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以此为基础的城镇化进程持续深入,人口和经济的重心不断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这一背景之下,农村学校生源减少、师资流失,尽管国家不断推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但农村教育的发展空间被挤压的现实却依然客观存在。同时,由于科技的不断创新,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层出不穷,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成长背景的广大乡村教师无法與之同步。这是时代的缩影,也是农村教育的背景。
应该说,大多数乡村教师在从教之初,还是拥有扎根乡村教育的信念和情怀的,但现实与理想的脱节往往导致认同危机的产生,身处时代的“夹缝”当中,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也在不断地转变。那么就乡村教师而言,又该如何做到教育信念与时代的发展趋势相吻合,与教师的个人特质相匹配,与学生的成长需要相适应呢?
这是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经历了三十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通是全国教育强市,以当地一个五十多岁的乡村教师为例,他完整地经历了工资由最初的每月几十元、到几百元,再到现在的七八千元,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现在的汽车这样一个剧烈的变化。
如果只看这种纵向的发展,教师应该感到满足和自豪。但是,如果进行横向比较的话,教师的心理落差又会马上出现。在农村,教师属于知识水平比较高的一类人群,所以他们也就认为自己的收入理所当然应该较高。然而,南通地区的建筑、纺织、造船等行业知识水平层次与教师大体相当的很多人员收入却远比教师高,这又成了教师攀比和失落的源头。
南通地区素来崇文重教,每个家庭虽贫富有别,但在子女教育上都竭尽所能。所以,南通地区的家教市场比较火爆。如今,主管部门已经高度重视并积极打击违规的教育培训机构,但因为家长事实存在的强烈需求,还是有部分教师难以拒绝地保持着课外辅导行为。而这样的“市场”主要在城区,乡村教师很少有参与的机会。可观的工资外收入,让许多乡村教师跃跃欲试而又不得,由此进一步产生对农村教育的负面情绪。
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今天,乡村学校的一个最大的困境就是本土生源的流失。这些生源通过两条途径去了城市:一条途径是原本在农村生活的父母,因为买房进城了;另一条途径是相当一部分生源跟随着从农村到城里工作的父母一起进城了。这又随之带动了城区学校周边学区房房价,而房价又反过来进行了一次“社会选择”,吸引了大量经济承受能力尚可的家长为孩子上学来此买房。农村学校没有这样的“驱动力量”,所以,其办学发展的内在需求自然也就不那么强烈,也因此只能维持在一个较小的发展规模上。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教育的同步向前,只是在当下的中国这种变化实在太快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给广大乡村教师同样带来了新的困扰。首先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要由过去的“讲、讲、讲”转变到倡导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这样一种变革,对于广大乡村教师而言难以一下子适应,一开始对于探究教学就无从下手。所以,由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提出要求后,教师就处在了变与不变的纠葛当中。观察当下农村学校教师真实的课堂,教学方式可谓五花八门,这种五花八门的背后折射出教师内心深处对教学方式所持的态度和立场。
对一个二三十岁的老师而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本就是浑然一体的,甚至有人担心:“如果停电了,这课还能不能上?”但对一个教龄20年以上的“老先生”而言,过去20年的时间未必能让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如今,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早就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多媒体技术了,更重要的是数字时代的思维方式。学生借助手机和网络,能够轻易获得更多信息,甚至这些信息是教师本身所不具备的。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慕课、微课、电子书包,以及其他的各种大数据资源和网络研讨平台,都在深刻地改变着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这些使不少乡村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变得更加无所适从。
这样的诸多原因,使得很多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频频受到现实的冲击,不少人开始怀疑自己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信仰,本已潜滋暗长的职业倦怠逐渐加剧。如何通过重塑教育信念,唤起乡村教师的职业热情,已成为当前振兴乡村教育、补齐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短板难以回避的话题。
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重塑教育信念不仅仅是简单的价值观的确立,更涉及到职业信仰、职业激情、教育理念、专业素养等问题。
(一)坚定的职业信仰
教师首先是一个读书人,读书人应该是每一个社会里的精神坐标,正如先贤所言“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知识分子对于社会改革是有责任的。当今社会,确实存在道德滑坡、教育虚浮的情形,而教育正是改变这些社会弊病的重要路径之一,教师也就是革除这些社会弊病的力量之一。此外,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文明走向没落,或许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从文化的角度而言,还需要有乡村教师这些农村里的读书人来传承。
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类灵魂的事业,教师肩负着培养和塑造新一代公民的职责和使命。城市在发展,农村同样在发展;城市很重要,农村同样很重要;城市教育有优势但也有劣势,农村教育有劣势但同样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所以,虽然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间存在着诸多差距,但在培养人才这一本质上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因此,乡村教师完全可以有理由坚守自己的教育理想、抵制种种负面诱惑,虔诚地履行教育使命,矢志不移地引导学生的生命成长,追寻自身的生命意义。
(二)正确的教育理念
有教育过程的实施,就有对教育结果的评价。由于当下的人才选拔方式主要依据统一的高考,以及在义务教育阶段事实上难以真正消除的考试排名,给教师的直觉就是教育质量的优与劣就看考试分数。这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变得单一,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渐忽视学生情感、个性等其他方面的发展。
在效率崇拜的阴影下,教师的教学也变得更加功利化。教师的主要精力和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研究课本、教辅和考试说明,怎么考就怎么教、考什么就教什么!然而正确的质量观应该建立在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所指出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这需要教师以课程的视角来组织教学,科学确定目标、正确选择素材和方法、有效组织教学,而绝不仅仅是讲解和刷题就行的。
在工具理性和效率至上的观念影响下,一些教师更倾向于应用一些手段来提高学习效果,而不顾教育的真正目的与意义。他们盲目地崇尚工具理性,使得教育逐渐失去了情感与活力,逐渐变为机械的重复与训练。事实上,正确的教学观应该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依赖学科的自我特征、指向未来的社会需要。比如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指向未来的社会需要,只有学生具备了这些素养,才能快速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
(三)适切的成长追求
作为专业技术人才,每个人都需要专业成长。于教师而言,就是需要不断地回答“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老师”这个问题。“合格、成熟、专业、专家”,是人们经常对教师专业成长四个阶段的描述,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特征。于乡村教师而言,或许未必所有的人都能达到“专家”的级别,但总要至少在合格、成熟、专业的阶段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有的教师擅长学科教学,有的擅长班级管理,也有的成为学校管理者,其实只要能够自我成长、成就他人,并且持续让自己获得提升,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
同时,为获得自身的成长,還需要善于选择合适的路径。地处乡村并不代表着就远离专业发展的前沿。在当今一根网线通天下的数字时代,可以说世界触手可及。阅读、思考、实践、表达都可以成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的依托和抓手。总之,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向前,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行动自觉,成为教师教育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的教育信念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它反映教师的思想境界与教育理念,决定教师个体发展的广度与高度。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为帮助乡村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信念,在明了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存在危机和应然追求后,需要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寻找到一条连通的路径,也就是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重塑之路。
(一)提供积极的价值引导
教育理想是教师为之奋斗的目标,是教师成功的必要条件,能指引教师克服困难不断向前。因此,教育理想便也成了乡村教师教育信念建立的根基和方向。教育理想的确立,往往需要教师的理论认知和教育实践,而积极的价值引导恰好能给予教师的理论认知和教育实践以正确的方向。
当前的社会,多元并存。多元的文化、多元的价值观使得乡村教师教育理想的确立也呈现出多元并存的态势。虽然有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论断,但乡村教师的教育职责是立德树人,纵然承认“多元并存、美美与共”,也要首先明确必须服从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要求所有的教育行动都必须指向人的真实的成长,这里的人,既包括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也包括承担教育任务的我们——教师。所以,以人为本就成了确定正确的教育理念的又一重要原则。
怎样才能把这样的理论认知和广大教师的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并最终内化为教师教育信念的组成元素呢?经典阅读和榜样引领是两条有效的路径。教育经典是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教育著作,是经久不衰、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最能反映教育本质的作品。阅读教育经典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教育的本真,给乡村教师以启迪和指引。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人和事,也能够为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信念提供参照。
(二)正视个人的成长经历
英国学者艾弗·F·古德森在《专业知识与教师职业生涯》中指出,“教师的行为与自己过往的生活经历是不可分割的,教师以后的行动与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会无形地受到过往生活经历的支配和影响。这种影响也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教师的专业生活中。”基于此,要讨论教师教育信念的确立,就不能无视教师早期的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对于个体的成长所具有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讨论乡村教师教育信念的重塑路径时,需要有意识地关注教师过往的成长经历,引导教师从中得出正确而不偏颇的结论,以作为教师未来的行动准则。
同时,还应对教师未来的个人成长进行规划,有意识地创造教师独特的成长经历。比如,培养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既是一次教育教学技能提升的过程,同时又是培养其迎接挑战、敢于竞争的品质的过程。再比如,一个人能够经常得到他人帮助,那么他往往也会主动去帮助他人;而总是被排斥的个体,往往也会排斥他人。这些都是教师的生活经历转化为教育信念的例子。
(三)关注真实的教育情境
教师的教育信念形成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教师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会产生新的教育观念和态度。通俗地讲就是,教师每天都处在各式各样的真实的教育情境当中,他的每一个教育行为都会得到相应的反馈。因为,每个人的信念体系,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内心深处的认知会与外部环境的“输入”产生碰撞、共鸣,甚至可以说每个人每天都在修正他的信念体系。而外部环境的“输入”,除阅读经典和榜样引领外,同行之间的交往、互动,他每日的教育情境都会成为教师形成主张、获得结论的源头。
比如,日常教学中的听课评课,会引发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会引导教师朝向更科学、更成熟的方向变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哪些活动是受到学生欢迎的,哪些举措不利于凝聚班级的人心。得到正向强化的,会在教师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重复出现;遭遇负向抑制的,教师会主动规避。对教师开展培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在做中学”,通过学校设置的任务驱动,教师沉浸其中,有真切的角色扮演,能产生显著的心理活动。
(四)建设向善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是教师教育信念形成的一个途径。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认为,学校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学校一群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学校文化既有社会共性的一面,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一面,反映出一所具体的学校、一群特定的教师不同于其他学校、其他教师所默认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教师生活在具体、真实的学校文化情境当中,其个人经历、感悟、情绪情感都与学校息息相关。所以说,学校文化环境能对教师个人教育信念的发挥起到更为直接、更为具体的作用。
学校文化环境是包含学校群体成员的整体价值取向的情境。在此情境中,个体与群体之间不断发生交互作用。学校教育理念是群体成员的整体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代表着学校文化,具有整体性、主流性的特征,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起主导性的指导作用。学校文化环境对教师教育信念的实际效用发挥所产生的影响可以集中表现为学校教育理念与教师教育信念之间存在的张力。在一定程度上,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发展及作用发挥都会受到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