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成勇吾
阿里巴巴内部有一个说法,张勇是“在高速路上换引擎的人,而且把拖拉机换成了波音747”。
2018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54岁生日这天,他宣布:“经董事会批准,一年后的今天,也就是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20周年,我将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将接任董事局主席一职。”
“我知道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管起来不容易,我100%相信张勇将会比我做得更好。”马云对继任者张勇不吝溢美之词。他说:“张勇思想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性,他相信我们的愿景、相信我们的价值。听他讲商业信念,我觉得我差不多可以退休了。我知道现在的高管层比我更聪明,可以比我做得更好。”
张勇是何许人?为何能接班马云?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巴巴当下所有管理者中,80后管理者占比过半达到52%,70后管理者占比达45%,其中一线业务总裁均由70后担纲,而张勇正是1972年出生。
马云曾戏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CEO”。不过,张勇正是CFO出身。对此马云笑称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意外。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张勇先后在安达信、普华永道两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2005年加盟盛大,历任财务总监、副总裁兼CFO,并于2007年加盟阿里巴巴出任CFO。
张勇刚从盛大跳槽到阿里巴巴时,有次开会,时任阿巴巴里董事局主席兼CEO的马云问一众高管,谁是MBA,他举手;又问,谁是职业经理人,他又举手。后来他才知道,这是马云最讨厌的两类人。
马云问他为什么会来阿里巴巴,张勇答得直接,“我已经干过一个30亿美元企业的CFO了,我想干个300亿美元的。”如今,阿里巴巴市值早已突破4000亿美元,张勇的理想已超额达成。
就这样,张勇这位一开始被视为“职业经理人”气息浓厚的高管,开始了他的阿里巴巴之路。
阿里巴巴公司每个员工都会给自己取一个“花名”,张勇取名“逍遥子”,不过或许大多数人更为熟知张勇的另一个称号“双11缔造者”。
张勇能够成为阿里巴巴的中坚力量,主要得益于其“双11”的操盘手的身份,其曾公开承认压力不亚于“春晚”导演。
他在2009年3月接手淘宝商城,也是在这一年,张勇领导创立了“双11”购物狂欢节,从2009年至今,已经做了连续10年的“双11”操盘手,并将其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网购节。
但第一次做“双11”,张勇只是出于一个朴素的目的:“当时是淘宝商城诞生的第二年,很多消费者不知道这个品牌,我们想通过一个活动或一个事件,让消费者记住‘淘宝商城’。”于是他和同事一起挑出11月11日作为活动的时间,原因是这一天处在国庆节和圣诞节之间,是一个理想的促销时间点。
尽管最初“双11”只有李宁、联想、飞利浦等27 个商户参加,但是成绩超乎所有人预想,首次“双11”平台交易额是 5200 万元,达到当时日常交易的 10 倍左右。而到了2018年天猫“双11”总成交额已经达到了2135亿元。
在内部开会时,张勇喜欢说,战略是干出来的。被要求总结自己的风格时,他说,阿里巴巴的风格是“天马行空,兢兢业业”,“马总天马行空多些,而我的风格是兢兢业业多些。”张勇既是一个细节和执行有偏执追求的实干家,也是战略家。
2013年9月10日,张勇的职务从B2C工作群总裁改变为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运营官。
2014 年年初,微信凭借春节红包强袭了支付宝的阵地,被马云形容为“偷袭珍珠港”,而阿里巴巴一度被外界评论为“找不到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危机时刻,张勇预判到移动电商的爆发,决定先把其他无线计划暂时搁置,把手机淘宝从PC 端导入的巨大流量承接住,做成一个超级 APP。
张勇提出,“整个集团把无线作为最重要的战略”,“all in无线”。
张勇再一次对了,他押注的手机淘宝,摆脱了PC端的约束以后,到201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阿里巴巴集团已能够声称自己在移动电商上拥有“无可匹敌的领导地位”,在这个季度,阿里巴巴中国零售渠道移动成交额占比超过了50%,移动端月活跃用户增加到2.89亿人。
截至2019年3月底,淘宝天猫移动月度活跃用户达到7.21亿。可以说,正是张勇奠定了阿里巴巴从PC端向移动互联变迁的最重要基础。拿到了移动互联网船票的张勇,不仅仅满足于此,他又在个性化、内容运营、多媒体化展示上对手机淘宝进行升级。现在打开手机淘宝,“千人千面”,手机淘宝根据收藏的店铺、浏览的商品痕迹、购买行为、个性化标签给不同人推荐不同商品。
近两年来,张勇又开始主导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战略,作为阿里巴巴新零售样板间的“盒马鲜生”,也是在张勇的主导下打造的,是他与侯毅喝了无数次咖啡碰出来的。
张勇担任阿里巴巴CEO三年来,阿里巴巴实现连续13个季度高速增长,阿里巴巴的市值增长超过两倍,从1500亿美元一度达到了5000亿美元;在全球互联网巨头中,只有阿里巴巴的增速超过了60%。这样的成绩几乎超过华尔街所有分析师最乐观的预期。张勇为核心的阿里团队也做好了未来5年至10年的战略布局。
更重要的是,张勇上任后,将阿里巴巴从一家电商公司改造为一个涵盖新零售、物流、云计算、金融、人工智能等庞大生态的“数字经济体”,并成为一家提供“未来商业基础设施”的科技公司。
阿里巴巴内部有一个说法,张勇是“在高速路上换引擎的人,而且把拖拉机换成了波音747”。他所带领的阿里巴巴早已超越了电子商务公司,彻底蜕变为以大数据为驱动,以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文娱为场景的数字经济体,服务于数以亿计的消费者和数千万的中小企业,深刻影响和塑造着未来商业。
正因如此,马云公开信中把张勇评价为“合伙人制度”下人才梯队中的“杰出商业领袖”。马云以一个老师的骄傲写道:“作为教师出身的我,看到我们今天的团队、领导群体、以使命价值观驱动的独特文化,以及不断涌现出的一大批以张勇为代表的杰出商业领袖和专业人才,我深感自豪!”
阿里巴巴的公司愿景是成为一家102年的“老店”,传承机制必然是一道必须迈过的坎儿。
但知易行难。今年即将75岁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公司的行政职务仍然是CEO,因为能让他满意的未来掌舵人尚未出现;同样年过七旬的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每当被媒体问到接班人问题时,他只能回答,希望自己还能再干20年;万达集团创始人王健林虽然有位有商业头脑的儿子,但他并不想接班。
而马云的顺利退休,和张勇的顺利接班,其背后要归功于阿里巴巴多年前就确立的“合伙人制度”。
1999年创始之日起,马云就提出未来必须有“良将如潮”的人才团队和迭代发展的接班人体系。也正是从那时起,阿里巴巴开始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企业制度,并于2010年正式建立了新型合伙人制度。
合伙人拥有几项权利:提名董事的权利;合伙人提名的董事要占到董事会成员的一半以上,任何原因导致合伙人提名的董事人数不足一半,合伙人都有权任命额外的董事以确保其对半数以上董事的控制权;如果股东不同意选举合伙人提名的董事,合伙人可以任命新的临时董事,直至下一年股东大会;董事无论因任何原因离职,合伙人都有权任命临时董事以填补空缺,直至下一年股东大会。
合伙人每年选举,人数不设上限,这既打通了重要员工的上升通道,也使得阿里管理层能够不断输入新鲜血液,形成了良将如潮的人才梯队和迭代发展的接班人体系。
因此阿里巴巴的人才库里也不仅只有张勇。
如今,在阿里巴巴的36位合伙人中,已经有两位“80后”——天猫技术负责人吴泽明和蚂蚁金服副CTO胡喜。现任的淘宝总裁蒋凡,甚至是一位“85后”。阿里巴巴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资深总监以上的核心管理人员中,“80后”占到14%;而在阿里巴巴的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中,“80后”已经占到80%,“90后”管理者已超过1400人,占管理者总数的5%。
在阿里巴巴,交接不仅出现在CEO层面,只要到总监层级,公司就会要求其为自己的岗位寻找和培养接班人,如果这点做得不好,即使日常业绩很好,年终绩效也会大打折扣。也正因如此,在阿里巴巴,成功的交接班不是偶然,而是常态。
新型合伙人机制下,阿里巴巴独特的文化和良将如潮的人才梯队,为公司传承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事实上, 自2013年张勇担任阿里巴巴CEO开始,阿里巴巴已经靠这样的机制顺利运转了6年。
马云觉得,阿里巴巴最骄傲的不是今天的商业模式,而是人才梯队组织建设。
马云在2018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曾说:“我们创建的合伙人机制创造性地解决了规模公司的创新力问题、领导人传承问题、未来担当力问题和文化传承问题。“在过去19年,我花了最多的时间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训练人才。今天阿里巴巴公司内部,人才梯队建设非常好,阿里巴巴18个创始人,现在应聘阿里巴巴,根本连门都进不去。张勇是我们人才梯队建设中最了不起的人之一。我们有一批一批的人才,可谓良将如潮。若我算第一代,那么阿里巴巴第五代领导人梯队建设都已经做好了。”
阿里巴巴过去多年发展证明,人才梯队的深度、不断自我升级的组织以及面向未来的布局,是阿里巴巴持续健康高速增长的核心保障。阿里巴巴所有战略的核心正是人才战略,因而带来了良将如潮的人才梯队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机制,并主动创造变化,由此令阿里巴巴持续保持活力和创造力,不断进行突破。
从胜利走向胜利,这像是张勇阿里巴巴生涯的写照。2007年刚进阿里时担任CFO,后来兼管淘宝商城,创建天猫,打造了“双11”购物节,一手做起了阿里巴巴的B2C业务;继而担任集团COO,成功带领淘宝实现了从PC端到移动端的转型;2015年5月10日,张勇正式成为阿里巴巴CEO。
担任CEO之后,张勇协助马云,为阿里巴巴画就了未来蓝图。如果说马云是阿里巴巴的总设计师,那么张勇就是阿里巴巴的总工程师。马云负责天马行空,张勇负责脚踏实地。
马云提出的 eWTP(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得到G20峰会领导人的认同,马来西亚也以举国之力支持eWTP首个海外试点。所有这些,都需要张勇绘制战略大图并落到实处。
2019年9月10日,张勇将开始接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职。
从乔布斯到库克,苹果公司算是实现了平稳过渡,而且库克接手后,苹果业绩一路上扬,股价一路飙升,甚至成为全球第一家市值破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但外界对库克的评价还是两极分化,华尔街非常认同他,但果粉们却认为,库克执掌的苹果失去了魅力,只是很赚钱而已。
如果创始人的光环太强了,继任者肯定会长期生活在其阴影之下。
不过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郑志刚对于张勇的接任还是非常乐观的。一方面是得益于阿里巴巴独有的合伙人制度,这种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而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本身也是一个自更新的系统,会有不断的迭代和补充;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的管理非常开放,管理层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内部批评的声音也会帮助新的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
马云做的是从0到1,而张勇的任务是从1到N,需要的能力肯定是不同的。马云是一位有光环的创始人,足以将公司紧紧凝聚在一起,而张勇接任后,如何在公司团队内部寻找协同,把所有业务凝聚在一起,将会是最重要的挑战。
虽然带领阿里巴巴成功转型,他仍然担心会错失下一个机会。因为越大越难转身,许多辉煌至极的巨头都曾因为创新迭代而轰然倒下。
如今这位70后管理者,马上就要成为阿里巴巴的一把手,他会带领阿里巴巴这艘大船驶向何方,时间或许会告诉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