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田 图:受访者提供
作为张松茂世家六大师中的年轻一辈的夫妻档,张慧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实为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两人不仅恩爱多年,情笃意深,在陶瓷艺术领域并肩前行,也是传为美谈的天仙配。两人各有各自的事业。在陶瓷绘画的传承上,张慧更多地是传承家族的技艺,而陈实还身兼教育事业,他将传承落实到学院派的艺术教育中去。
张慧是张松茂与徐亚凤的小女儿,与二哥张晓杰一样,她从小就跟随父母学习传统陶瓷绘画艺术,1981年进入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系统学习陶瓷粉彩装饰艺术。她比较系统地继承了父母的艺术风格,山水颇有父亲工笔重彩的气韵,花鸟则继承母亲笔下的灵动与惬意。但张慧也有自己的特色,最为人乐道的便是她作品中透出的女性气质。张慧笑称:“曾有人收藏了自己的一件作品,当见到我真人后便惊呼,你跟先前看画时想象的样子长得一样。”也许,以“蕙质兰心”形容张慧的作品,最恰当不过。
所谓画如其人,从事陶瓷绘画数十年,张慧的作品从题材、构图、意境营造、用色和笔法上,都能感受到这股蕙质兰心的女性气质。尤其在张慧笔下的花鸟题材瓷画,清秀婉约的风格让人印象深刻。用张慧的话说,女性爱美之心鲜明地映射在万物之上,也是女性的心灵对自然的观照。张慧的花鸟作品设色淡雅、构图简约、描绘细腻,更符合当代审美。尤其是她的粉彩荷花,巧妙利用瓷绘的特性,兼工带写,将荷叶染成一团淡绿,重点突出莲花与莲蓬,朦胧而具有诗意。那种出水芙蓉般清丽秀雅,还隐隐流露着几分禅意。
张慧认为,艺术可分为三重境界,从最初以艺术表现对象,到第二重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人格、思想;再到最高的“宗教”境界,或者说进入一种“神”的艺术共通中,而张慧的作品总会带着“禅”的情怀,几分悲天悯人的意味,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自然而然地随着画笔流淌出来。张慧坦言自己每次创作时,总会怀着虔诚的心态,一花一木,寄托她对人与自然、万物与宇宙的深邃思考与敬仰之心。
与母亲年轻时要兼顾家庭重务与创作不同,丈夫陈实的体贴与能干让张慧得以安心自己的创作。他们虽声称在艺术上互不影响,但两人又如此“佛性”,一位在作品中有意无意地流露着禅意,而另一位则声称人生自有机缘,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陈实是南昌人,比张慧小三岁,谈起与张慧的相识,他笃信那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年轻时,陈实一心向往中国美院的油画专业,他为此复读数年一直未能如愿。最终,陈实只能选择景德镇陶瓷学院,学习雕塑专业。据他回忆,自己当时是带着很大的情绪来景德镇,因为这不是他心中的理想高校,但他没料到的是,不理想的高考成果偏偏让他遇上了自己的挚爱。
1993年的一个夜晚,他本约上自己高中时的实习老师在张松茂陶瓷研究所会面,(实习老师与张慧的二哥张晓杰是同学,三人得以相识。)雨夜中陈实阴差阳错地跑到了一个画室,他清楚地记得,自己一路戴着斗笠跑来,从黑暗的楼梯间爬到三楼,瞬间豁然开朗。昏暗的黑夜打着一盏暖色的亮灯,一位身着白衣的美女端坐眼前,那份唯美让陈实瞬间惊呆,他对张慧一见钟情。陈实笑称,认识张慧以后,他再也没有后悔过到景德镇来。那时候,陈实还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大二学生,本来打算跟随张慧二哥张晓杰学习陶瓷绘画,认识张慧后,陈实便天天到张松茂陶瓷研究所来见张慧,让她教自己陶瓷绘画,两人渐渐成为情侣。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后,陈实就拜张松茂为师,并深得大师器重。
如今,陈实还身兼景德镇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从事陶瓷绘画的经历也影响了他的教学方式,他是将传统题材风格带入学院派教育的开拓者之一,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独立开设新专业和新课程,并对陶瓷专业进行了更科学的划分。针对工艺美术专业,将陶瓷划分为陶瓷设计、陶瓷绘画与陶瓷艺术。陶瓷绘画仍旧沿袭景德镇传统的陶瓷彩绘,偏向工艺美术范畴;而陶瓷艺术则为早年泛称的当代陶瓷,陶瓷艺术专业的设立,实则将陶瓷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将其纳入“纯艺术”的范畴,这从学院教育的层面,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陈实对沉淀千年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始终怀着敬仰之心,他认为学院的教育必须扎根这一深厚传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新。这样的教学理念与模式让景德镇学院独树一帜,下属的工艺美术学院还获得了江西省的“双一流”特色专业,每次陪同各级领导到院里参观,陈实总会自豪地介绍:“景德镇学院历史上培养过的高级人才在景德镇地区的就分别有国大师24位,省大师123位,高级工艺美术师297位,占景德镇现有高级人才50%多。”不仅如此,景德镇学院还以陶瓷文化传承与保护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席。
更让人欣喜的是,张慧与陈实的儿子也从事艺术相关的专业,家族的陶瓷艺术,也将在新生一代的手里薪火相传。
《国色印象之五》 陈实
《 粉彩荷花》 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