助学金、奖学金“新五金”,金额从5000元到10000元不等,村级保障贯穿村民一生;对特殊人群给予特别保障,70岁以上至百岁老人每月发放300—5000元不等的尊老金,对重大疾病、突发性灾难对象发放“爱心互助基金”,长江村每年直接用于村民福利性支出的资金约5000万元,构筑了一张“大连接、广覆盖”的村级保障体系网。同时,长江村还积极扶持困难村、薄弱村的发展,先后与徐州仝海村、新疆央布拉克村“结对子”,启动“红石榴计划”定向资助55个少数民族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贡献了长江村力量。
“三治”为要,促进治理高水平。在基层治理方面,长江村始终坚持“德治、法治、自治”三治并行,为幸福村庄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一是强化道德引领。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以老书记李良宝为道德楷模,建成了李良宝事迹纪念馆,形成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的良好风尚;开展每两年一届的“最美丽长江家庭、最美长江人”“长江好人”评选活动,有力递增精气神、传播正能量。二是细化法治约束。坚持技防和人防相结合,建立了安保技防平台,连续多年实现零报警;制订村规民约,从社会治安、村风民俗、环境卫生、民主管理等四个方面对村民言行进行约束规范。三是深化自我治理。持续扩大基层民主,不断深化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切实保障村民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依托完善的民主管理制度,长江村2012年成立了全国首家村级总工会,每年年初组织召开职工村民代表大会。多年来,全村未发生重大刑事案件、重大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难事不出村”。
长江村生动鲜活的发展实践,留给人们诸多启示。
党建引领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一个书记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长江村老书记李良宝就是江阴基层党建的一面旗帜,他要求全村党员干部“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政府增光彩,不为政府添麻烦”,“关爱百姓、善待职工、回报社会”。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基层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在他的带领下,长江人薪火传承、接力相继,将村党委建成了一座坚实的战斗堡垒,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勇立潮头、中流击水,成为长江村发展和振兴的根本保证。
理念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发展永无止步,创新方可超越。长江村在浙江舟山建成长宏国际产业园,以发展理念的创新突破了发展空间的桎梏;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也是创新理念指导下的创新作为,促进了增长方式更趋高端化、精细化、多元化;通过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人才与技术合作,建立了长期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为后续创新发展输出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社会共治是乡风文明的现实途径。社会共治调动了村委、村民双向合力,既强调塑形,又强化铸魂。长江村立足法治的刚性,让村规民约成为村民的行为准则;立足自治的柔性,推动村民自管自治和自我约束,有效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立足德治的綿延性,让“身边榜样”传递“正能量”,培育全村向上向善的新风尚。
共建共享是接续发展的有力保障。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长江村的发展依靠村民,成果惠及村民,“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取得新成果,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集体经济培植起来的“勤劳、勇敢、仁慈、善良”共同价值观,为长江村“千亿集团、百年企业”宏伟愿景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样也是长江村生生不息、跨越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江阴市委研究室)
责任编辑: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