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用“闲暇”慢慢煲

2019-08-13 03:47于晓斌
师道 2019年7期
关键词:闲暇学会教育

于晓斌

“闲暇”,英文为“leisure”,又译作“休闲”。美国学者杰弗瑞·戈比教授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休闲能使个体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使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基础。”从中可以看出:“闲暇”并不是无事可做或什么事都不做,而是如马克思所说“所有自由时间都是供自由发展的时间”,让人们在自由的时间里,回到我们的“信仰”。

《道德经》云:“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告诉我们:人的大脑与车、器皿、房屋一样,是一个空间,如果将其塞满了,它的思维就无法灵活自如地运转并加以运用了。正如我们当下已经存在或正在发生的某些教育现象:在家庭中,年轻的父母让三岁的孩子学习识字、加减法,让四岁的孩子学做小主持,练习钢琴,规定五岁的孩子必须背过多少首唐诗宋词、多少个英语单词,让未满六周岁的孩子参加奥赛培训班……而且还给这些琳琅满目的辅导和培训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在学校的课堂上,一个学生还未来得及思考一时回答不出问题,老师就迫不及待地“立马换人”,叫另外一个学生来回答,有时候老师干脆自个儿包圆,来个自问自答。究其原因,正如郭元祥教授所说:“我们很多教师和家长有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急功近利、太多的急躁冒进和揠苗助长、太多的高期待和不理解。”

关于功利的教育现象和教育方式,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过一句在今人看来十分“荒谬”的话:“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卢梭所说的 “浪费时间”,我想,并不是有意识地组织或鼓励学生逃课、无节制玩耍、没有限制的放纵,而是给学生们“留一点自主的时间”,在“浪费”这“闲暇”的时间中,学会观察、学会欣赏、学会审美、学会思考,等等。这也难怪剑桥大学的教授们每天坐下来吃点心、喝茶、聊天,学校买单,还很开心:“瞧,喝下午茶我们就喝出了八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喝的不是咖啡,而是灵感、自由和分享。一间漏雨的教室——第56号教室能诞生奇迹,首要特质在于“不害怕”。而我们的很多豪华教室坐着提心吊胆的学生,等待着每节课知识的集中“轰炸”和“注射”,分数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

有人说,教室的品质不取决于它的建筑材料,而是里面栖息的灵魂。据报载,瑞典的学生在12岁之前不知道个人的学分,教师也不搞学分排名;课间学生都必须参加户外活动,不出去的,教师要催促,即使冰天雪地,也要坚持;而且每学期学校都要安排两个整天,让学生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参与各种活动。瑞典人如此悠闲地办教育,学生的学分或许不是很高,却在2011年全球82个国家学生创意指数评比中名列前茅。无怪乎两千多年的古希腊著名诗人品达发出这样的慨叹:“我不想生活得更多,只想生活得更充分。”

对教育而言,“更充分地生活”,应该有罗大佑《童年》歌词所唱的“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的情趣,应该像孔夫子和弟子们“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那样的自由、开放和灵动。一句话,更充分地生活,就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用“牵着蜗牛去散步”的淡然,尽情地享受心灵的自由,放飞青春与朝气,弘扬创造的个性,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去寻找生活、发现诗意。正如肖川先生所说:“理性的顿悟,灵性的生发,需要闲适;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也需要闲适;创意,往往在闲适轻松时翩然而至;情趣,也每每在闲适从容中一展风采。”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古代的希腊,在苏格拉底的身边,总有那么一群喜欢听他聊天的青少年。在苏格拉底看来,这个“闲聊”的時机是最适合于在他们心灵的土壤播撒智慧种子的时刻。就在这不知不觉的“闲聊”与对话中,孩子们学到了知识,学会了思考和创造,其中有好几位学有所成,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柏拉图就是其中的一位。也许就是在这不间断的“闲暇”的对话中,让学生们学会了在喧嚣中保持一颗恬淡的心,在纷繁中宠辱不惊并减少了对名利的渴望与追逐,他们感受到的只是一种境界的高远、思想的厚重、胸怀的博大与气度的非凡。在不知不觉中,眼界走到高处,灵魂趋于高贵,思想走向深邃。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总有人问:在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 “钱学森之问”是那样的切肤心痛和无可奈何。一位哲学家做出了如此解释:“让孩子在非兴趣的基础上去学习,就是在春天的时候摇晃一棵苹果树,你不但不能摇下苹果来,相反使得苹果花纷纷落地,以至于到了秋天应该收获的时候你不再能收获到苹果了。”

有人做过统计,在《论语》中,“学”字出现了56次,而“教”字只出现了7次,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古代的教育家也主张“学”优先于“教”。北大著名教授郑也夫认为“学”远比“教”重要的原因在于:“知识可以在短时间内灌输进去,但是记住哪些取决于主观,没有了起码的爱好,听过的东西多半要忘记。并且能教的只是知识,要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智慧,全靠自己的操练、思索、融会。”这也照应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中所指出的那样:“未来的学校必须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主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自己的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原野的窗子。”他在《给教师的建议》里曾描述过一个充满诗意与色彩的教育世界:“我们已经形成一种习惯,在春秋雨季,大家起床很早,在霞光初露的时候,出发到树林里,湖岸边去迎接日出,把大自然中最喜爱的东西画下来,并在图画下写一个听起来像歌儿那么美的句子。”这一过程,需要倾听与对话、游戏与放松、思考与实践、自主与独立……

但这一切更需要“闲暇”的时间做可靠的保障,正如台湾著名教育专家黄武雄在其扛鼎之作《学校在窗外》中写道:“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这第三件事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互动、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只有在一个个“闲暇”的时间里,我们的教育会随着生命成长规律的律动而洋溢着精彩,我们的老师会在悠游闲适中欣赏每一朵花开时的馨香,我们的学生更会在“闲暇”中留一缕清新安详而走得更高、更远。

(作者单位:山东五莲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闲暇学会教育
人在何时最清醒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会分享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闲暇:教育蕴藏其中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闲暇时间干点啥?
教育教学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