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昉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 副主任中医师
暑,热也。小暑为小热,大暑为大热。当太阳到达黄经105度为小暑,太阳到达黄经120度为大暑。小暑、大暑正值盛夏,雨水丰富,故湿热交加,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一说。
此时“暑邪”当道,易耗气伤津,扰乱心神,暑多夹湿,夏季感受暑湿之邪,可感邪即发和伏而后发,前者表现出高热、烦渴、面赤、脉洪大等阳热之象,或困于暑湿出现肢体困重倦怠、胸闷呕吐、便溏等症。夏季感受暑邪,暑汗不出,暑热内伏,至秋季,新凉外束,寒热交争, 产生寒热往来的疟疾,此之谓“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小暑、大暑阳气升发快,尤其适宜做户外运动,可养人体之阳气。推荐太极拳、八段锦、桩功等,有补元气、强筋骨、开合枢机之效。
《黄帝内经》认为,夏季养生应与夏气相应。夏季闷热,昼长夜短,夜间相对凉爽,人晚间的睡眠应遵守“晚睡早起”的原则:22点要入睡,最晚不能迟于23点,子时(23点至次日凌晨1点)肝经正盛、诸血归心,熬夜易耗伤心血。对于“早起”,应做到天亮即起,大概早上5~6点就应该起床了。
暑热易伤津耗气,人易疲劳倦怠,午间高温时段暑气旺盛不宜外出,中午应睡养生觉。午觉一般以30分钟左右为宜,根据睡眠时间与白天劳动强度调整。
说到睡觉,宋人最为讲究,推崇“先睡心,后睡眼”。怎样才能做到“精神内守、无厌于日”?可以听舒缓的音乐、练字、作画、养绿植、观赏花鸟等。总而言之,“心”先静下来,心态平和,人才能安稳入睡。建议睡木板床,垫藤席、蔺草席等。
俗话说,夏夜避风如避箭。天时虽热,不可贪凉,空调房不宜久待,睡眠需避凉风,不睡地板,不野外露宿,不在风扇、空调下及风口处睡觉,否则轻者可导致热伤风、面瘫、关节痛、腹泻等,重者可伤及性命。
《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小暑、大暑阳气生发,最适合去户外运动,以便采天之气,推荐太极运动、练八段锦、桩功,有补元气、强筋骨、开合枢机之效。
夏季应“心”,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故有“汗血同源”之说,有的人用蒸桑拿、穿能在短时间内提升体温来促排汗的发汗服,误以为能减脂、养生,实则中了营销的套路。首先,发汗不等于减脂;其次,这些迫汗外出的方式耗气伤津,是在损耗人体的正气,让暑湿之邪有可乘之机,我们须对这些过度出汗的方式说不!
夏季暑热使毛孔张大,可将相当一部分的病邪通过“微汗”的方式发散出去,故户外运动最为宜,晨间及傍晚慢跑、快走、做早操、高抬腿、跳广场舞等是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运动。运动休息后宜补水、换湿衣、洗温水澡。
炎夏至,骄阳盛。人体经络应夏气而经气充沛,此时应疏通经络,使气血畅行,可辨证选择耳穴压豆、穴位贴敷、三伏灸等。督脉为阳脉之海,疏通督脉可取坐位,两手掌贴于肾俞穴,中指正对命门穴,意守命门穴,双掌从上向下摩擦40~100次,至有温热发胀之感为佳,有“补肝肾、壮筋骨”之功效。
慢性病(如冠心病、糖尿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胃病等)患者可因过食生冷寒凉之物而复发、加重,故夏季虽热,须忌生冷,瓜果虽美,亦要适量,冷饮冷食只能暂时解渴且有中伤脾胃之嫌,故以热食热饮为佳。
饮食上宜清热消暑、健脾益气,即煮即食,可进食鸭肉、鲫鱼、虾、瘦肉、蘑菇、银耳、薏苡仁以及应季的瓜果蔬菜,做到荤素搭配。比如莲子,能补脾益肾、养心安神,可做成芡实莲子猪腱汤、莲子牛奶饮、莲子露等。亦可适当进补消暑解渴的汤水,如绿豆海带汤、苦瓜排骨汤、冬瓜薏米老鸭汤、酸梅汤等。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可适当食粥,如山药小米粥、扁豆粳米粥、百合荷叶薏米粥等。
暑热蒸腾,外出时需备遮阳物品和充足的水,亦可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液、十滴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的药品应急。若伤于暑,应立刻脱离中暑的环境,转移到阴凉的地方,立刻补充水分,使用解暑药品。
中医常用金银花、苦参、龙胆草、鱼腥草、薏苡仁、白蔻仁、藿香、佩兰等中草药和清暑益气汤、新加香薷散、白虎汤、三仁汤、藿香正气丸等方,也可携带装有丁香、藿香、佩兰、艾草等清暑除湿避秽的药包。
中医治病需辨证施治,特殊人群(如小儿、孕妇等)更需谨慎用药,中暑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治、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