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9例临床观察

2019-08-09 05:29吉华青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性

吉华青

【摘 要】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治疗模式对于改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3月因上消化道疾病而入我院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材料,随后划分为49例观察组和49例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治疗为主,观察组以消化内镜治疗为主。统计两组患者的疾病改善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角度,观察组数据显著由于对照组,尤其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方面尤为突出,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数据显著短于对照组,进一步分析,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治疗模式对于改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效果显著,可最大程度上缩短止血和住院治疗时间,进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现患者再出血发生率的降低,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消化内镜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5--02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内科急重症,其往往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其也会渐渐演变为失血性休克、器官损伤等症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医院最常见的治疗形式为西药治疗,该形式存在起效慢等问题,效果不理想。随着科技的发展,消化内镜治疗模式得以广泛推广,实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本文中,我重在研究消化内镜治疗模式对于改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3月因上消化道疾病而入我院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材料,随后划分为49例观察组和49例对照组。对照组包含24例男性和25例女性。其年龄为21-73岁,平均年龄为(45.21±22.19)岁;病程1d-11d,平均为(5.9±4.1)d。过程中包含22例男性和27例女性。其年龄为20-72岁,平均年龄为(46.71±21.79)岁;病程1d-10d,平均为(5.2±3.6)d。两组材料均了解实验过程,并同意参与,实验计划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数据分析发现,两组材料在年龄、性别、病情等角度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②患者出现严重的黑便、乏力等症状。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慢性疾病;②患者存在严重并发症,如肾功能不全;③患者具有精神角度的障碍;④患者伴有凝血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治疗为主:去甲肾上腺素以温水的形式服用,频率为1h~2h一次,剂量为10mg/次;云南白药以温水的形式服用,频率为1h~2h一次,剂量为6mg/次。直至患者的病情得以改善,若患者一直出现出血,就继续服用。

观察组以消化内镜治疗为主。具体过程为:①将消化内镜安置到患者固定的位置,即消化道上,随后,将相关的注射装置安插到消化内镜中。②事先准备好1.5mL浓度为1∶10000的肾上腺素盐水,并在上消化道周围进行生理盐水的注射,注射的面积为1mm~1.5mm的范围,在完成注射工作后取出注射器。③对于特殊的患者,还需要消化内镜的引导下,以球囊压迫的形式实现机械止血,最大化降低血液的流出。④套扎术:如果患者出现了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状况,应该使用内镜皮圈结扎的方式实施患者止血。⑤氩气凝固术:在内镜的视野下,实现患者食管黏膜最远端的氩气凝固,直至患者的病灶出现灰白色的颜色变化。气流量规定为0.5~1.0L/min,仪器功率为20~35W。如果患者的症状严重,可搭配实施每隔3周~4周一次的重复治疗。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信息:疾病症状消失,大便检测数据为阴性,胃管引流液呈透明状;有效信息:疾病状况改善,胃管引流液颜色改善,基本透明;无效信息:未实现上述标准。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实施6个月的不间断回访,统计患者的再出血发生率;住院期间统计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为本研究的数据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并对其实施χ2检验,若P<0.05说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方面的数据对比

在总有效率角度,观察组数据显著由于对照组,尤其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再出血发生率方面尤为突出,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在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角度的数据对比

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数据显著短于对照组,进一步分析,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可谓是当前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其主要有三大特征:第一是发病急;第二是病情进展快;第三是致死率高。研究发现,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众多,最常见的是疾病诱发,如血液病、血管疾病等,均是诱发因素[2]。

临床上,止血是改善患者消化出血的最佳途径,而目前常见的方式为静脉注射药物,在起效速度和治疗效果角度存在不足,甚至出现了药物无效治疗的状况,使得患者不得不再次尝试手术模式。西医的发展为消化出血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在治疗过程中,消化内镜实现了患者疾病的多方面检测,做到了患者的局部注射,在止血时间角度得以显著提高,改善了治疗效果[3]。

结果表明:消化内镜治疗模式对于改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效果显著,其总有效率为95.92%,再出血发生率为8.7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2%,止血时间为(0.91±0.31)d、住院时间为(4.28±1.74)d,与常规药物相比得到了巨大提升(P<0.05)。

综上所述,消化内镜治疗模式对于改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效果显著,可最大程度上缩短止血和住院治疗时间,进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实现患者再出血发生率的降低,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王勇.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38-39.

张翠禄,周国永,陈桥清.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26-28.

马晶.上消化道出血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6):812.

猜你喜欢
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性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诊治效果分析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