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梦想,选择远方

2019-08-13 03:47谭方亮
师道 2019年7期
关键词:劳动校园学校

谭方亮

2019年4月14-20日,广州市第三批教育专家培养对象赴北京研修。本次研修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通过了解近年来北京基础教育改革的进展与策略,感受名校的文化底蕴和践行新课程、新高考改革的成功经验,激发学员对教育本质问题的深入思考,以进一步提炼个人教育思想,形成个人教育品牌,引领区域基础教育的发展。研修期间,先后听取三个专题报告,参观五所中小学校,参加中国教育科学论坛系列活动,拜访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林崇德先生,六天的安排课程紧凑,内容丰富,收获良多。

一、以生为本清清楚楚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新课程着眼于人,面向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的问题。观访的中小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生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少学校均在校园醒目位置展示其办学理念或价值追求,如北京中学的“世界因我而美好”、中关村一小的“做最好的自己”、北京十二中学附属实验小学的“做大写的人”。他们不单是把这些标语写在墙上,更是化为了自觉的教育教学行动。

中关村一小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孩子们为讲解员,陪同来访的老师参观校园。他们熟知校园一草一木,讲解清晰,逻辑缜密,语言流畅,礼仪俱佳。学校设有“少年发展银行”和“校园便利店”。据悉,这是学生的创意,也全由学生经营。所有学生均可通过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赚取积分,一定数量的积分可以到“银行”换取现金券,或存入“银行”,或到便利店换购学习用品。这既有利于促进学校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情商”;也有助于学生养成勤俭节约意识,培养学生的“财商”。

在中关村一小“绘本教学研究活动”的三节语文课堂上,孩子们富有激情地投入,他们有着强烈的课堂表现欲望,语言、语气、形态、手势都自然、真实,充满童趣,不时地迸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思路和想法,让听课老师大加赞叹。教师善于营造情境,让孩子们走进画中,身临其境,心历其感。教师善于捕捉火花,抓住孩子们思维的“闪光点”,予以鼓励和肯定。教师重视孩子们读和说的训练,尤其注重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柔和的音乐、优美的画面、活泼的学生、鲜活的场景,共同构筑了一个和谐的生态课堂。

北京十二中学附属实验小学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如班级公约、一日规章的制定都由学生说了算;班级课室的内饰、学校走廊的装饰、甚至校长办公室的内部装饰也由学生定夺;学校楼栋、办公室、班级课室、活动场地皆由学生命名;学校广播站的创意、采编、组稿、播音等全由学生完成,并鼓励学生利用中午时段开展个人演唱会、演奏会、个人作品展等。学生是学校的真正主人,举手投足之间都体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北京中学雅趣系列课程从构思、设计、实施、管理、评价等都让学生参与进来。还有初中数学课堂,完全是学生自己的课堂。教师只是观察者与适时的引导者,全班20位同学被分成五组,轮流上台,给大家讲课。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宣讲,也可以随时质疑并提出自己的问题。相较于那些为表演而“磨”出来的公开课,这里的课堂不那么流畅但更显自然、成熟。

二、劳动观念实实在在

让学生适当参加劳动,有助于他们认识到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树立劳动光荣、劳动致富的观点,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观访中,我们发现,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城区,各个学校没有办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场地,但他们还是在狭小的校园中特意辟出专门的“劳动实践区”。中关村一小在教学楼的楼顶上设置了“空中小农庄”。农庄分为种植区和养殖区两部分,种植区种养着大量的盆栽、花卉及小草,养殖区饲养着不少的小鸽子,每逢学校重大活动就会放飞和平鸽。“空中小农庄”的日常维护、管理、修缮、劳动全是学生在老师的技术指导下完成。这些劳动实践,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劳动意识,也让他们获得充实的成就感。

北京十二中学附属实验小学靠近校门的运动场边,有一块不大的、被小灌木圍起来的菜地,被整齐地划分为几个小区域,分别种植着不同的花草与庄稼。绿油油的小麦长得正旺,金艳艳的小花开得正欢,娇嫩嫩的小芽正在破土,这些是孩子们的“责任田”!每个班级都有一小块土地,他们自己商量着种什么,怎么分工、怎么翻土、怎么播种、怎么施肥等,全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尽管校园狭小,学校依旧保有这个劳动区域,这不仅仅是规划思路,更是教育担当!

三、传统教育扎扎实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中小学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对象,中小学校理应自觉承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北京中小学校的做法扎扎实实。

北京中学是一所以城而名的学校,该校以“根深中华,盛开国际,培养具有民族之根的创新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开展寻根、育根、扎根教育。学校开发了“阅历系列课程”。其中的“阅”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经典阅读,针对每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列了阅读书单;二是聆听,学校邀请相关专家、学者来校给学生讲授传统文化课程;三是表达,让学生自己把优秀传统文化说出来。其中的“历”主要指“中华文化寻根之旅”,初中四年八次,每次一周,走进文化、走进自然,亲身感受文化之根。他们已经走过了三秦之旅、中原之旅、河西走廊、齐鲁大地、徽州文化、北部草原、吴越之地、巴蜀之旅等。同一个时间段,一个年级的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还进行异地同步交流。

北京十二中学附属实验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如文字魅力、星光大道、成语走廊、古诗文通关、书时光等。学校的“跟着太阳走一年”系列活动很有创意,把二十四节气设计成一个个的主题实践活动,每个主题活动为期一周,如“谷雨节”活动包括探谷雨、讲谷雨、颂谷雨、舞谷雨、品谷雨、画谷雨和记谷雨等小主题。“春分节”活动包括访春、耕春、知春、绘春、咏春、品春、探春、踏春、惜春等小主题活动。这些活动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融合了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科学等学科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力,起到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为成长奠基的目的。

四、文化建设明明白白

熏陶比说教更接近于教育的本质。良好的校园是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具有奇特的感染力、约束力,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北京各中小学校都非常重视学校文化建设,重视环境的熏陶。

“笑脸上墙”是几个学校的共同做法。在学校显著位置,用小镜框把学生的笑脸挂在墙上,一方面用于激励优秀、表扬先进;另一方面也传达一个信息:世界是美好的,充满生机和希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附中校园中有一尊较大的蜗牛塑像,寓意“牵着蜗牛去散步”,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来不得急躁,来不得浮躁,读书终生,育人贵久,成人成长比成才成功更重要!北京十二中学附属实验小学的所有走廊、楼道、天花、墙面、地板,全部被利用起来,布置得色彩斑斓,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灵动,真正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

中关村一小,楼道提示言简意赅。每一个楼层处都有“轻声、慢步、右行”的提示语。楼梯画了一条中间线,大家自觉地靠右行走,行为规范通俗易懂。在不少走廊的墙面上有诸如“安全知识歌(校内篇)”“安全知识歌(校外篇)”“行为习惯手势图”“行为礼仪手势图”“我们的共同约定”等图示,将空洞、枯燥的文字教条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歌谣、手势、简图。在学校的关键位置,名言激励随处可见,既传承文化,又传递着力量。一个拥有80多个班3600多学生的狭小校园,几乎听不到嘈杂声,看不到楼道拥挤的现象,学生彬彬有礼、秩序井然,充分说明环境熏陶对学生的行为养成十分重要。

五、师德感触真真切切

学习期间,我们集体拜访了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老先生。在约定时间之前,年近八旬的老先生早早地在会议室门口等着我们。“欢迎您们”“对不起,我不能为您们泡杯热茶”,真挚的语言,传递着满腔的热情和发自内心的真诚,让我们敬畏之中油然而生些许亲近和赞叹。

在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林老始终以“您”“您们”称呼我们;一位老师站起来请教林老时,他两次强调“请坐下说,不要起立”。林老送给我们每人一本他著的《师魂——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要求工作人员务必盖上印章。尽管林老要赶去参加一个会议,但他仍站着不厌其烦地与我们一一合影;坚持把我们送到方便乘车的一处较远的电梯口,一一道别。这些细节说明,在內心深处,林老尊重所有的人,即使是学生和后辈。这体现了一个从教者的师德修养,一个年长者的精神涵养!

远方不是一个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走出这条路的过程,既改变着走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作为教师,我们既要为自己创造一个远方,更要为孩子们、为国家创造一个远方。这是教之职、师之责!

(作者单位:广东仲元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劳动校园学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