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周岁奥尔夫音乐课教学秩序的策略研究

2019-08-09 07:43方莹
戏剧之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奥尔夫乐器音乐

方莹

【摘 要】良好的教学秩序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群体合作力和专注力,有利于教师实施教学内容,增强课堂的有效性。笔者以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2.5—3周岁奥尔夫音乐亲子教学课堂中的奥尔夫乐器使用为例,从发乐器之前的策略、发乐器时的策略、演奏乐器时的策略、乐器归还时的策略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谈一些自己的看法,目的也是为抛砖引玉,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课堂秩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0-0162-02

一、背景及问题提出

奥尔夫音乐理念从上世纪80年代引进国内,有30多年历史了。结合奥尔夫音乐理念的音乐课堂代替传统形式的音乐课堂,其效果已得到公认。然而,很多教学过于模仿奥尔夫音乐教学的表象,为游戏而游戏,甚至纯粹从营造气氛出发,课堂缺少秩序性,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的有效性缺失。笔者以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2.5-3周岁奥尔夫音乐亲子教学课堂中的奥尔夫乐器使用为例,谈一些自己的看法,目的也是为抛砖引玉。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世界三大著名音乐教学体系之一。其创始人卡·奥尔夫提出:“倡导参与,鼓励想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能力。

教学秩序是指在教学工作中,各种重要关系的安排,教学单位有条不紊的活动状态。

在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面向2.5-3周岁年龄群体的奥尔夫音乐亲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乐器发给学生之前,学生有如下反应:第一,立马离开座位,拥至教师身边,急着等待老师发乐器;第二,一定要挤到最前面,嘴里嚷着自己喜欢的乐器名称(外型)或喜欢的颜色;第三,直接在乐器盒中乱抓一把。教师在发乐器过程中,学生有如下反应:第一,急于拿乐器,不能耐心等待;第二,未拿到自己喜欢的乐器(颜色),失去兴趣,甚至发脾气;第三,未拿到自己喜欢的乐器(颜色),不知如何做二次选择。学生拿到乐器后,有如下反应:第一,自顾自玩,甚至扔地上玩;第二,坐回原位等待。教师要求收回乐器,学生有如下反应:第一,不肯放回;第二,走到乐器盒前用力的扔回;第三,常态的将乐器放回。

2.5-3周岁年龄段是0-3岁与3-6岁的分界点,这个阶段的孩子心智发展以逐步由一阶段发展至二阶段,但该年龄段的幼儿,大部分还未入园,未受过学校教育的束缚,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处于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中,以自我为中心 ,因此即便是在课堂上,奥尔夫乐器使用中也会出现秩序混乱的场面。那么,该年龄段孩子的课堂就应该顺由他们的天性,没有秩序可言么?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奥尔夫乐器是音乐实践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并不是把它们当做音乐教育的目的,学会怎么使用或演奏奥尔夫乐器,而是用来作为实现教学和艺术所必须的方法和手段。”他需要人们在集体性的体验中表现、表达音乐元素,进而表现音乐的美感。因此,他需要参与者学习自己管理自己,注意指挥,并且兼顾与别人的合作。那么怎样理解和处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呢?

二、实施的策略

“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

2.5周岁正是社会规范敏感期的初始,该年龄的幼儿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交朋友和群体活动逐渐有倾向。利用这个契机,教师恰恰可结合奥尔夫乐器的使用,培养幼儿的群体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的同时又能使课堂有秩序,以下为策略。

(一)发乐器之前的策略

1.语言引导的策略(教学初期)——只出示教师的乐器,并用拟人的方法引导学生爱护乐器。

学生看到新鲜好玩的乐器,容易急着索取,或者担心好玩的乐器落在其他同伴手中。教师只展示一件乐器,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安静。接着和学生讨论使乐器发出声音的方法。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也会出现比较特别的方法,比如用力地将乐器砸地上或用力踩乐器等。在学生尝试之前,教师用语言进行爱护乐器的引导。如:“如果小朋友在教室里不小心摔倒了,头碰到了地板,痛不痛?”“那乐器摔在地板上痛不痛?”“痛。”学生的联想能力很丰富,大多数学生不再有砸、踩乐器的行为,极个别学生忍不住做出令他兴奋地举动,经老师和家长提醒后,也逐渐不再如此。

音色听辨的策略(教学中、后期)——引导学生乐器音色听辨。

数次课之后,学生了解了课堂规则,已不再担心因为自己的怠慢而拿不到乐器。教师请学生闭眼,拿出乐器演奏,请学生根据乐器音色辨别名称,训练学生的专注力。个别耐心不够的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也逐渐平静下来。

(二)发乐器时的策略

1.指令引导的策略(教学初期)——学生根据教师指令自行拿取乐器。

该年龄段学生持久性和耐心都不强,有了发乐器之前的引导,在教学初期,教师发出拿乐器的指令,请学生自行拿取乐器作为“奖励”,获取学生对教师的信任,逐渐培养幼儿遵守秩序的耐心。

2.被动意识的顺序引导策略(教学中、后期)——用传递的方式分发同种乐器。

数次课之后,教师发乐器时,利用圆圈的队形,将乐器通过坐在身旁的学生,逐个传给下一位学生。如图所示:

发乐器的过程教师可用语言、手势、歌声引导。刚开始,学生没有方向、传递概念时,可用语言结合示范解释;接着,当大部分学生都已了解规则时,可用手势引导,比如手心摊开,指向学生的乐器,作出“请”的动作后,移向下一位学生。然后,当学生将乐器往下传递时,竖大拇指表示奖励。最后,当大部分学生都有传递的秩序时,教师可用哼唱歌曲代替语言和手势,塑造优美、安静的氛围,建立发乐器时,音乐环境的美感。谱例如下。

媛媛(化名)性格开朗,愿意交朋友,第一次从教师手中接过乐器时,愣愣的看着教师,不知如何是好,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家长帮助,很顺利的将乐器传递给下一位小朋友。

鑫鑫(化名)性格特别执拗,从旁边的学生手中接过乐器后,便不再愿意将乐器传递下去,直到第二个乐器传递到他手中时,才将第二个乐器传递下去,手中始终紧紧的握着第一个乐器。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他认为原来每个学生都拿到乐器为止。这种现象同样出现在玥玥、瑞瑞等学生身上,只是这种现象的消失,有的学生不需要几个课次,可有的学生要经历数次课。

3.主动意识的顺序引导策略(教学中期、后期)——用传递的方式分发不同的乐器。

学生逐步开始遵守秩序后,教师开始展示不同种类(颜色)的乐器。平静的学生又开始躁动起来。学生对颜色和外型都有自己的偏好,教师可以做如下处理。

(1)扩大选择面。在考虑乐器演奏时声部的均衡与和谐的基础之上,丰富颜色颜色、外型,使学生选择乐器时并不是唯一选择。

(2)完成练习后可交换乐器。传递乐器之前,教师可用语言引导学生:“如果拿到的乐器不是自己喜欢的乐器怎么办?没关系,一会请你交换乐器。”刚开始,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交换乐器的频率。交换乐器时,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哪位小朋友手中的乐器是自己喜欢的乐器,请你走过去,和她商量一下,能不能和你交换乐器。”学生便开始尝试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当有学生交换失败后,可与教师交换。

(三)演奏乐器时的策略

1.无指令的策略(教学初期)——学生自行探索乐器声音。

学生能根据教师指令拿取乐器后,教师需要留空间给学生,不能强迫学生马上安静听教师指挥,否则他不能安心的接收下一环节的信息,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困扰。同时,乐器声音的探索也有利于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欲望。

2.有指令的策略(教学中、后期)。

(1)教师带领学生演奏乐器,动静交替。学生拿到乐器的第一反应,就是敲一敲,玩一玩,每位学生安静的拿到乐器后,教师可以“突然”带动学生一起“疯狂”敲击乐器后,突然停止,重复数次。既可以吸引学生,又可以将学生多剩的能量消耗掉,使学生的遵守秩序。

(2)教师指挥学生演奏(教学中、后期)。根据教师手势,学生完成开始与停止,渐强渐弱,有节奏的敲击等演奏。还可根据教师手势,完成声部之间的合奏、轮奏等。

(3)学生指挥学生演奏(教学后期)。学生模仿教师当指挥,给其他同伴做出指令,体会遵守秩序的重要性。

(四)乐器归还时的策略

1.举例引导的策略(教学初期)

教师用比喻的方法,强化“轻”的概念。教师用语言提问“小猫捉老鼠时,走路的样子是怎样的?”接着夸张的示范“轻” 与“重”两种形态。学生选择前者后,引导幼儿模仿小猫捉老鼠的样子将乐器放回。

2.用歌声引导的策略(教学中、后期)

边示范,边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将乐器放回。谱例如下。

三、总结及反思

笔者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利于教师实施教学内容,课堂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同一期的5个平行班中,有2个班选用上述策略实施教学。学期期末的公开课和汇报展示中,从学生的自主意识、群体合作力、专注力、音乐表现力方面,实施秩序策略班级的学生都强于另外3个班级的学生。音乐教学本身就是个体对音乐感悟能力的一种再现,课堂教学活动的開展,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可控性难度相对较高,要在课堂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秩序性,其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研究,有以下两点。

(一)乐器使用时教师指挥手势中预示的重要性

指挥中预示的三要素是呼吸、动作、潜台词。预示时,满足教师有呼吸,有动作,配合眼神有潜台词,才能非常清晰的预示学生开始演奏。

(二)乐器使用时教师的示范的重要性

2.5-3周岁学生倾听能力弱,专注力不强,教师要用清晰的示范,代替过多复杂的语言表述,有利于学生的观察,提高学习演奏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蓉.音乐教学法课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2]孙瑞雪.爱和自由[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9.

[3]孙瑞雪.捕捉儿童的敏感期[M].北京:中国妇女儿童出版社,2010.

[4]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奥尔夫乐器音乐
学乐器
乐器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