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姗姗 贺明红 单勇
【摘 要】目的:探究高度近视眼底后部血管弓旁视网膜改变的频域光学相干断扫描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双眼高度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患者的一只眼,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患者眼底后部血管弓旁视网膜的形态。将血管弓旁视网膜改变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将血管弓旁视网膜未改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眼轴长度以及屈光度并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年龄、眼轴长度和屈光度普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能够仔细的观察患者的眼球内部形态,发现患者的视网膜是否发生病变,同时该病变和患者的年龄、眼轴长度和屈光度有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高度近视;视网膜;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特征;屈光度;眼轴长度
【中图分类号】R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5--01
高度近视是指患者在眼部调节放松的情况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集在视网膜之前,不能够在视网膜上清晰地成像,屈光度为-6D或者以上的近视眼称之为高度近视[1]。本文主要探究了高度近视眼底后部血管弓旁视网膜改变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特征。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双眼高度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患者的一只眼,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患者眼底后部血管弓旁视网膜的形态。将血管弓旁视网膜改变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将血管弓旁视网膜为改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7例,女10例,年龄49-72岁,平均年龄(61.8±5.4)岁。对照组:男:14例,女9例,年龄23-49岁,平均年龄(37.2±7.3)岁。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并且被医院伦理委员会所批准。
1.2 方法 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对两组患者的黄斑区域和沿视盘鼻、颞侧的视网膜血管弓采用5 Line Raster模式垂直扫描并保存图像。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眼球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23.0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对比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对比应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研究组患者的眼底后部血管弓旁视网膜区域,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中可以发现在血管旁会出现低反射信号的空腔,这些空腔有大有小,与血管一起融合成为管道状。此外,在玻璃体腔侧沿血管的视网膜会隆起褶皱。研究组中有16只眼(94.1%)例患者存在巩膜葡萄肿,对照组患者有17只眼(73.9%)存在巩膜葡萄肿。在研究组中,有11只眼(64.7%)内层视网膜与玻璃体腔之间出现裂隙,或出现板层视网膜裂孔,这些裂隙或者裂孔常出現视网膜被玻璃体皮质牵引的迹象,对照组有5只眼(21.3%)出现裂隙或者是裂孔。
2.1 两组患者的年龄、眼轴长度以及眼球屈光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年龄、眼轴长度和眼球屈光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3 结果
高度近视会带来很多并发症,如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变性和黄斑裂孔等,给患者的 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此外,高度近视往往会伴随着眼底后部血管弓旁视网膜裂孔,这种症状会导致患者视网膜脱落,在高度近视患者进行视网膜复位手术时,如果遗漏此类裂孔,会导致手术失败。由于高度近视患者因为视网膜和脉络膜发生萎缩灶、后巩膜葡萄肿以及玻璃体皮质等的干扰,以往的检查技术因为自身技术的局限性,很难对视网膜后部进行仔细的观察[3]。现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逐渐的在眼科应用开来,这项技术是以光反射为基础的非侵入性二维成像技术,它通过超短脉冲激光或者是超辐射发光二极管发出的低相干光线至需要检查的组织和后视光束,再利用干涉记录仪组织反射光的时间加长,然后利用后视镜将光线反射,最后形成分辨率在10~20μm的图像,该图像还可以进行三维重建。由于分辨率较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还被称之为光学活检。该技术不仅适用于眼科,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检查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
本文通过对高度患者进行研究调查,发现血管弓旁视网膜改变的患者占比例为64.2%。血管弓旁视网膜改变的高度近视患者在年龄、眼轴长度以及眼球屈光度上都普遍高于血管弓旁视网膜未改变的高度近视患者。此外,研究组患者发生巩膜葡萄肿以及内层视网膜与玻璃体腔之间出现裂隙,或出现板层视网膜裂孔的几率要远高于对照组。有研究表示,巩膜葡萄肿是导致高度近视患者眼底后部血管弓旁视网膜发生病变的主要原因。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和近视度数较高的患者,应注意自己的视网膜是否发生变化,可以定期去医院用光学相干断层技术进行检查,防止病变[5]。
综上所述,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能够仔细的观察患者的眼球内部形态,发现患者的视网膜是否发生病变,同时该病变和患者的年龄、眼轴长度和屈光度有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陈禹橦, 刘贤洁, 刘美丹, et al. 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外核层厚度[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8,1(2):3-5.
刘贤洁, 陈禹橦, 刘美丹, et al. 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区外层视网膜厚度[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23(5):12-15.
王镇, 谭晓俊, 陈翠, et al. 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渗漏点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影像特征[J].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7, 33(6):577-579.
张怡, 姚静, 王肖华, et al.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诊断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7,2(2):3-5.
金尚丽, 曾锦, 陈智慧, et al.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视盘参数及视网膜厚度在早期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J]. 眼科新进展, 2018, 263(5):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