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启智
非遗历经时光长久延续,不由让人产生“衰老”“消失”等晦暗的联想。然而,非遗纪录片不该是苦情剧,《朱泥壶里滋味长》导演江静舒这么认为。《璀璨薪火》出品人华凌磊也说:“如果你把非遗表现得很困难又不美,那就没人愿意学,而且会让人有疑问,既然那么惨,为什么还要一生择一事?但当你看到匠人们的内心很富足,作品很美好,你自然就会认同他们的选择,觉得这件事值得。”
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物件多半其貌不扬,外观也没有煜煜光彩,然而它所蕴含久远深厚的民俗风物特征,穿越层峦叠嶂的年华风烟,历经大浪淘沙与吹尽狂沙始见金的岁月洗礼,无不折射浓郁的文化积淀。非遗作品基于这种特殊的内在因素引人遐想。投身非遗传承的匠人们,大多数具有单纯理想主义乃至一定意义上的殉道精神。他们因为志趣在此,分明是苦差事却能甘之如饴,内心富足和安定只是当事者的独特感受。非遗纪录片通过影视艺术形式表现非遗场景、画面与故事,在还原真实之外,它与其他影视重叠交汇的地方是艺术再现。这种艺术再现既有合乎时宜的剪辑取舍,也有适度加工的拔高与美化。一言以蔽之,非遗纪录片不必唱苦情戏确有现实基础和情感依据,它理所当然可以拍摄得很温馨很美好。
非遗紀录片跳出苦情剧套路,以“正能量”手法展开叙事,让场景故事呈现轻松愉悦氛围,有助于鼓舞士气,增进非遗工作者以及社会推进非遗发展的信心,不但使非遗工作者意志弥坚,还会吸引更多非遗爱好者加入到非遗保护与传承行列。不过,我们应该意识到,非遗纪录片固然不该是渲染不堪的苦情剧,但也不该是只有欢愉没有烦恼的轻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