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教育文化探究

2019-08-13 03:45苏佳陈喜凤
文学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畲族民族发展

苏佳 陈喜凤

内容摘要:少数民族教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教育文化的缩影,其发展过程及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对当前的教育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畲族教育也曾有过特色的发展时期,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汉化”颓势,结合现代教育发展态势,阐明畲族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发展事业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畲族 民族 教育 发展

畲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2010年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至2010年11月1日畲族人口为708651人。其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 福建省宁德地区,以及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的部分山区。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无文字,通用汉文。由于没有形成自己文字,所以在古代时期,畲族在教育子女和传承本民族文化时,有自己的独特方式。

  一.畲族教育发展历程

纵观畲族教育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成传统歌教、私塾教育、民国时期的教育和建国以来的教育。在下文中,将按照时间由远及近对畲族的教育发展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1.传统歌教

在明代以前,畲族一直过着游耕围猎的生活。崖处巢居,耕山而食,率数岁而一徙就是他们生活的真是写照。由于长期居住在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少,畲族虽然有形成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是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尽管如此,畲族人也采用了其特有的方式来传播知识文化和教育子女,并形成了这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如“歌教”。“歌教”又被称为“歌言”,是畲族传播知识、传承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殊手段。一直以来,正是靠着“歌教”肩负起民族传统教育的功能。传统畲族“歌教”题材主要分为宗教歌、讲古歌、情歌、习俗歌、农事歌等几大类。每到重要节日或农闲季节,畲族人就会组织歌会,通过歌会进行交友及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故事。到了清末民初时期,“歌教”内容有相当大程度的扩展,畲族的一些“歌教”创作群体将汉族的章回小说、评话唱本改编成了唱本,形成了本民族的“歌教”,这一新题材后来被称为“小说歌”。

2.私塾教育

在明朝时期,畲族人口大量迁徙于闽东,到了清朝初期,朝廷开始采取了“编图隶籍”、“编甲完粮”户籍制度,才使畲族结束了过去的生活方式,逐渐稳定了下来。随着生活的日渐稳定,财务的不断积累,自身生活条件也不断提高。在长期稳定生活中,畲与汉两族和谐共处,交往日益加深。在交往过程中,畲族的民族文化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其原有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等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出现了汉化现象,从原来独立的文化整体变换为畲汉交融的文化体系。在这时期,畲族不断向汉族学习,建祠、祭祖等汉族文化活动也出现在畲族的日常文化生活中。在这时期,畲族人也慢慢意识到了正规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教育对于促进家族昌盛,民族文化繁荣具有极其重要作用。这时期,家族教育的标志——私塾开始出现了。由于人口分布不同及生活水平上存在的差异,各个畲村开展私塾教育的形式也存在差异。有先生在自家设馆招收学生;有一些富裕的畲族人士在请私塾先生到家教授其子女读书的;对于人口数量少的村落,则是一村或一村联合起来共同出资开办村塾。私塾的大量出现,逐步形成了与汉族乡村相似的耕读并举文化。为了适应科举制度,私塾的教材内容主要以儒家为主、畲族特有文化为辅。教材主要有《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论文》等。私塾教育为畲族人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为畲族培养了大量人才,对促进畲族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

在清朝末年,随着外国侵略者的入侵,国门被迫打开,国内有志之士为了抵御外强,迫切要求清政府变革。在这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政府被迫废除了科举制度。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采用注入式个别教育的教学方式为主的私垫教育也与现代化教育脱节。因此,在这时期畲族的私塾教育不断地走向没落。学校教育形式开始逐步取代私塾教育。

畲族乡村的学校教育始于民国初期,在1912年的民国元年,当时的中央政府相关部门提出要学校教育,认为私塾教育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在小学发达以后,应该归于消灭。在1914年相关文件草案中提出,对私塾要采取奖励机制,以期望能慢慢转变为学校。根据当时中央政府的指导思想,地方政府也采取了确实可行的政策。如在民国16年,福建地方政府就提出了要全面整治私塾教育,对畲族私塾登记核对,对不合格的要给予取缔,对于改良后的私塾则通过某种形式转变为小学。在政府的努力下推动下,畲族的私塾减少了,新式学校增多了,凡是有学校存在的地方,附近的私塾几乎处于停歇状态。在教学内容上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废除了以前所教授的儒家内容,改为传授国文、算术等。由于时局动荡和劳动生产需要,各地的学校办学时断时续,畲村的办学情况也是如此。由于畲族人的生活相对来说也更加拮据,无力供子女上学,所以尽管学校教育符合时代需要,适应社会发展,但是畲民接受的学校教育的机会还是比较少,对畲民提高知识文化水平的作用还是有限的。

4.新中国成立后的畲族教育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采取不同以往的民族政策。在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确实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在民族教育问题上,也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多方面促进畲族教育的发展。具体采取的措施有:

A.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扫盲运动。在1949年,中国国民文化素质十分低下。为扭转这种形式,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开展扫盲教育。畲族人居住地区的地方政府严格贯彻落实了中央政府的决策,在管辖区域内大力开展扫盲运动,努力提高畬族人的知识水平。

B.为畲族村落合理配置教师数量。为了能尽快提高畲族的教育水平,首先,地方政府专门从汉族中选调一批优秀教师到畲族学校从事教学。其次,开设畲族教师轮训班,对其进行专门培训,以提高其教学水平。再次,提供一些短期培训机会,让畲族教师可以进城学习,提高其教学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最后,在经济上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设备。

虽然10年的“文革”内乱,极大地冲击了畲族教育。但是在十一届中全会后,我党再次把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也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教育问题,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极大促进了畲族教育发展。政府在大部分畲村小学实行学费全免,大幅度地提高畲族学生上学人数。针对学生要从偏远山区长距离到小学上学的问题,国家开始增设学校的布点,就近解决了学生上学条件艰辛、路途遥远的问题。在师资方面,政府加大了经费投入,给予偏远畲村任教教师—定金额补贴,改善教师待遇水平;并定期安排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以上这些措施都极大促进畲族民族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现代畲族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这些年来,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下。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教育上,畲族都实现较大程度的发展。但与汉族教育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教育中也存在一些较大问题。

1.教育内容同质化,缺乏民族特色

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就明确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按照相关课程计划,学校和地方课程要占总课时数的的10%至12%。许多民族学校也慢慢意识到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自己办学目标之一。但是由于上级过度重视升学率等升学考核指标,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授重视不足;学校也缺乏相关的人力资源和经费编写校本课程。导致了民族学校开设的课程与国家规定的课程基本一致,教育内容与汉族学校的相差不大,缺乏民族特色,造成了民族文化缺乏传承。

2.教师缺乏对畲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民族学校的教师大多是汉人,他们对畲族传统优秀文化认识不足,因此在传播专业知识过程中,教学内容几乎不涉及畲族传统文化方面。无法结合畲族祖先的事迹进行讲解,这不仅导致了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无法传播其民族的优秀文化,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加其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家庭教育缺失

畲族由于历史原因,大多生活在边远山村。交通闭塞,缺乏经济来源,生活水平低下。为了能改变这种命运,让子孙后代免遭同样困境,他们一直给小孩子灌注着读书是唯一出路,也特别支持孩子的教育,认为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然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多的畲族年轻人走出乡村,去城市寻求发展。而把自己孩子留在乡村,交由长辈照顾。由于长辈的学识有限以及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往往导致了农村学童 “无人引导,自由发展”。

4.榜样流失

在改革开放后,西方思潮的不断涌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价值观更加多元化,更注重了物质财富,过去所推崇的“书中只有黄金屋”已为人们所淡忘。越来越多被族人推崇敬仰的知识分子、精英纷纷远离乡村,去往他乡寻求财富。文人精英的离去,导致了学生身边可视的“榜样”缺失,学生学习更加无法勉励和严格要求自己,这对畲族教育影响是非常大的。

  三.建议

1.重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在考核民族学校的升学率等指标时,同时也要适当添加民族文化教育的相关考核指标,并提供适当资源,以推动学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真正落实。学校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如通过编写有关畲族历史的校本课程,对畲族学生进行教育,使其对本民族的发展历程有个清楚的了解,增强其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2.增强教师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教师在学生认知活动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其对畲族文化了解程度会直接影响民族文化的学习效果。因此提高教师对畲族文化认识是及其必要的。为此,民族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应优先考虑畲族人,毕竟其对本民族的了解肯定多于外族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過举办畲族文化展览,增加教师对畜族文化的兴趣;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畲族的民间活动,通过切身体验,提高教师对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

3.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畲族人远离故土去往城市寻求发展,而由于城市教育资源的紧张,导致了学生无法跟随自己父母入城学习,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关乎着社会的稳定,同时对提高居民素质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为此,政府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需要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合理布局教育设施。使越来越多的乡村学童能接受更优质、公平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小椿.清代以来畲族教育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1.

2.林静.闽东畲族教育发展历程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5.

3.郭少榕.福建畲族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14.

4.畲宝燕.泉州畲族教育发展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1(2):91-95.

5.刘冬.清末民初的闽东畲族乡村教育[J].教育评论,2013(6):132-134.

(作者介绍:苏佳,宁德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陈喜凤,泉州市安溪县祥华中心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畲族民族发展
畲族颂
畲族“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
MINORITY REPORT
畲族民歌:《朋友,请你喝杯酒》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传承 民族 文化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