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继红
摘 要 财务管理模式需要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作出适应性的调整,在企业经营业务不断拓展的背景下,将财务管理与经营业务相结合,能够让财务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各项业务开展计划,从而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有效防控资金风险,充分发挥业财融合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财务管理现状,随后概述了现代企业制度下业财融合的重要意义,最后就如何利用业财融合促进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展开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业财融合 财务管理 效益最大化 全面预算管理
一、引言
企业各项经营业务和战略计划的实施,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例如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对手的干预等等。为了确保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支持作用。在这一管理需求下,业财融合模式应运而生。业务工作为财务管理提供了大量事实资料,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有效性;财务管理也确保了各项业务能够得到充分的资金保障,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因此,在企业内部推广应用业财融合模式,也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必然选择。
二、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与实际业务的关联性不强
在以往的企业运营中,业务依赖于财务的情况十分普遍。各项既定的业务方案,需要得到财务部门的资金调配才能顺利开展。而财务部门则很少关注业务详细信息,没有开展深入的调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项业务的预算偏高,而财务部门又没有及时审核发现,就会造成资金的浪费,甚至会滋生一些腐敗问题。企业财务管理与经营业务之间缺乏双向关联,不能做到相互统一,引发财务风险,也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
(二)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匮乏
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必须要组建一支复合型财务队伍,才能更好地应对多变市场环境下企业财务工作开展需求。例如,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在职的财务人员,既要精通财会知识,又要熟悉企业各项业务,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在信息时代,财会人员也需要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操作财务管理软件。目前来看,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财务人员学历不高、知识结构单一的情况还比较普遍,这也制约了他们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
(三)缺乏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
企业财务工作始终伴随着风险,政策的调整、市场的变动、决策失误等,都是有可能引发财务风险的因素。实现财务风险的提前防控,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这也是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现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企业财务人员没有形成强烈的管理意识,缺乏必要的风险预警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真的发生了财务风险,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应对,从而造成企业资金的流失。
三、业财融合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业财融合有助于防范财务风险
业财融合的出发点,就是通过整合业务与财务两项工作,从源头上进行风险防控,达到提升财务工作质量的目的。基于业财融合实现风险防控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财务人员能够对各项业务的具体情况、资金配置等进行严格监控,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够高效率地应用到相应的项目中,避免因为资金浪费引发的财务风险。其二,各项业务在财务监督下开展。除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外,还能够加快项目进度,缩短资金回笼周期,确保企业现金流的稳定周转,防止因为资金周转困难影响业务计划顺利开展的问题。其三,业财融合还能够实现对风险的应急处理。即便是在业财融合模式下,也不可能杜绝风险,但是这种模式能够确保风险在第一时间被发现并且得到控制,间接地提升了财务工作水平。
(二)业财融合有利于实现效益最大化
企业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目标,效益最大化就是要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用。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是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实现效益最大化,例如,采购环节要实现采购成本的最小化;项目投资要实现现金流量现值的最大化。财务部门对于成本和效益比较敏感,当业务部门要做出决策时,财务部门可以通过预测、测算、预算等方法,恰当地识别各项生产要素和成本费用,提供有关决策的翔实数据。如果关于某项业务的成本预算出现偏高的情况,在业财融合模式下,财务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这一问题,从而重新计算业务开展所需成本,避免预算偏高引发资金风险问题。从这一层面上来说,业财融合在帮助企业追求效益最大化目标上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三)业财融合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
财务部门如果单打独斗,没有深入了解业务内容和现金流特征,这样的结果造成财务工作无法体现出管理作用。只有财务与业务的融合,财务人员才能对业务的具体性质有深入的了解。否则财务预测无法做到精准,财务分析就无法做到有理有据。财务工作要想从幕后转移到幕前,从被动转向主动,首先要做到财务工作方式转变,即改变以往财务工作与业务相分离的状态,实现两者的融合。例如,同样一项业务,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开展,由于受到市场形势变化影响,可能需要投入的资金有很大差异。在业财融合模式下,财务人员能够动态地调整管理策略,并根据当前业务开展的外部环境,重新制定一套适用性更强的财务方案,为业务开展提供支持。
四、加快推进业财融合的可行性策略
(一)树立全面预算管理意识
在财务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优化资金使用、防范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主要分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反馈优化等几个环节。在前期的预算编制环节,财务人员首先要结合业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精细化预算,提高预算方案的可行性。既要保证配置的资金能够支持业务项目的顺利完成,又要避免预算浪费。在中期的预算执行环节,财务人员也要动态监督业务开展情况。例如很多大型项目都是分阶段进行的,要对照各个阶段的预算执行情况,避免超预算问题的发生。在后期的反馈优化环节,财务人员要及时总结业财融合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还存在哪些问题,以便下一步进行重点改进。
(二)优化组织结构,完善业财融合模式
在一些规模较大、平行部门较多的企业,业财融合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问题。销售部、市场部、后勤部等部门,由于业务上的差异,导致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偏少,这种组织结构让财务部门很难与业务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因此,企业管理层需要进行组织结构优化,在财务部门与各业务部门之间建立起便捷的信息交换渠道。例如,可以设置预算管控小组,由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制造部门等组成。依据实际的市场价格,编制资金预算表,若是在企业执行资金预算时,碰到业务量增加、出现新任务的时候,要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调整资金预算,适当地增加资金预算,同时也要做好后续的监测、追踪工作。这为以后各部门的资金用量提供了数据参照,企业可以更好地对各部门的资金使用进行预算、管控。
(三)重视业财融合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企业内部推行业财融合模式,需要有一支专业化的财会人才负责具体的工作,从而发挥业财融合的应用优势。企业管理者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其一,要为业财融合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在企业各部门之间引进信息管理系统,为财务部门更加便捷、及时地掌握各部门业务信息提供便利。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压力。其二,要适当拓宽财务人员的业务范围,例如定期组织财务人员熟悉本企业的业务开展情况,让财务人员也能够从一线获取资料信息,为财务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四)做好成本管理与投资管理
成本控制是业财融合模式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直接影响企业利益的核心要素。业财融合的成本控制,并不是一味地削减预算、控制支出,而是要在业务开展与成本控制之间维持一种动态平衡。例如,针对某一业务项目,提前开展成本预算,确定成本目标,进行预算监督等,要将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各项业务开展的全过程。投资活动是企业进行资产增值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同时也存在较高的风险。业财融合可以幫助企业管理者找到正确的投资方向,通过前期评估、风险评价等,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实现企业业务规模的扩展。
五、结语
业财融合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财务工作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一种必然选择。业财融合模式下,企业财务人员不仅要负责做好本职工作,还要熟知本企业各项业务的开展情况,通过做好预算编制、监督预算执行,确保资金得到最优化利用,有效防范因为财务管理不到位引发的资金浪费以及其他风险问题。同时,也要做好配套的制度建设、人才建设,为业财融合应用价值的体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单位为重庆长江轮船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妍.基于“业财融合”视角下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改革思考[J].经贸实践,2019,243(01):147+149.
[2] 赵燕.从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到业财融合——以海尔集团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19):89-90.
[3] 林巍巍.基于财务共享模式的管理会计体系构建探讨——以保险经纪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