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2019年6月26日,为期两天的“第十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在广州落下帷幕。来自全国500余所高校的180多名大学校长、大学国际处和教务处处长以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负责人等共800余人与会,共同探讨加快和扩大教育开放新形势下的中外合作办学。
本届年会同时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年会由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广东省教育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共同主办,暨南大学承办。
中外合作办学以质量建设为主线
独特作用体现在 “三个不可替代”
截至目前,全国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或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共有2431家,其中,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占总数的90%左右;中外合作办学在校生规模大约60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大约55万人,已经毕业的学生超过200万人。
大会主席、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长林金辉指出,近年来,中国中外合作办学取得重要成就,顶层设计日臻完善,质量效益继续提升,专家队伍不断扩大。当前,中国正在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中外合作办学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必须主动适应。他强调,越是扩大教育开放,越要加强党的建设;他还重点分析了新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的四大政策取 向。
据介绍,中国教育涉外办学有十几种基本形式,中外合作办学是唯一以高于部门规章的国务院法规规范的辦学形式,是中国教育对外交流合作的最深层次,也是最深入的表现形式。中外合作办学实行“行政审批制”,教育部对依法批准设立或举办的机构和项目分别颁发机构“办学许可证”或“项目批准书”。
目前,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200多个专业。合作对象涉及36个国家和地区,800多所外方高校,700多所中方高校。截至2018年,10所具有法人资格的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校国际学生1940人,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80%以上攻读学位。
主办方称,中外合作办学以质量建设为主线,其独特作用体现在“三个不可替代”:一是在满足人民对多样化、高质量、国际化教育需求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不出国门的留学”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二是中外合作办学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消化、融合、创新,在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中外合作办学独特的制度设计及在办学实践中积累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世界共享,直接参与了全球教育治理和教育规则的制定,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教育中心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