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近日发布消息称,该院在“低温推进剂蒸发量控制技术”上取得突破,这项技术可使中国低温火箭在轨时间延长到30天,为中国深空探测以及远距离空间运输提供可行条件。
低温火箭又叫“冰箭”,其采用的液氢、液氧等低温化学推进剂具有无毒、无污染、经济实惠等优点,在国内外运载火箭等方面中具有广泛应用。中国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等都属于低温火箭。不过,低温火箭对飞行时长却有一定制约。在此之前,国内外低温火箭在轨时间大多只能维持在几十分钟到几小时之间。
据“低温推进剂蒸发量控制技术”团队成员张少华介绍,目前开发的这种新技术使用了两种先进材料和一种排气方案,以破解如何延长低温火箭在轨时间的难题。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冰桥行动”的一项最新数据分析显示,格陵兰冰盖下有56个此前未发现过的冰下湖泊。近日,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科学家杰德(Jade Bowling)及其同事通过分析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冰桥行动”提供的长达57.4万千米的空中无线电回声探测数据,确定了54个冰下湖泊,并通过冰面海拔变化找到了另外2个。
“我们对南极的冰下湖泊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这些湖泊可以不断注水和排水,从而使其上覆盖的冰层流动得更快。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格陵兰冰盖下的湖泊分布和其他情况知之甚少。”杰德说,“这项研究让我们第一次描绘出格陵兰冰盖下湖泊的形成分布图。这对于确定它们对更广泛的冰下水文系统和冰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提高我们对冰盖基本热状态的理解非常重要。”
“中国2020年将要探测火星,人类探测火星已有45次,但成功的只有18次,成功率只有40%。”
—欧阳自远院士
7月5日—7日,2019軟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在山东日照召开。在此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嫦娥之父”欧阳自远表示,中国将于2020年探测火星,依靠卫星、着陆器和火星车天地联合的手段,探测生命信息、研究宇宙和天体环境科学以及探讨改造和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此外,欧阳自远院士还透露,火星车已经制作完成。
火星距离地球十分遥远,需要经过几亿千米的飞行才能到达,这对发射、控制、通信等技术的要求都非常高。而且由于火星及地球公转轨道的关系,每26个月才有一次合适的发射机会。